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蔚

作品数:38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桉树
  • 9篇复合经营模式
  • 6篇人工林
  • 6篇林业
  • 5篇黑荆
  • 5篇黑荆树
  • 4篇生态
  • 4篇土壤
  • 4篇桉树人工林
  • 3篇定位器
  • 3篇阅览
  • 3篇书籍
  • 3篇苗期
  • 3篇牧草
  • 3篇科普
  • 3篇陈列
  • 2篇多用途
  • 2篇信息系统
  • 2篇油茶
  • 2篇油杉

机构

  • 23篇广西林业科学...
  • 1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大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38篇刘晓蔚
  • 21篇蒋燚
  • 13篇黄荣林
  • 13篇韦铄星
  • 10篇王勇
  • 9篇刘菲
  • 8篇刘雄盛
  • 8篇李娟
  • 8篇何应会
  • 8篇姜英
  • 7篇张烨
  • 5篇韦维
  • 5篇陈海林
  • 5篇蒙芳
  • 4篇林建勇
  • 4篇龙娟
  • 4篇王鸿彬
  • 3篇韦维
  • 2篇钟瑜
  • 2篇刘秀

传媒

  • 8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西部林业科学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林业实用技术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编辑学报
  • 1篇广西林业
  • 1篇绿色科技
  • 1篇科技传播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业类科普短视频创作和推广策略研究--以广西林科院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从广西林科院系列科普短视频的创作和推广入手,从社会需求和公众需求出发,探讨林业类科学知识如何转化为通俗易懂、有用有趣的优质科普作品,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影响力进行数字化推广,打造线上林业科普品牌,不断提高自身的功能和价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以期为林业类科普短视频的创作和推广提供有益的借鉴。
刘晓蔚杨丽萍黄丽芸
关键词:林业
科技期刊的社会功能分析与实现对策--以《广西林业科学》为例
科技期刊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与其记载、传播、指导、教育等社会功能有着巨大联系。科技期刊可以从科研创新跟踪、交叉学科发展、多媒体融合宣传等角度,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以达到推动社会发展。本文结合《广西林业科学》近...
梁星星刘晓蔚陈海林蒙芳杨丽萍
关键词:科技期刊社会功能林业
桉-草复合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以桉树间种牧草(象草、山毛豆和柱花草)的6种复合经营模式为处理,以桉树纯林为对照,分别于造林初期、中期和后期,测定分析不同土层桉树人工林间作牧草复合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因子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筛选出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果较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土层相同时期,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量N、P、K和速效N、P、K含量在不同模式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2)在相同时期,各模式0~2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大于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反之,全P和全K含量的大小在不同土层间差异不显著。(3)随着造林时期的变化,在相同土层各模式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渐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逐渐减小,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4)在0~20 cm土层灰色关联系数排序为:A2(0.9460)〉B2(0.7921)〉A1(0.7404)〉B1(0.6957)〉A3(0.6274)〉B3(0.5620)〉CK(0.5473),在20~40cm土层为:A2(0.9578)〉A1(0.7 382)〉B2(0.7223)〉B1(0.6624 2)〉A3(0.6019)〉B3(0.5581)〉CK(0.5151)。其中桉树间作牧草的A2模式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综合效果最佳。
韦铄星刘晓蔚刘雄盛张烨黄荣林刘菲蒋燚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灰色关联法桉树牧草
基于人工智能构建以科技期刊为中心的学术生态体系被引量:1
2023年
科技期刊是科研人员新成果发布的基本途径,在推动学术研究发展和知识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学术论文频繁出现抄袭剽窃、图片或数据造假、稿件代投、审稿操控等诸多学术不端行为。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科技期刊学术生态体系未能充分发挥正向作用,学术生态失衡。本研究从科技期刊运行的4个主体(编辑、作者、评审专家和读者)出发,以需求为导向,分析其发展需求与出版行业整体环境和科研环境等的联系,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构建以科技期刊为中心的学术生态体系的可行性和方法,并分析其潜在影响和发展趋势,以期推动学术生态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杨丽萍黄丽芸梁秀豪刘晓蔚韦维梁星星阳文林
关键词:科技期刊人工智能
科普创作与传播策略——以林业科普为例
2024年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林业科普是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助力,在林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从林业科普作品的创作原则、创作方向和传播策略3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阐述了创作中应坚持的3个原则,梳理了创作时可采取多个方向的主题创作方式,探讨了科普作品有效的传播应用方式,旨在为林业科普作品优质创作与高效传播提供借鉴。
刘晓蔚黄丽芸杨丽萍陈健武蒋燚
关键词:科普创作
桉—草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及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以桉树( Eucalyptus spp.)间种牧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 Pennisetum americanum × P. purpureum)× Penn-isetum purpureum)、山毛豆( Tephrosia candida)和柱花草( Stylosanthes guianensis)的6种复合经营模式为处理,以桉树纯林为对照,分别于造林初期、中期和后期,分析桉树人工林间作牧草复合经营模式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因子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筛选出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果较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期相同土层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量氮、磷、钾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在不同模式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P〈0.05)或极显著水平( P〈0.01)。同一时期,各模式0-2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大于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则相反。随着造林时期的变化,在相同土层各模式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渐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逐渐减小,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桉树(2 m ×3 m)+山毛豆模式上下层关联度均表现最大,说明A2模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综合效果最佳。
韦铄星刘晓蔚刘雄盛张烨黄荣林蒋燚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桉树牧草灰色关联法
桉-草-牧种养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蒋燚韦铄星赖志强易显凤刘晓蔚黄荣林王会利程亮顾克潇刘菲王勇何应会李娟张烨邓素媛庞天德曹树威姚娜赖大伟蔡小艳黄环才李秋荔范建新林建勇戴菱刘雄盛
课题来源与背景:以解决和消除对桉树人工种植存在的生态问题及社会担忧和顾虑,同时考虑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因素,提升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综合效益,广西林科院、广西畜牧所、广西钦廉林场共同承担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生态林业工程
钩栗不同种源间苗期切根处理比较试验被引量:1
2016年
以金秀、龙胜、资源、贺州、乐业5个不同地理种源的钩栗种子为试材,在开展移苗阶段后,研究了不同切根长度和生根剂含量组合的处理方式对钩栗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和处理方式钩栗苗木保存率差异明显,5种处理方式中,贺州种源的地径年生长量均比其它4个种源的地径年生长量大,资源种源的苗高年生长量均比其它4个种源苗高年生长量大。因此,贺州钩栗种源种质可能优于其它4个种源。
王勇刘晓蔚刘雄盛邓玉华蒋燚
关键词:不同种源生长量
不同立地的桉-草复合经营模式效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在不同造林密度和林地立地质量的桉树人工林中间种山毛豆、桂牧1号象草和柱花草,开展不同桉一草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收益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间种牧草能有效促进桉树生长,各模式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比纯林提高0.63%-22.58%,总净收益提高9.85%-19.77%。桉树密度、立地质量和牧草品种3因素对年净收益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显著性差异,筛选出经济效益较为优良的桉树(2 mx6 m)+山毛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黄荣林蒋燚梁燕芳刘晓蔚刘菲韦铄星姜英
非木材林产品信息平台的构建被引量:5
2006年
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结合网络数据库的非木材林产品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分享了非木材林产品信息平台体系的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该平台的建设可以提供一个可靠的在线型非木材林产品技术及支持产品信息资讯平台,以促进中国广西热带地区非木材林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韦维刘晓蔚陈海林
关键词:非木材林产品信息平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