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宜升

作品数:62 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2篇吸虫
  • 23篇华支睾吸虫
  • 16篇抗体
  • 16篇虫病
  • 13篇血清
  • 11篇吸虫病
  • 11篇免疫金银
  • 11篇抗原
  • 10篇银染色
  • 10篇免疫金银染色
  • 9篇血吸虫
  • 9篇日本血吸虫
  • 9篇免疫
  • 9篇弓形虫
  • 8篇吸虫感染
  • 7篇银染色法
  • 7篇免疫金银染色...
  • 7篇华支睾吸虫感...
  • 6篇血吸虫病
  • 6篇日本血吸虫病

机构

  • 61篇徐州医学院
  • 12篇江苏省寄生虫...
  • 3篇贵阳医学院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东省寄生虫...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睢宁县卫生防...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2篇刘宜升
  • 37篇杜文平
  • 27篇郑葵阳
  • 26篇付琳琳
  • 19篇吴中兴
  • 11篇汤仁仙
  • 9篇陈明
  • 6篇荣漪雯
  • 6篇刘转转
  • 6篇袁淑云
  • 5篇戴其锋
  • 5篇郑霞
  • 4篇陈有贵
  • 4篇邢道荣
  • 4篇郭倩倩
  • 4篇毛克强
  • 4篇孔德龙
  • 3篇吴云明
  • 3篇杨燕萍
  • 3篇季晓辉

传媒

  • 13篇徐州医学院学...
  • 7篇中国血吸虫病...
  • 7篇中国病原生物...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地方病通报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实用寄生虫病...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视听教育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的成就和经验被引量:16
1999年
刘宜升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
TLR4在华支睾吸虫感染致小鼠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TLR4基因在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致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感染华支睾吸虫C3H/HeN(TLR4野生型)与C3H/HeJ(TLR4基因突变型)小鼠模型,在感染后1d、7d、2W、4W、8W、12W取小鼠肝脏,切片并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C3H/HeN小鼠肝脏大体病变从2W开始,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加重;C3H/HeJ小鼠从2W开始,4W加重,至8W已明显减轻。观察HE、Masson染色肝脏切片示随感染时间的延长,C3H/HeN小鼠前期肝纤维化逐渐加重,至8W起趋于稳定;2W^12W纤维化评分均高于感染前(P<0.01)。C3H/HeJ小鼠肝纤维化评分2W升高,4W达高峰并显著高于感染前(P<0.01),至8W明显下降。与C3H/HeN比较,感染后2W、4W、8W、12W C3H/HeJ小鼠肝纤维化程度轻(P<0.01)。感染后7d,C3H/HeN小鼠的HE染色切片上可见嗜酸性粒细胞,4W达高峰,此后明显减少。感染后2W、4W、8W,C3H/HeJ小鼠嗜酸性粒细胞较C3H/HeN小鼠少(P<0.05)。结论 TLR4基因缺失可能在华支睾吸虫感染致肝纤维化过程起一定的阻制作用,从而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张文娟付琳琳刘宜升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肝纤维化炎症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综合改革探索被引量:5
2014年
课题组在传统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探索,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水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刘转转付琳琳孔德龙刘宜升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
Nrf2和Trx1在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Nrf2和Trx1编码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Nrf2及Trx1在华支睾吸虫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Balb/c小鼠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模型,分别在实验第0、3、5、7、10、14、21、28和35d摘除小鼠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肝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脏中Nrf2和Trx1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在感染第5、7、10、14、21和35d血清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19.9332±1.98180)U/L、(64.3699±14.53874)U/L、(46.7455±6.27572)U/L、(99.0038±25.34329)U/L、(46.7590±8.85478)U/L和(50.3374±14.19886)U/L。感染组小鼠抗氧化应激通路上游基因Nrf2和下游Trx1的m RNA表达升高;其中Nrf2在感染第5天升高显著(P<0.05);Trx1在感染第21d升高显著(P<0.05)。结论 Nrf2和Trx1 m RNA在华支睾吸虫感染过程中表达升高,提示Nrf2/Trx1通路可能在华支睾吸虫致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韦艳霞于倩李阳刘宜升王庆苓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硫氧还蛋白-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刚地弓形虫Peroxiredoxin基因的克隆及其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和纯化
2012年
目的克隆刚地弓形虫Prx基因,用IPTG诱导表达Prx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GEX-6P-1载体,构建pGEX-6p-1/TgPrx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Prx融合蛋白,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GST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结果从弓形虫RH株DNA中扩增Prx基因,成功构建了弓形虫重组质粒pGEX-6p-1/TgPrx,并在大肠埃希菌(E.coli)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51ku,该蛋白可被鼠抗弓形虫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原核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弓形虫重组Prx蛋白(rTgPrx),该蛋白有望用于弓形虫病免疫学检测。
李雪艳刘转转付琳琳颜超杜文平汤仁仙郑葵阳刘宜升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ESA刺激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脾细胞分泌Th1/Th2的动态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ESA)刺激感染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的动态变化。结果自感染后1w起IFN-γ的表达量开始上升,第4w达高峰(P<0.05),此后开始下降,至第12w水平接近正常。与IFN-γ不同,IL-4的表达自感染后第1w起持续升高,直至观察结束的12w(P<0.05)。结论初步结果提示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急性期转向慢性期的过程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经历了由Th1优势应答向Th2优势应答的转变。
郭倩倩付琳琳汤仁仙夏惠郑葵阳刘宜升杜文平曹磊磊赵昆戴其锋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TH1/TH2
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诊断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1991年
用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和斑点酶标法(Dot-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37例,阳性率均为100%。检测正常人血清40份,Dot-IGSS法为阴性,Dot-ELISA法阳性4例(假阳性10%)。两种方法对37份血清不同稀释度的检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01,差异显著,提示Dot-IGS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且两法检测华支睾血清40份。均未出现交叉反应。
吴中兴杜文平刘宜升荣漪雯袁淑云季晓辉
关键词:酶标法病人血清华支睾吸虫病稀释度可溶性抗原正常人血清
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联合佐剂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抗体免疫应答
2013年
目的观察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rTgPGAM2)联合IL-2或IFN-γ佐剂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应答。方法将48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免疫组分别用500IU IL-2、1 000UIFN-γ、30μg rTgPGAM2、30μg rTgPGAM2+500IU IL-2、30μg rTgPGAM2+1 000UIFN-γ滴鼻免疫,抗原和佐剂均溶于20μl PBS中,对照组滴鼻20μl PBS。共免疫3次,第1次免疫与第2次免疫间隔14d,第2次免疫与第3次免疫间隔7d。末次免疫后第14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IgA和IgG及鼻咽冲洗液、阴道冲洗液、肠冲洗液sIgA水平。结果免疫组血清IgA和IgG水平高于对照组,以rTgPGAM2+IL-2组和rTgPGAM2+IFN-γ组升高更显著(F=18.653和8.853,P<0.05);免疫组小鼠鼻咽冲洗液、阴道冲洗液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6.670和7.288,P<0.05),rTgPGAM2+IL-2和rTgPGAM 2+IFN-γ免疫组小鼠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4.557,P<0.05)。结论单独用rTgPGAM2或佐剂或两者联合免疫小鼠均能诱导黏膜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其中rTg-PGAM2联合IL-2佐剂能诱导产生更高水平的抗体。
杨燕萍王海龙孟晓丽刘转转刘宜升殷国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黏膜免疫
快速斑点免疫金染色法与二种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抗囊尾蚴抗体的比较研究
2002年
目的 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方法简便和经济实用的快速诊断囊尾蚴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方法将猪囊尾蚴液抗原点加于微孔滤膜 ,经预作用和封闭后 ,依次加入待检血清和金标记二抗 ,建立快速斑点免疫金染色法 (F -Dot-IGS)以检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抗体 ,同时用快速微量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RMDot-IGSS)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Dot-IGSS)检测作为对照。结果 检测 4 0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抗体 ,阳性率 10 0 % ;检测 4 0例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 ;除包虫病患者外 ,10例肝吸虫病患者、10例血吸虫病患者和 10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未见交叉反应。结论 F -Dot-IGS敏感特异 ,快速简便 ,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郑葵阳杜文平郑霞付琳琳刘宜升
关键词:囊尾蚴病
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 (ANA)和抗双链DNA抗体 (A -ds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金银染色法 (immunogold -silverstaining ,IGSS)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dot -immunogold -silverstaining ,Dot-IGSS)同步检测SLE患者血清ANA和A -dsDNA。结果  16 9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ANA和A -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98.2 %和 77.2 % ;4 4例非活动期患者ANA和A -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72 .2 %和15 .9% ,两组比较 ,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活动期病人的血清滴度也较非活动期患者高 (P <0 .0 1) ;A -dsDNA阳性患者的肾损害率明显高于A -dsDNA阴性者 (P <0 .0 1)。结论 ANA、A -dsDNA阳性且滴度高提示SLE处于活动期 ,A -dsDNA阳性提示有肾损害的可能 ;但A -dsDNA阴性亦不能排除SLE。
郑霞杜文平刘宜升
关键词:免疫金银染色法血清抗核抗体DNA抗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