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诊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线粒体Ca^(2+)值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线粒体Ca2+值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改良的Longa的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针刺水沟、大椎、三阴交,捻转刺激30s后,接电针仪,持续20 min。结果:模型组Na+-K+-ATP酶活性较正常组显著下降,Ca2+值则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电针组Na+-K+-ATP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升高,Ca2+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可以提高缺血再灌注区域线粒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提高线粒体神经元细胞的能量代谢能力,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 钟广伟李臻琰李炜王素娥唐红梅邓干初刘远诊
- 关键词:脑缺血线粒体NA^+-K^+-ATP酶
-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大鼠脑皮质蛋白质差异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寻找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特异蛋白质并探讨针刺对其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正常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及针刺组大鼠的总蛋白质,经考马斯亮兰染色,PDQuest 7.0软件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匹配,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与针刺组大鼠脑皮质图象匹配率分别为82%、85%,且重复性较好,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4-8,分子量Mr20-75 kD范围。与正常组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中蛋白质点表达上升2倍及以上的点有9个,下降2倍及以上的点有11个。而在针刺组中这些表达上升的点均有下降,有10个点下降达2倍以上,其中有6个下降后接近于正常组;这些表达下降的点均有上升,有7个点上升达2倍以上,其中有4个上升后接近于正常组。结论:上述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蛋白;针刺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也可能与上述蛋白质的改变有关。
- 李炜钟广伟王素娥李臻琰唐红梅邓干初刘远诊周凌燕颜永平李智
- 关键词:针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蛋白质组脑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