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岭
- 作品数:47 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炎髓内钉模型局部投药及其分布情况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用抗炎髓内钉模型导入的造影剂在羊股骨骨折及周围软组织间隙内的分布情况,为抗炎髓内钉局部投药提供一个实验依据。方法用10条活体羊股骨造骨折模型,用带侧孔的空心钛合金管做抗炎髓内钉模型,全麻下手术,把空心钛管置入羊股骨内,注入造影剂,同时摄片,观察造影剂分布。结果10例手术共摄40张X线片,全部显示造影剂在钉周、髓腔内、周围软组织间隙内分布良好,并随着造影剂注入量的增加,其分布范围在扩大。结论带侧孔的髓内钉能够有效地把液体导入骨髓腔、骨折断端、周围软组织间隙内,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投药方法。
- 崔健吕鸿雁冯文岭
- 关键词:髓内钉侧孔局部投药骨髓腔山羊
- 滑槽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滑槽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1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局部断端清理并重新固定钢板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滑槽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骨不连愈合情况、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不连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骨不连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滑槽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效果好,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不良事件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刘长城邢文钊王喜冯文岭
- 关键词:锁定钢板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 闭合性跟腱断裂“ㄣ”形切口与传统直切口手术的疗效比较
- 目的:本研究对改良的手术切口和传统直切口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跟腱断裂患者分为两组:“ㄣ”形切口组(A组)9例与传统直切口组(B组),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30个月。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时间,有无切口皮缘...
- 刘长城潘振华崔长伟冯文岭
- 关键词:跟腱切口开放手术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134例随机分为2组,67例采用克氏针治疗为对照组,67例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比较2组肘关节活动范围、临床疗效、不良事件情况,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肘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临床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年龄≥65岁、合并伤、营养不良、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基础疾病≥3种、未开展CPM锻炼的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预后较差。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显著提高肘关节活动范围,不良事件少且安全性高。年龄、合并伤、营养不良、糖化血红蛋白、基础疾病、CPM锻炼均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预后影响因素。
- 刘长城邢文钊王喜冯文岭
-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预后影响因素
- 骨髓炎膏治疗化脓性骨髓炎300例临床观察
- 1998年
- 我院骨科与中药研究室于1989~1997年,研制纯中药制剂骨髓炎膏治疗化脓性骨髓炎3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令将制备工艺及300例病例资料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300例化脓性骨髓炎中急性骨髓炎180例,慢性骨髓炎120例;男205例,女95例;年龄14~62岁,平均38岁.1.2 诊断标准 依据张志刚主编《中医骨伤科学》有关标准诊断.1.2.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①起病急骤,高热,寒战,汗出而热不退,纳呆,口渴,小便短赤,烦躁,甚则谵妄昏迷.②患肢局部持续性剧痛,亦可出现搏动性疼痛,当脓肿破入髓腔时,疼痛减轻.
- 冯文岭扈文海燕福民王建青
- 关键词:化脓性骨髓炎中医药疗法
-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儿童开放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aFGF)对儿童开放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多中心对照试验中,120例开放性骨折患儿(<1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首先根据患儿骨折情况给予牵引外固定、螺丝钉或克氏针固定等相应措施,同时,观察组给予rh-aFGF术中新鲜创面清洗联合术后喷雾治疗,而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评价两组患儿缺损伤口的愈合状况、愈合时间以及延迟愈合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I期愈合率86.6%、完全愈合时间(20.3±5.6)d、延迟愈合发生率3.3%;对照组I期愈合率56.7%、完全愈合时间(23.4±6.2)d、延迟愈合发生率15.0%。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儿童开放性骨折术后缺损伤口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作为该项手术的康复用药。
- 刘长城张晓龙陈贤奇冯文岭
- 关键词: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开放性骨折儿童
- 克氏针垂直骨折线加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6例
- 1993年
- 髌骨骨折甚为常见,原始损伤类型列预后有直接影响。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髌骨生物力学的研究,保留髌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髌骨关节面接合形式比较复杂,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如治疗不当,常会引起某些后遗症。自1983年以来。
- 冯文岭宋恩旭杨恒进云思宗
- 关键词:髌骨骨折固定术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前臂骨折骨不愈合及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前臂骨折骨不愈合及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前臂骨折骨不愈合及骨缺损的患者,应用经皮穿刺自体骨髓移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8个月。本组中有20例骨折愈合,其中13例新鲜骨折全部愈合,8例陈旧骨折不愈合中愈合7例,未愈合1例。结论自体骨髓移植经皮注射于骨不愈合及骨缺损部位可以诱导成骨,有修复骨折及骨缺损作用,临床应用简单,对前臂骨折骨不愈合,伴有皮肤损伤的骨缺损有较好的效果。
- 孔志刚于海泉冯文岭刘长城于涛
- 关键词:骨折骨髓移植骨不连移植自体
- 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诊断及处理
- [目的]探讨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灌洗引流,其中8例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5例保留原内固定物。 3例一期植骨。二期内固定加植骨术...
- 孔志刚于海泉冯文岭张志国王倩潘铄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骨折不愈合外固定器
- 文献传递
- 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被引量:30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2月-2006年4月,应用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1~68岁,平均38岁。内固定失败骨不愈合11例,严重粉碎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或感染性骨缺损9例,陈旧性骨折需矫形植骨5例。肱骨干骨折8例,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4例,股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8例,股骨干骨折5例,胫骨开放(GustiloⅠ、Ⅱ型)粉碎性骨折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新鲜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21例。局限性骨缺损23例,范围3cm×3cm×2cm~7cm×4cm×3cm,整段骨缺损15例,范围在3cm以内。骨折按AO/ASIF分类,B2型5例,B3型10例,C2型16例,C3型7例。新鲜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5~17d,平均8d;陈旧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5~13个月,平均7.5个月。术中植入同种异体松质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体20~50g,平均28g。结果38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3.2年。复查X线片示36例达骨性愈合,其中新鲜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4个月;陈旧性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7个月。同种异体松质骨6~8周开始与自体骨融合爬行替代。1例感染性骨缺损移植后迟发性感染,去除内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置管冲洗、局部稳定后再次植骨愈合,随访2年1个月骨感染未复发;1例钢板松动致骨折未愈合,再次行内固定、自体骨移植后骨折愈合。根据Mankin等和Komender等标准评定,满意36例,不满意2例。结论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安全、有效,是修复骨折和骨缺损的较好材料。
- 孔志刚田德虎于海泉冯文岭刘长城
- 关键词:自体红骨髓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