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继林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地铁
  • 2篇袖阀管
  • 2篇袖阀管注浆
  • 2篇隧道
  • 2篇注浆
  • 2篇矿山法
  • 2篇建筑
  • 2篇广州地铁
  • 1篇地层加固
  • 1篇地铁二号线
  • 1篇地铁区间
  • 1篇地铁五号线
  • 1篇顶管
  • 1篇顶管隧道
  • 1篇盾构
  • 1篇盾构法
  • 1篇软土
  • 1篇软土深基坑
  • 1篇软土深基坑开...
  • 1篇深基坑

机构

  • 5篇广东省建筑设...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刘继林
  • 1篇马文旭

传媒

  • 3篇广东土木与建...
  • 1篇城市住宅
  • 1篇建材与装饰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州地铁二号线矿山法隧道穿越建筑物设计被引量:1
2012年
广州地铁二号线三远里站~远景站区间与首期三元里站端折返线相接,受其影响右线隧道某段采用矿山法施工,线路下穿某小学2栋临街商铺及操场。文中主要介绍矿山法隧道下穿建筑物时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减少隧道开挖过程对建筑物自身的影响,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是目前处理地基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
宋灼明刘继林
关键词:袖阀管注浆矿山法隧道
顶管近距离侧穿作用下高速桥梁力学响应被引量:1
2018年
以典型工程实例为依托,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顶管施工精细的计算模型,揭示桥梁结构对顶管开挖的力学响应特征。研究表明:由于顶管埋深较浅,未形成土拱,受到上覆相对较大的土柱荷载作用,顶管结构及土层均表现为整体下沉,最大值出现在管道顶;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遵循Peck沉降槽理论,数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能够反映实际地表沉降的趋势,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具备可靠性;顶管施工引起的结构最大附加变形与应力均远小于控制值,故实例顶管掘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很小,桥梁结构处于安全状态;因既有桥梁结构处于局部带裂隙状态,建议从顶管施工引起变形的影响因素出发,对其扰动做严格控制。
刘继林何娜
关键词:顶管隧道桥梁结构数值模拟扰动机理
浅谈某地铁区间联络通道的设计与施工被引量:4
2011年
联络通道一般设置在地铁区间隧道中间,起连通、排水及防火等作用,其设计和施工是地铁区间的薄弱环节,文中主要探讨某地铁区间不良地质下联络通道设计与施工问题,先采用搅拌桩和素混凝土加固地层,然后在拱顶小导管超前支护下采用短台阶保留核心土环形开挖的方式进行矿山法开挖,边开挖边支护,并通过现场监测及时控制地表沉降,以确保施工安全。
罗青宏刘继林
关键词:联络通道地层加固矿山法
考虑降水软土深基坑开挖对紧邻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考察邻近地铁车站结构对软土深基坑开挖降水作用的力学响应,以典型工程实例为依托,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软土深基坑开挖降水过程的三维计算模型,分析基坑开挖过程自身力学特性及邻近车站结构的变形响应,探索了土层及车站结构变形对基坑降水的敏感性。
刘继林郑丽婷
关键词:基坑工程深基坑降水
广州地铁五号线员科区间建筑物加固设计
2010年
广州地铁五号线员科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员村站东端隧道两侧建筑物较多,盾构机掘进前需要对区间隧道上方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建筑物的基础型式选择了袖阀管注浆加固,并提出在盾构机通过建筑物时为减少建筑物内部的差异沉降,根据现场实时监测结果及时对建筑物注入双液浆进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的沉降差在控制范围内。
宋灼明刘继林马文旭
关键词:盾构法建筑物加固袖阀管注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