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阳
- 作品数:32 被引量:29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赞比亚卢费里安弧地区铀矿(化)特征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驻赞比亚使馆经商处(2007)报道澳大利亚Equinox矿业公司总裁威廉姆斯表示,该公司在赞比亚Solwezi地区开展了铀矿的可行性研究,并且在目前所开采的Malundwe铜矿体中部发现含有独立的高品位铀矿。赞比亚Solwezi地区位于卢费里安弧铜钴成矿带中,该成矿带以沉积型铜(钴)矿床著称,20世纪80年代,以Unrug(1988)
- 任军平王杰许康康刘晓阳何胜飞贺福清
- 关键词:铀矿化铜矿体威廉姆斯沥青铀矿同沉积断层沉积型
- 卡拉哈里克拉通的演化与金刚石成矿
- <正>关于克拉通的演化与金刚石成矿之间存有联系的观点已经广泛为人所知(Boyd and Gurney,1986),克拉通演化期间形成的独特地质条件是金刚石结晶的基础。前人通过研究总结出含金刚石矿床克拉通的必备条件有(路凤...
- 许康康任军平王杰刘晓阳龚鹏辉左立波孙凯刘宇
- 文献传递
- 玲珑金矿区成矿后花岗斑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对胶北地体演化的制约被引量:25
- 2005年
- 采用SHRIMP测年技术对玲珑金矿区成矿后花岗斑岩脉的锆石进行了U Pb年龄测定,获得岩脉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平均年龄为119.4 Ma,同时获得大量的继承锆石年龄,范围从3 114~127 Ma。继承锆石年龄显示,胶北地体前寒武纪经历了中太古代的陆核生成阶段;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地体增生阶段;古元古代孔兹岩系的沉积阶段;新元古代蓬莱群盖层形成阶段。整个古生代,地体处于稳定的隆升受剥蚀状态,没有明显的岩浆活动。三叠纪,华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郯庐断裂带形成。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后碰撞的巨大挤压作用导致华北克拉通南缘地壳增厚,玲珑和蚌埠荆山等花岗岩生成。中晚侏罗世,郯庐断裂带发生了巨大的左行平移,胶北地体从蚌埠—五河的东部推移到现在的位置。早白垩世,郯庐断裂由左旋压扭向右行拉张转化,导致胶北地体上郭家岭岩体生成。中晚白垩世,郯庐断裂发生了大规模的拉张,导致沂沭裂谷、胶莱盆地、青山组火山岩、金矿床形成和隆起区大量脉岩侵入。
- 李俊建罗镇宽刘晓阳徐卫东陈安蜀
- 关键词:花岗斑岩脉锆石SHRIMP测年玲珑金矿胶北地体
- 坦桑尼亚主要成矿区(带)的划分被引量:10
- 2012年
- 坦桑尼亚地质演化经历了太古代陆核形成,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活动带改造,最终通过泛非运动形成稳定的克拉通,其后古生代于克拉通内部断陷形成卢呼呼和塞卢斯沉积盆地,接受卡鲁岩系沉积;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及断裂发育,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形成于此时期。坦桑尼亚现已查明的矿产有:金、金刚石、铁、
- 刘晓阳王杰任军平贺福清何胜飞
- 关键词:太古代矿化带太古宙地质年代成矿区带
- 赞比亚谦比西铜矿花岗岩年龄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赞比亚谦比西铜矿位于新元古代卢菲利安弧构造带内。矿体呈似层状分布于新元古代罗安组的砂页岩中。罗安组地层不整合于古元古代穆瓦系砂砾岩之上,穆瓦系砂砾岩不整合于下部谦比西花岗岩基底之上。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谦比西花岗岩年龄为(1984±6)Ma^(1986±6)Ma;穆瓦系年龄上限为(1932±8)Ma。谦比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与球粒陨石配分特征均表现为S型花岗岩的特征。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可能由于古元古代班韦卢地块与坦桑尼亚太古宙克拉通碰撞作用诱发了卢菲利安古元古代花岗岩基底的形成;太古宙刚果克拉通于早元古代(2100~1800 Ma)期间活化,并形成一稳定块体。
- 刘晓阳王杰任军平龚鹏辉何胜飞贺福清
- 关键词:谦比西铜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 坦桑尼亚主要成矿区(带)的划分
- 本文根据地质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将坦桑尼亚划分为Au-金刚石带、Au-Cu-Fe多金属矿床、Sn-Ni-Zn矿床、Cu-Co矿床、Au-Fe宝石矿床和煤-天然气-磷矿床6个Ⅲ级成矿区带,并对其主要成分一一做了介绍。
- 刘晓阳王杰任军平贺福清何胜飞
- 关键词:成矿规律矿物成分
- 文献传递
- 赞比亚东北部班韦乌卢地块地质特征及潜力矿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班韦乌卢地块(Bangweulu Block)主要分布于赞比亚东北部的北部省和卢阿普拉省,覆盖面积约有150 000 km2,并向北延伸至刚果(金)和坦桑尼亚。1地质特征班韦乌卢地块是一个克拉通单元(图1),除了新生代裂谷和相关的沉积特征外,其地球动力学特征演化于元古代时期。
- 任军平许康康王杰左立波刘晓阳刘宇贺福清何胜飞
- 关键词:地块地质特征矿产
- 坦桑尼亚姆贝亚Sangambi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
- 2015年
- 坦桑尼亚的Sangambi地区位于姆贝亚的东北部、卢帕金矿田的东部。通过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6个Au,Cu,Cr,Ni元素的组合异常,其中ZH-1和ZH-6组合异常与金、铜的矿化关系密切,而ZH-3和ZH-4组合异常与铬、镍(铜)矿化有一定关系。在片麻状花岗岩、细晶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中发育大量NW向的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其中的石英脉中经常见有黄铁矿、黄铜矿和金的矿化,刻槽取样最高品位w(Au)=11.5×10-6。土壤测量的结果证实,在卢帕金矿田的东部依然存在金成矿的潜力。
- 付小锦杨秀俊田麒刘晓阳曹健高雄
- 关键词:土壤测量
- 非洲中部基巴拉带的地质及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7
- 2019年
- 基巴拉带(Kibara Belt)是位于非洲中部的一条中元古代构造带,该带对于重建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以古元古代的Ubendian—Rusizi带为界,基巴拉带可分为两部分:北部Karagwe—Ankole带(KAB)和南部Kibaride带(KIB)。其中Karagwe—Ankole带又被Kabanga—Musongati(KM)基性—超基性线性杂岩体分为东部区域(ED)和西部区域(WD),其内分别沉积有Kagera超群和Akanyaru超群,而南部Kibaride带内沉积有Kibaran超群。所有地层开始沉积于乌本迪造山作用之后,且碎屑物主要来源于坦桑尼亚克拉通及周边古元古代的活动带。基巴拉带内发育有不同成因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年龄为1375~1400 Ma左右,早于或近同期于最早期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带内发育的花岗质岩浆从早到晚分为4期:D1期、A型、D2期及含锡花岗岩浆作用,除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外,其他3期都为变质沉积岩局部熔融的产物。根据地层序列及岩浆活动期次,可以将整个基巴拉带的构造演化划分为:①俯冲作用前沉积阶段:1780 Ma左右的东部区域沉积和1420 Ma左右的西部区域和/或Kibaride带内沉积作用;②俯冲作用阶段:1400~1375 Ma左右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1375 Ma左右的D1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和1200 Ma左右的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③陆陆碰撞阶段:1100 Ma左右的D2期岩浆作用;④碰撞晚期和碰撞后阶段:980 Ma左右的含锡花岗质岩浆作用和之后的Itombwe超群沉积。
- 许康康刘晓阳何胜飞孙凯龚鹏辉
- 关键词:地层花岗质岩浆作用
- 坦桑尼亚Nzega绿岩带Golden Pride金矿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3
- 2013年
- 本文对Golden Pride金矿床已有研究成果做了初步总结,较系统地整理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如矿体分布形态、矿石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和蚀变特征,以及与矿床成因有关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硫同位素特征和铅同位素年代学。通过以述分析,作者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型。作者认为诸多的证据支持如下结论:①金矿床可能属于太古宙造山型金矿床;②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同时可能经历了后期的热液叠加作用;③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大约是2680 Ma。
- 任军平王杰刘晓阳贺福清何胜飞
- 关键词:GOLDEN晚太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