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晶 作品数:15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更多>>
1980—2015年内蒙古气象灾害损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以1980—2015年气象灾害损失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综合指标法,建立气象灾害损失综合指数,分析内蒙古气象灾害损失的变化特征,并与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死亡人口对气象灾害综合损失的影响大于直接经济损失;1980—2015年内蒙古气象灾害综合损失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1998年之前气象灾害综合损失较小,增加趋势不明显,气象灾害损失中死亡人口占主导地位;1998年之后综合损失显著增加,气象灾害损失中直接经济损失占主导地位;1980—2015年气象灾害损失等级逐年加重,1998年以后气象灾害损失偏重;直接经济损失和气象灾害综合指数均与气温显著相关,死亡人口与降水量显著相关,气温和降水量异常是引发内蒙古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加重的重要原因。 刘新 冯晓晶 刘林春 高志国 刘炜气象干旱指标在内蒙古干旱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1年 对在内蒙古气候中心干旱监测评估业务中经常使用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土壤相对湿度干旱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三种气象干旱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和适用性分析。并对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指标能较确切反映出干旱程度,尤其在对干旱过程的跟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干旱程度较轻,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反映干旱程度比较敏感。 冯晓晶 高志国 马朴关键词:气象干旱 干旱监测 内蒙古地区干旱灾害监测气象服务及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 2006年 近几年,许多省份都开展了干旱监测与预警服务,根据内蒙古开展干旱监测服务使用的干旱分析指标及系统的业务运行情况、服务情况,提出了在干旱预警系统业务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冯晓晶 邸瑞琦 白美兰关键词:干旱 干旱监测 干旱指标 内蒙古地区2007年度气候异常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位于中高纬度的内蒙古地区为响应最为积极区域之一。内蒙古地区处于东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地区,气候要素的年际间变化较大,易发生某些异常突变和出现极值,成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较高地区之一。通过对2007年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探讨在全球和中国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气候异常特征,旨在为了解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区域响应提供依据。 冯晓晶 杜羽 格日勒关键词:气候异常 气温 降水 CLDAS气温和降水产品在内蒙古地区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陆面融合数据集,为精细化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而数据的适用性评估是开展数据应用的重要基础。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CN05.1格点观测数据和内蒙古119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对CLDAS的2 m平均气温和降水产品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评估,并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The Fifth Generation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和英国的CRU TS(Climatic Research Unit gridded Time Series)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数据集均能很好地反映内蒙古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但对内蒙古大部地区降水量存在低估、平均气温存在高估现象,且CLDAS数据集还能够反映地形变化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CLDAS和CRU TS的降水变率空间分布优于ERA5;CRU TS和ERA5的气温线性趋势与CN05.1观测结果相似,但增温率高于观测,而CLDAS气温产品还能反映局地降温趋势。无论是月尺度还是季节尺度,CLDAS数据集与站点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高于CRU TS和ERA5,平均绝对误差小于CRU TS和ERA5,CLDAS气温和降水产品误差最大的区域在河套地区。 董祝雷 赵艳丽 冯晓晶 刘诗梦内蒙古地区综合干旱监测评估和预警服务系统 郝文俊 李喜仓 冯晓晶 王沛 冯月清 王志春 赵慧颖 李金田 杨丽桃 李兴华 在大量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构建了适用于干旱监测评估和预警服务的多年多要素数据集(库)和实时气象网络信息自动获取检索、解读解译、质量控制及与历史序列资料对接追加入库等气象信息采集处理应用...关键词:关键词:干旱 预警 鄂尔多斯市城区发展对局地大气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11年 选取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为代表区域。基于该区域1961—2006年定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2002—2006年08时、20时各标准层探空以及2001—2006年主要污染源源强、1961—2006年社会经济数据、2002年卫星遥感反演资料、2003—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资料等,利用区域边界层模式模拟方法,分析鄂尔多斯市城市化进程对局地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胜区发展后(2020年)气温低于现状(2002年),使城区中心气温与周边地区气温差异变小,对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较为有利。东胜城区扩展后,在污染严重的冬季,气流辐合区域减少,辐散能力增强,对减轻城区污染和改善大气环境有利。城区拓展后由于下垫面等布局发生变化,气流场变化较大,但从污染物的扩散能力来看,按规划发展后城区污染轻于现状。 李喜仓 白美兰 马玉峰 刘克利 冯晓晶 杨晶关键词:大气环境 影响黄河内蒙古段首凌、首封日期出现早晚的大气环流背景分析 2020年 文章利用1989~2019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逐月130项环流指数资料,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首凌/首封日期出现早晚与大气环流形势的关系。 张宇 康晟炜 冯晓晶 高晶 韩理关键词:大气环流 呼和浩特市气温变化及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计算了呼和浩特站四季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多年来的变化趋势,并用最优二分割方法、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进行气候阶段划分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季节和年平均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其中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非常显著;最高、最低气温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无论平均最低气温还是极端最低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气温日较差都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在1986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突变。 冯晓晶关键词:线性倾向估计 内蒙古地区冰雹灾害标准分析与确定 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内蒙古地区冰雹灾害发生特点,分析冰雹灾害的基本含义及影响对象,冰雹灾害时空分布,并按影响对象、受害症状严重程度将冰雹灾害在春末夏初划分为轻雹灾、重雹灾,在夏秋划分为轻雹灾、中雹灾、重雹灾,确定相应气象指标,为农牧业防灾抗灾提供依据。 邸瑞琦 吴秋风 郝文俊 冯晓晶 杨丽桃关键词:冰雹 受害症状 气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