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勋

作品数:59 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9篇地震
  • 12篇金属矿
  • 11篇反射地震
  • 10篇勘查
  • 9篇地震数据
  • 9篇水合物
  • 9篇天然气水合物
  • 9篇气水
  • 9篇气水合物
  • 9篇勘探
  • 8篇地震勘探
  • 8篇地震探测
  • 8篇盆地
  • 7篇地震方法
  • 6篇地质
  • 6篇金属矿勘查
  • 5篇数据采集
  • 4篇地球物理
  • 4篇冻土
  • 4篇冻土区

机构

  • 59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59篇刘建勋
  • 28篇徐明才
  • 25篇王小江
  • 22篇高景华
  • 19篇张保卫
  • 18篇柴铭涛
  • 16篇王广科
  • 14篇荣立新
  • 12篇王凯
  • 9篇张凯
  • 8篇李培
  • 6篇张鹏辉
  • 6篇姜春香
  • 4篇李金丽
  • 3篇何梅兴
  • 3篇方慧
  • 3篇袁永真
  • 3篇周建勇
  • 2篇王刚
  • 2篇吕庆田

传媒

  • 18篇物探与化探
  • 8篇物探化探计算...
  • 4篇地质与勘探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科技创新与品...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2004全国...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羌塘盆地浅层地震探测方法技术被引量:18
2015年
西藏羌塘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复杂,要取得高质量的浅层地震勘探资料是非常困难的。文中结合多次在羌塘地区开展的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方法技术试验,探讨了高原冻土层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因素,地震数据采集采用了小道间距、多道数长排列的接收方式,同时提高覆盖次数,采用大吨位可控震源进行高频激发,获得了高质量的原始数据资料;在地震数据处理阶段,重点在叠前采取相应的去噪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衰减震源干扰波、随机和相干噪声等干扰,获得信噪比较高的地震成像剖面。总结研究区浅层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资料处理解释技术,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研究成果,对今后在高原冻土区开展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建勋张保卫王小江徐明才
关键词:羌塘盆地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
地球物理资料揭示的嫩江—八里罕断裂中段深浅构造特征被引量:8
2020年
嫩江—八里罕断裂是松辽盆地西缘的一条重要断裂,对区域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演化至关重要。由于该断裂中段地表覆盖厚层第四系,其深部构造特征研究程度较弱。本文通过对横跨嫩江—八里罕断裂的1条大地电磁测深测线和1条地震测线进行处理和解译,结合区域钻井结果解译了该断裂深部、浅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深部电性结构横向上以"八"字型低阻条带为界与地质单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结合已有地质认识推断东倾的L3低阻条带是嫩江—八里罕断裂的电性响应。该断裂是1条东倾的超壳断裂,浅部产状较陡、向深部逐渐趋缓,整体上由2条东倾的反"Y"字型断裂和1条西倾的断裂组成,呈花状构造样式,指示断裂曾历经强烈的挤压应力环境。
张鹏辉张鹏辉方慧张小博刘建勋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松辽盆地
火山岩覆盖区地震数据叠前道集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火山岩覆盖区地震数据叠前道集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处理方法包括:采集火山岩覆盖区高密度、长排列地震原始数据;进行野外静校正处理,获得野外静校正后的火山岩覆盖区地震数据;去除野外静校正后的火山岩覆盖区地震数据中的...
王兴宇王通李广才刘建勋刘艳丽陈德元何梅兴
柴达木盆地大浪滩—黑北凹地钾盐地震探测与成果初探
2024年
柴西北大浪滩—黑北凹地钾盐资源储量丰富,但常规地震探测技术浅层覆盖次数不足,影响成像品质。为探测大浪滩—黑北凹地地下含钾卤水储层精细结构等特征,开展高分辨率反射地震探测研究,通过采集参数优化试验、有效数据处理,获得该区高品质地震资料与初步勘探成果。结果表明:①采用小道距、长排列、高覆盖接收、可控震源强能量宽频激发的采集方案,有利于获得高品质原始数据;②通过多次迭代动校正+F-K滤波有效压制线性干扰,同时保护了浅层有效波,避免了断层假象,成像品质显著提高,有力刻画了地质构造特征;③地震资料揭示深部砂砾型储卤层顶部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储层两端受两条断层控制,储层空间由不整合面、断层和底部强反射界面组成由南向北逐渐尖灭的三角形区域,推测该三角形储层可能为砂砾型含钾卤水有利储集空间。应用有效地震探测技术可揭示地下基础构造格架,精细刻画含钾卤水储层地层结构等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探究含钾卤水储层特征提供地球物理依据,对进一步研究砂砾型含钾卤水具有一定意义。
李广才雍凡王小江王小江王通王凯王刚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地震勘探地质构造
地震层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相对于其它地球物理方法而言,地震反射方法的纵向分辨率较高,横向分辨率较低。为提高地震记录的横向分辨率,解决探测倾角较大的地层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隐伏岩体等问题,在这里进行了地面地震层析技术的试验应用研究。针对非线性地面地震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就该方法对地震地质模拟记录和实际地震记录的反演结果进行了讨论。
徐明才高景华荣立新刘建勋柴铭涛王广科
关键词:横向分辨率地震记录隐伏岩体地震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层析
“十一五”以来勘查地球物理发展回顾与展望
2022年
随着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勘查地球物理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近15年来,物化探所在地球物理仪器装备研发、方法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需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构建了“航空-地面-地下”地球物理立体勘查方法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无人机航磁测量系统,大功率多功能三维电磁测量系统、高精度磁传感器和高温超导磁强计,创新了全区多源电磁测量方法。同时,在固体矿产和油气资源勘查,页岩气、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干热岩及地热等清洁能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工程环境调查监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建立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体系和信息化平台。
肖都张强杜炳锐袁桂琴刘建勋裴发根李建华贲放欧洋王刚冯斌朱威孙跃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与地震全波形二维联合反演研究
2024年
为降低单一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反演中所存在的多解性等问题,开展了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与地震全波形的二维联合反演研究。MCSEM采用数据空间OCCAM反演算法,地震全波形采用梯度法反演算法,引入交叉梯度函数实现两种物性参数结果的相互耦合;开发出一套二维联合反演算法,并通过3组理论模型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MCSEM联合反演结果相对于单方法反演结果有显著改善和提升,主要体现在异常体的形态刻画、结构构造以及物性数值的恢复,这说明全波形的反演方法能够提高MCSEM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孔繁祥谭捍东刘建勋
关键词:联合反演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2022年
地球物理勘探是获取地下油气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核心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决策的重要依据。聚焦国家关于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决策部署,近二十年来,在国家科技专项、地质调查项目等的支持下,物化探所先后在青藏高原、东北、长江下游、柴达木等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油气、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在构建重要盆地地层和构造格架、油气资源评价和有利区优选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支撑服务了多口地质调查井井位优选,在重要断裂的位置和空间展布、重要盆地的形成演化、沿江对冲带空间位置、郯庐断裂是否南延等基础地质问题研究方面取得新认识,形成了青藏高原、火山岩覆盖区、双复杂区等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关键技术。通过总结近二十年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提出了物化探所今后油气地球物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方向,强调应重点探索新领域、新类型、新深度、老区新层系油气勘探潜力,攻关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等关键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致力于构建复杂构造带油气地球物理探测体系。
何大双肖都方慧方慧张鹏辉刘建勋何梅兴张鹏辉李培
关键词:油气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含油气盆地
高原冻土区三分量地震探测方法试验被引量:4
2015年
三分量地震勘探是一种综合利用纵波和转换波进行精细构造探测的有效方法技术,转换波成像剖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识别小断层、小构造等地质现象。笔者结合在西藏羌塘盆地开展的三分量地震探测方法技术试验,初步对三分量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方法、资料处理及对比解释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在永久冻土区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对今后在青藏高原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建勋徐明才王小江张保卫
关键词:高原冻土区转换波数据采集
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双复杂区构造导向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要被勘探的双复杂型区域布置采集系统,以采集所述双复杂型区域处...
王凯王小江刘建勋王通张鹏辉李培姜春香李广才孔繁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