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成

作品数:26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9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导航
  • 7篇卫星
  • 4篇卫星导航
  • 4篇卫星定位
  • 3篇导航定位
  • 3篇信号
  • 3篇滤波
  • 2篇定位技术
  • 2篇星系
  • 2篇水界面
  • 2篇通信
  • 2篇灵敏度
  • 2篇滤波方法
  • 2篇敏度
  • 2篇接收机
  • 2篇局域
  • 2篇CAPS
  • 2篇LBS
  • 2篇插值
  • 2篇沉积物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国...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作者

  • 26篇刘成
  • 9篇施浒立
  • 6篇杜晓辉
  • 4篇黄康
  • 3篇张丽荣
  • 3篇衣伟
  • 2篇耿建平
  • 2篇张俊
  • 2篇黄康
  • 1篇孙越强
  • 1篇李磊
  • 1篇王冬伟
  • 1篇夏俊明
  • 1篇张雷
  • 1篇王劲东
  • 1篇赵刚
  • 1篇陶然
  • 1篇裴军
  • 1篇王兆瑞
  • 1篇胡正群

传媒

  • 3篇天文研究与技...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宇航学报
  • 1篇电信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导航定位学报
  • 1篇2005年全...
  • 1篇第二十五届全...
  • 1篇第三届全国信...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逼近滤波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逼近滤波方法,其步骤包括:1、建立广义延拓逼近多项式,2、构造广义延拓逼近最优化求解模型,3、求解广义延拓逼近最优化模型,4、广义延拓逼近滤波方法最优估计值<Image file="DDA0000506...
施浒立黄康衣伟刘成
探空火箭空间等离子体主动释放试验
空间物理的研究通常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分析来进行的,但这些现象不随人们的意志而改变,其时间、地点和能源很难预测。空间等离子体主动释放试验利用火箭将粒子人为地注入到空间特定区域,利用地面光学、电磁测量和雷达进行观测,或利...
王劲东李磊刘成陶然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离层
文献传递
基于接收机钟差广义延拓逼近法的卫星定位增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接收机钟差广义延拓逼近法的卫星定位增强方法,本发明结合广义延拓逼近数学模型、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接收机钟差外推模型,通过对接收机钟差进行预测与外推来获得卫星信号遮挡时的接收机的钟差值,从而在非完备定位情况时...
刘成施浒立
文献传递
炼油生产过程的神经网络智能优化控制
本文对炼油生产过程的神经网络智能优化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炼油生产装置上进行实验.经过现场应用,智能优化控制技术能够使生产操作平稳,产品收率提高,增加经济效益.
张俊刘成张井歧
关键词:神经网络智能优化控制
丘陵山区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源汇转换机制被引量:2
2024年
以东南丘陵山区典型深水水库对河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a的原位调研,在主要水域内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磷的含量、赋存形态、间隙水剖面特征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河口水库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为(470.8~1012.3)mg/kg,平均值达到(688.4±186.48)mg/kg,呈现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下游坝前区域磷污染最为严重;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铝结合态磷(352.61mg/kg)>铁结合态磷(Fe-P)(98.10mg/kg)>闭蓄态磷(88.77mg/kg)>钙结合态磷(72.42mg/kg)>有机磷(33.38mg/kg)>可交换态磷(1.64mg/kg).全库沉积物总体表现为磷的释放源,其中,秋季释放风险最高,冬季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从磷释放的源转变为汇;全年平均静态释放通量和扩散通量分别为(0.81±2.34)mg/(m^(2)·d)和(2.15±3.47)mg/(m^(2)·d),2种方法所得全年磷释放量分别为1.92和3.67t,秋季释放量最大.铁结合态磷(Fe-P)的转化可能是控制沉积物-水界面磷源-汇转换的重要原因,由氧分层导致的沉积物厌氧及铁结合态磷(Fe-P)溶解释放将增加下层水体磷浓度,并在水体逆温后增加水柱总体磷浓度.在秋季大量磷释放之后,应更加关注随后的逆温对整个水体磷浓度的影响.
谭立贤康得军刘成朱利钊申秋实陈开宁
关键词:内源磷负荷沉积物-水界面对河口水库
基于广义延拓外推的单频周跳检测与修复方法被引量:6
2015年
周跳的检测和修复一直是全球定位系统载波相位测量中必经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不少解决方法,然而适用于单频粗码定位中的周跳检测和修复方法并不多,针对单频粗码定位中周跳的检测与修复问题,通过广义延拓外推法结合单星相邻历元相位单差对单频粗码定位中的周跳进行检测和修复。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广义延拓外推法不仅能够快速地检测和修复1周左右的小周跳,且外推稳定度要比经典的多项式拟合法高50%以上。该方法执行效率高、实用性强、外推稳定度好,是比较适合在工程中应用的一种新方法。
耿建平衣伟刘成朱加炉
颗粒物沉降影响下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氮交换特征及机制
2025年
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颗粒物的不断富集和沉降加剧了沉积物内源负荷。本文以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野外月度调查,分析了两种湖区水样、颗粒物和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含量、赋存形式及其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特征,研究了颗粒物沉降对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氮赋存形态转变及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藻型湖区水体总氮(TN)浓度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50~1.51 mg/L(均值为(0.97±0.23)mg/L)和1.77~6.12 mg/L(均值为(3.67±1.36)mg/L),藻型湖区水体各形态氮浓度普遍高于草型湖区,且季节性变化更加显著。草、藻型湖区悬浮颗粒物中TN含量年均值分别为(6998.48±1413.87)和(5162.63±2205.13)mg/kg,沉积物TN平均含量分别为(4219.75±216.62)和(3187.88±103.07)mg/kg,呈现草型湖区显著高于藻型湖区、悬浮颗粒物显著高于沉积物的特征。氨氮(NH 3-N)是两个湖区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有效态氮的主要赋存形式,藻型湖区沉积物中NH 3-N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夏季,而草型湖区则以夏、秋季为主。有效态氮高度富集的颗粒物不断沉降是造成沉积物中氮含量改变的重要原因,且藻型湖区有效态氮所占比例(5.17%)在藻类水华季节高于草型湖区(4.34%)。草型系统向藻型系统的转变可能会升高水体颗粒物浓度并加剧沉积物颗粒再悬浮过程,颗粒物沉降和再悬浮交替加剧了沉积物水界面处氮的交换过程,在未来的湖泊内源氮管理中应更加重视颗粒物的作用。
韩汶轩陈秋羽何煦谭立贤刘成张雷
关键词:悬浮颗粒物
一种基于接收机钟差广义插值法的卫星定位增强算法被引量:6
2013年
为提高卫星定位的连续性与精度,分析和讨论了接收机钟差模型辅助定位的可行性与基础,结合广义插值方法建立了一种高精度钟差数学模型及其相应的增强定位算法。该优化拟合模型在分段边界点上满足插值条件,不断利用钟差观测序列的最新均值或加权均值插值点对模型进行约束,使其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及更高的外推精度。通过GPS实测实验,对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增强定位算法,既可辅助卫星信号短暂缺失的非完备定位情况,实现三维定位,也可用于正常星座的定位情况,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刘成施浒立王兆瑞黄康
关键词:卫星定位
M31星族的研究进展
2019年
仙女座星系(又称M31)是研究旋涡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理想实验室。与银河系结构类似,M31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成分:核、核球、盘和晕等。介绍了对M31各个结构在观测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回顾了自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以来对M31核中结构的观测进展;介绍了核球的两种可能形成机制,并通过观测数据与模型结果的对比,发现M31核球可能同时包含一个经典核球和一个中心类似盒棒的赝核球;总结了盘的星族成分和星际介质的最新观测结果,并据此分别推导出了M31盘上的元素丰度梯度和恒星形成率等。最后,重点总结了晕的可能形成历史,以及球状星团的分布和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银河系类似,M31也可能存在内晕和外晕的双结构特征,这表明M31晕与银河系可能有相似的形成历史。此外,通过对晕中潮汐星流的细致研究发现,M31可能有一个比银河系更加复杂的吸积历史。
刘成赵刚
关键词:星系星团恒星
使用BD-3 B2a反射信号测量水面高度被引量:4
2022年
B2a信号是北斗三号(BeiDou-3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3)新增的高宽带信号,具备非常高的伪距测量精度,适合开展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的水面高度测量。由于BD-3近两年才开始为全球提供服务,基于BD-3反射信号的研究较少。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发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GNSS-R接收机,接收机专门增加了BD-3 B2a的捕获跟踪功能,可以对直射和反射B2a信号同时进行捕获和跟踪。接收机同时具备了交叉定标功能,能够有效消除由电缆和接收机通道间差异引起的系统偏差。在中国北京市怀柔开展的岸基实验过程中,累计获取了BD-3 B2a、北斗二号(BeiDou-2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2)B1I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L1C/A反射信号的相关波形数据,成功反演了水面高度并进行了系统偏差消除。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基于BD-3 B2a的水面高度在30 s非相干积分时间条件下反演精度达到了5.9 cm,比BD-2 B1I的高度测量精度提高了13 cm,比GPS L1C/A信号的高度测量精度提高了20 cm。
王冬伟王冬伟王先毅孙越强夏俊明王先毅蔡跃荣白伟华吴春俊夏俊明乔颢杜起飞
关键词:GNSS-R交叉定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