刘锐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论日本金融市场的自由化
- 1987年
- 八十年代以来,日本金融市场经历着一场剧烈的变革,变革的核心,是一个自由化的问题,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日元货币的自由化;第二,金融市场的交易条件——利率的自由化;第三,金融市场结构的自由化,即变封闭式结构为开放式结构。
- 刘锐
- 关键词:金融市场结构自由化外国金融机构日本政府金融政策
- 略论战后日本的金融控制体系
- 1986年
- 人们谈到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都肯定金融机构危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论及其经济政策的成功时,又都忘不了货币政策的功劳。但是,金融机构为什么能发挥作用?何以货币政策能够取得成功?其前提条件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论及。笔者认为,这个前提就是日本有一个适应经济结构需要的、完善的金融控制体系。这个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完备的大系统,它脉络清楚,易于控制;分工合理,效益显著;钱尽其用,充满活力。在中央银行调度下,它张驰分明,较好地配合了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 刘锐
- 关键词:中央银行民间金融机构货币政策日本银行
- 中国银行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 1986年
-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的进展,中国银行如何进行改革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的同志认为,中国银行是政企不分的典型,官商作风严重,有必要用“大手术”的方式进行改革。也有的同志认为,中国银行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尤其是在对外经济工作中的地位,是不能削弱更不能替代的,主张基本维持现状,改进服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行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代表了对中国银行的两种不同认识,也说明中国银行的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拟从对中国银行性质、职能的分析入手。
- 刘锐
- 关键词:中国银行银行体制改革专业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外汇储备企业化
- 世界经济的大转折
- 1986年
- 1986年8月16日,本刊编辑部邀请北京的一些专家、学者讨论当前世界经济是否处在一个大转折、大调整的时期?同时对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的《变化了的世界经济》一文进行了评论。现选择部分发言予以发表,供读者参考。
- 李长久谢曜罗承熙凌星光顾俊礼卢韦李国友刘锐张小济吴家楹
- 关键词:德鲁克通货膨胀率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通货紧缩
- 从西方股市风潮看“游离资本”的生成与运动特点
- 1988年
- 1987年10月14日以来,一场股票价格暴跌风潮席卷了西方股票市场。由于其来势凶猛,跌幅过大,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这次股票价格暴跌的原因,一般的看法是美国经济状况不佳、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难以减少、西方各国间经济政策不能协调、美元地位不稳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刘锐
- 关键词:财政赤字经济政策贸易赤字价格暴跌股票价格经济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