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燕

作品数:25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教学
  • 8篇课程
  • 7篇历史课
  • 7篇教育
  • 7篇课堂
  • 6篇教师
  • 5篇历史教学
  • 5篇历史课堂
  • 4篇教研
  • 3篇思维
  • 3篇课堂教学
  • 2篇研修
  • 2篇师专
  • 2篇校本
  • 2篇历史课程
  • 2篇历史课程标准
  • 2篇课程标准
  • 2篇课程改革
  • 2篇课改
  • 2篇教师专业

机构

  • 23篇黑龙江省教育...

作者

  • 23篇刘海燕
  • 1篇王景昆

传媒

  • 9篇黑龙江教育学...
  • 3篇中学历史教学...
  • 2篇教育探索
  • 2篇成人教育
  • 2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中学历史教学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基础教育参考
  • 1篇林区教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课程赋予历史教学的特色——开放性被引量:1
2006年
历史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过程封闭、教学方法生硬、教学评价不多元的现状,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从教学过程的全方位注入开放的因素,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精神陶冶与人格养成、促进全面发展的主阵地,使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意识、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庄严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开放的文化视野等现代化和开放性的特征。
刘海燕
关键词:历史教学开放性
历史遗存: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被引量:1
2009年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提倡在历史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作了解读。布兰斯福特等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个人或者集体探究一个虚拟或真实的现象并得出结论;它是一种需要学生设计研究、搜集信息、分析资料、建构证据,然后围绕证据,从中得出结论并进行争论的一种学习方法。
刘海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历史遗存基础课程改革历史课堂
谈历史教师在高中课改中成长的几条渠道——来自黑龙江省高中课改历史学科调研的思考
2012年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是制约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广大历史教师应该在适应新课程、理解新课程、践行新课程中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探索专业发展模式、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方式、不断适应课程改革要求,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有效构建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刘海燕
关键词:教师研修
巧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被引量:1
2014年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真情实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创设历史情境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思路越来越清晰,应用效果也越来越好。其中,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促使广大历史教师进一步探索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刘海燕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有效性
新疆阿勒泰地区初中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新疆阿勒泰地区(东三县)初中学段五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通过现场调研视导和网络调研两个路径,从学校综合管理、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调研,取得了大量翔实而有效的调研数据。从相关学校在宏观管理、中观建设和微观课堂教学三个层面找出了阿勒泰地区教育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相关要求,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对促进阿勒泰地区(东三县)初中学段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刘海燕
关键词:教学管理课堂教学
初中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是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变革初中历史课堂教与学方式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其目的是探索一条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建构中"乐学""会学""善用"的有效路径,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刘海燕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育研究领域课本剧角色扮演
中小学教师立德树人教育行动初探被引量:2
2018年
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在教师,每位教师都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前提基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课堂是立德树人教育行动的主渠道,校园是立德树人教育行动的主阵地,家庭是立德树人教育行动的合作体,社会是立德树人教育行动的资源库,网络是立德树人教育行动的新载体。
刘海燕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行动中小学教师
从“独白”走向“对话”:在知识的构建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0年
从某种意义来说,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整的思维过程。历史新课程倡导历史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呼唤教师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刘海燕
关键词:思维能力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新课程
从“民族文化认同”到“民族精神养成”——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民族精神养成教育
2013年
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毋庸置疑,注重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开展赏析民族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唤醒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情感,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核心任务的必然选择。
刘海燕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民族文化认同民族精神养成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校本教研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校本教研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校本教研工作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包括主体参与度不够、教研工作形式化、专业引领不到位和教师的教研能力欠缺等。改进校本教研工作的策略: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发挥其示范与引领的作用;建立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使教研工作常态化;增强与大学的合作意识,建立合作培训机制。
刘海燕
关键词:校本教研工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