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杨

作品数:31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中医
  • 6篇中医药
  • 4篇医药防治
  • 4篇中医药防治
  • 4篇脉络
  • 4篇发展脉络
  • 4篇肠癌
  • 4篇大肠
  • 4篇大肠癌
  • 3篇镇痛
  • 3篇术后
  • 3篇术后创面
  • 3篇术后创面镇痛
  • 3篇喷洒
  • 3篇中药
  • 3篇小鼠
  • 3篇肛肠
  • 3篇肛肠病
  • 3篇便秘
  • 3篇创面

机构

  • 31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南华大学
  • 2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长沙民政职业...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湖南中医药高...
  • 1篇湖南省药品检...

作者

  • 31篇刘杨
  • 14篇何永恒
  • 11篇宋艳
  • 6篇王炜
  • 5篇罗敏
  • 4篇彭彩云
  • 4篇李敏
  • 4篇成立祥
  • 4篇杨宗亮
  • 4篇刘丽
  • 3篇胡响当
  • 2篇简维雄
  • 2篇苏维
  • 2篇彭天书
  • 2篇沈冰冰
  • 1篇桂平
  • 1篇谭勇
  • 1篇周珂
  • 1篇林旭明
  • 1篇沈冰冰

传媒

  • 6篇中医药导报
  • 4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湖南中医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ICP-MS法评估土家族药物白三七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为评估土家族药物白三七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白三七中铜(Cu)、砷(As)、镉(Cd)、汞(Hg)、铅(Pb)5种重金属残留;根据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对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建立了测定白三七中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的方法。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产地样品中Cd和Pb的含量有明显差别。Cd和Pb是白三七中具有高风险的元素。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白三七金属元素残留的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
刘杨刘杨苏维沈冰冰谢谦蒋赛蒋赛刘雁鸣王炜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新祥教授治疗肾膀胱(系)病类核心用药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刘新祥教授治疗肾系病类核心用药。方法:选择数据库中2006年3月—2009年5月经刘新祥教授诊治显效或好转的肾系病病例,采用数据挖掘关联性分析提取常用药物、核心用药、常用药物配对。结果:在最低条件支持度≥10%,最小规则置信度≥60%的条件下,规则频度最高的用药是熟地、山药、山茱萸、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旱莲草、黄芪、土茯苓、芡实、当归、丹参、党参、柴胡、淫羊藿、白术、白花蛇舌草、巴戟天、凤尾草。药物配对有熟地、山茱萸;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旱莲草;山药、芡实;白术、茯苓;当归、丹参;丹参、淫羊藿;黄芪、党参;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黄芪、芡实;山药、熟地;芡实、当归;芡实、土茯苓;黄芪、土茯苓。在最低条件支持度≥30%,最小规则置信度≥60%的条件下,规则频度最高的用药是山药、黄芪、芡实、丹参、当归、党参、土茯苓。药对有山药、芡实;当归、丹参;黄芪、党参;黄芪、芡实;芡实、当归;黄芪、当归;芡实、土茯苓;黄芪、山药;黄芪、土茯苓。结论:刘新祥教授治疗肾系病类常用药物为肾安汤,核心用药围绕益气、固摄、通络、化浊之法。
简维雄贺霞刘杨梁谋毛以林付逢春王丽萍颜华伟
关键词: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刘新祥治疗尿路结石经验被引量:2
2022年
介绍刘新祥教授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结石发病与先天禀赋相关,多因感受湿热之外邪而发病,总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发病多急。治疗上,刘老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急则先治其标,重用白芍缓急止痛,但见石勿急于碎石,应先清热解毒,消尿道之肿胀后再顺气排石,临床注重中西结合治疗,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梁恩军谭勇吴彬才刘杨周珂
关键词:尿路结石石淋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刘新祥主任医师治疗水肿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刘新祥教授2013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120例水肿病人首次处方用药情况,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方法挖掘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用药组方规律。结果对符合要求的120例水肿病患者首次处方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用药情况及药物间的关系。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最常用的药物分别是:黄芪、甘草、山药、芡实、当归、丹参、党参、土茯苓、益母草、怀牛膝等;通过规则分析可知其用药时党参一般均与黄芪、甘草、山药、当归、丹参、芡实连用;并得到治疗水肿病新方:肉苁蓉、山茱萸、瓜蒌子、怀牛膝,芡实、白芍、山药、茯苓,地榆炭、阿胶、侧柏炭、蒲黄炭,丹参、生姜皮、冬瓜皮、益母草等11首。结论刘新祥教授善于从脾肾双补角度用药,尤擅于健运脾土以治疗水肿病。
梁谋杨柳刘杨简维雄吴彬才黄赛男梁恩军
关键词:水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数据挖掘技术
竹节参皂苷IVa甲酯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竹节参皂苷IVa甲酯(chikusetsu saponin iva methyl,CSIM)对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Ang-II)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以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建立Ang-II刺激的VSMCs增殖模型。MTT法检测CSIM对VSMCs的毒性;CCK-8法、Brd U法检测CSIM对VSMCs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CSIM对VSMCs迁移力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PTEN、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μmol/L的CSIM可显著抑制Ang-II诱导的VSMCs增殖(P<0.05)与迁移(P<0.05),并伴随着PTEN蛋白的明显上调(P<0.05)及NF-κB蛋白表达的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CSIM抑制Ang-II诱导的VSMCs增殖与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蛋白,降低NF-κB蛋白表达有关。
杨冬梅聂娟孙四玉邱飞刘杨王炜熊国祚廖端芳庹勤慧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1949年以来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徐长卿微米粉末、防己微米粉末对肛肠病术后疼痛模型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并对其镇痛作用机理进行初探。方法:1、分别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模型,与空白组、阿司匹林组、盐酸曲马多组对照,观察实验药物的躯体镇痛效...
刘杨
关键词: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喷洒肛肠病术后疼痛
基于薄层色谱的枳实与其混伪品鉴别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对比枳实与其易混淆品枳壳、青皮、陈皮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期筛选更科学合理的鉴别方法,将其纳入《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标准。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台湾中药典》《香港中药材标准》以及《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精细分析图集》所记载的枳实、枳壳、陈皮、青皮4味中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4味药材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对通过13种薄层色谱方法得到的色谱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枳壳的方法对枳实和其易混淆品种青皮和陈皮的鉴别效果较好。结论4味药材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各版本药典中4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均能对四者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但绝大部分方法没有特异性,无法区分四者。
袁汉文李琳吕梦颖罗江溢刘杨彭彩云彭彩云
关键词:枳实枳壳青皮陈皮薄层色谱
HPLC-Q-TOF-MS/MS法分析防己茯苓汤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OF-MS/MS)对防己茯苓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与鉴定。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5μL,流速1.0 mL·min^(-1),柱后分流检测,分流比10∶1,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两种模式下进行质谱检测与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和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离子,并且结合对照品裂解规律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共鉴定了其中36个化合物,包括7个生物碱类,13个萜类化合物,11个黄酮类化合物等。结论运用HPLC-Q-TOF-MS/MS技术可快速分析鉴定复方防己茯苓汤的主要化合物类型,对复方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刘杨刘杨杨玉佩
关键词:防己茯苓汤化学成分
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诊治的78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n=39)患者采用针刺、生物反馈联合疗法,对照组(n=39)患者单纯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肛管测压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分别为(14.89±2.89)mm Hg、(64.08±15.63)mm Hg、(34.56±22.54)m L、(195.63±35.74)m L,与对照组相比,肛管测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生物反馈联合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刘杨林旭明陈再喜宋艳何永恒
关键词:针刺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与外剥内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用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50例采用外剥内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比较两组治疗后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唐水肿、出血、疼痛及痔结扎线脱线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7.8±2.3)d,比对照组(22.1±2.4)d缩短4.2—9.0d(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痔结扎线脱线时间缩短(P〈0.01),术后出血明显减少(P〈0.01)。疼痛和水肿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可缩短愈合时间,并显著减少术后出血。
桂平熊之焰唐茂山尹志辉彭天书刘杨
关键词:外剥内扎法注射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