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昀

作品数:44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基因
  • 16篇植物
  • 14篇耐盐
  • 12篇耐盐性
  • 12篇大豆蛋白
  • 10篇引物
  • 8篇基因编码
  • 8篇大豆
  • 6篇活性
  • 5篇蛋白
  • 5篇冻存
  • 5篇烟草
  • 5篇胁迫
  • 5篇抗逆
  • 5篇杆菌
  • 4篇植物抗逆
  • 4篇植物性蛋白
  • 4篇酶类
  • 4篇编码基因
  • 4篇LEA蛋白

机构

  • 39篇深圳大学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4篇刘昀
  • 38篇郑易之
  • 15篇吴佳辉
  • 8篇李冉辉
  • 8篇刘国宝
  • 6篇邹永东
  • 3篇叶展辉
  • 3篇黄健子
  • 3篇石晓英
  • 2篇兰英
  • 2篇吴海强
  • 2篇徐宏
  • 2篇胡莹莹
  • 2篇胡跃明
  • 2篇邓银霞
  • 1篇刘剑洪
  • 1篇何孟元
  • 1篇李凤霞
  • 1篇李浩
  • 1篇汪为茂

传媒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第六届中国植...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蛋白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的应用。所述大豆蛋白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的保护剂;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大豆蛋白通过实验验证,可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
刘昀张凛松郑易之孙楠谭芳美吴佳辉程华
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组织培养研究被引量:19
2002年
东北红豆杉扦插苗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B5 -B组 ( 86.7% ) >MS -A组 ( 60 .2 % ) >MS -B组 ( 3 7.0 % ) .MS培养基中 2 ,4 -D和NAA同时存在时 ,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比不含NAA的要好 1 .5~ 2倍 .MS培养基是愈伤组织生长的适宜培养基 .经过几代的继代培养 ,愈伤组织的生长周期由 3 5~ 4 0d缩短为 1 5~ 1 8d .红豆杉树与扦插苗间、树的不同个体间 ,甚至同一树不同部位的幼茎在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
刘铁燕刘昀赵彩凤郑易之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
大豆蛋白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的应用。所述大豆蛋白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用于提高生物体的耐盐性;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大豆蛋白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用于提高植物或大...
刘昀谭芳美郑易之孙楠吴佳辉程华张凛松
水稻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大豆Em基因的转化被引量:5
2008年
以粳稻丰达1号成熟胚为外植体,建立了适合水稻转化的高效再生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大豆Em基因转化水稻.结果表明:以NMB+500 mg·L-1脯氨酸+250 mg·L-1谷氨酰氨+300 mg·L-1水解酪蛋白+2 mg·L-12,4-D为作诱导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其诱导率为97%;愈伤组织分化率为65%;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愈伤组织,获得了26株再生植株;随机选取其中4株候选转基因水稻幼苗进行PCR筛选,初步证明大豆Em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DNA中;RT-PCR检测结果表明,转入的外源大豆Em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得以表达.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适合水稻转化的高效再生体系,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刘国宝刘昀郑易之
关键词:水稻农杆菌介导LEA蛋白
大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及引物、表达载体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及引物、表达载体和制备方法,将所述大豆蛋白或其编码基因用于提高植物或大肠杆菌的耐盐性。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基因编码为Glyma06g25310.1。该大豆蛋白可增强大肠杆菌的耐盐性...
刘昀谭芳美郑易之吴佳辉程华孙楠
D-34蛋白的应用和含有D-34蛋白的热保护剂
本发明公开了D‑34蛋白的应用和含有D‑34蛋白的热保护剂。所述D‑34蛋白作为蛋白、酶、抗体和细胞中至少一种的热稳定剂的应用。所述热保护剂用于蛋白、酶、抗体和细胞至少一种的热保护,其含有D‑34蛋白。所述D‑34蛋白和...
刘国宝卜友达孙亚军刘昀李承娜郑易之
大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及引物、表达载体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及引物、表达载体和制备方法,将所述大豆蛋白或其编码基因用于提高植物或大肠杆菌的耐盐性。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基因编码为Glyma11g07260.1。该大豆蛋白可增强大肠杆菌的耐盐性...
刘昀吴佳辉郑易之程华孙楠谭芳美
大豆蛋白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的应用。所述大豆蛋白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的保护剂;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大豆蛋白通过实验验证,可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
刘昀张凛松郑易之孙楠谭芳美吴佳辉程华
大豆ASR蛋白富含组氨酸结构域在结合金属离子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固相亲和层析实验结果表明,Gm ASR蛋白及其含组氨酸结构域A1-A5短肽可与金属离子Cu^2+和Cd2+结合;采用Cu-抗坏血酸体系检测了Gm ASR蛋白及A1-A5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证明Gm ASR蛋白及A1-A5短肽中组氨酸数目与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呈正相关;Gm ASR蛋白及A1-A5可保护DNA分子免受Cu^2+造成的氧化损伤.CD实验和SDS-PAGE实验结果发现,Gm ASR蛋白及A1-A5短肽与Cu^2+结合后将引起可逆性聚集及沉淀.可见Gm ASR蛋白通过组氨酸结合过多的金属离子,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是保护植物免受重金属毒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郑易之范文静刘科刘昀刘国宝
关键词:GM
一种磷酸化修饰LEA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磷酸化修饰LEA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磷酸化修饰LEA蛋白在Ser、Thr和Tyr位点连接有磷酸基团,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克隆LEA蛋白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所述LEA蛋白基...
刘昀郑易之石晓英吴佳辉胡莹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