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 2004年
- 冯丽耿俊荣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发病机制
- 清热化湿方药对以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以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胃泌素 (GAS)、胃动素 (MTL)、肿瘤坏死因子 α1(TNF α1)、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 ,并观察清热化湿方药对其影响与临床疗效。方法 :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的脾胃湿热证患者 6 0例 ,随机分清热化湿方药组及多潘立酮组 ,两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放免法 (RIA)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GAS、MTL及TNF α1、IL 10水平并与 2 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结果 :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GAS ,MTL水平高于正常组 ;中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 ;多潘立酮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 ,中药组下降水平比多潘立酮组明显 ;脾胃湿热证患者TNF α1高于正常组 ,IL 10低于正常组 ;治疗后中药组TNF α1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IL 10明显升高但未自调节至正常水平 ;多潘立酮组TNF α1、IL 10虽有变化 ,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中药组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组。结论 :以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 α1、白介素 10的水平有明显变化 ,清热化湿方药对其有明显调节作用 ;清热化湿方药的临床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组。
- 郭彦清姚树坤范海燕田元祥黄世玉冯丽
- 关键词:脾胃湿热证血清胃肠激素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胃动素
- 微创旋切术联合传统开放手术在乳腺多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传统开放手术和二者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肿瘤且存在较大病灶的临床疗效,为乳腺多发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67例乳腺多发肿瘤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n=83,给予微创旋切术)、传统手术组(n=42,给予传统开放手术)和联合手术组(n=42,给予微创旋切术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数与肿瘤数比值和术后瘀斑、感染、血肿、明显瘢痕、病灶残留发生率及患者心理满意率。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联合手术组患者年龄较小(P<0.01)。与传统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增加(P<0.01);与传统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与微创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P<0.01);与传统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切口数与肿瘤数比值均明显减小(P<0.01);与微创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增加(P<0.01)。3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血肿、瘀斑、明显瘢痕、感染和病灶残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心理满意率升高(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术联合传统开放手术对乳腺多发肿瘤且存在较大病灶患者疗效较好,手术切口少,患者满意率高,适合在特定人群中推广应用。
- 赵玉哲赵怡然冯丽冯丽王霞王霞曹文庆
- 关键词:微创旋切术传统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
- 胺肽酶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是一种锌离子依赖性的外肽酶,1989年被发现与CD13为同一蛋白。APN/CD13最早被作为髓系造血干细胞的标志物,近年来却相继报道,其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
- 冯丽
- 关键词: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文献传递
- 清热理气煎剂对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清热理气煎剂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6 0例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 2组 ,中药组 30例 ,服用清热理气煎剂 ,每次 12 5ml,每日 2次 ;吗丁啉组30例 ,口服吗丁啉每次 10mg ,每日 3次 ,两组均服用 4d后观察疗效 ,并检测胃动力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两组症状缓解程度比较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说明中药组疗效优于吗丁啉组。胃动力检测 ,两组治疗前后胃半排空时间均有明显缩短 (P <0 0 1) ,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中药组胃窦运动频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说明中药组能显著缩短胃半排空时间 ,但对胃窦运动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清热理气煎剂对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确切 ,且能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
- 冯丽姚树坤王永忠
- 关键词:胃动力临床疗效吗丁啉
- 清热理气冲剂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清热理气冲剂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和分析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5组大鼠应用胆汁灌胃导致胃黏膜损害。2周后分别应用清热理气冲剂等效剂量、大剂量、西沙必利、枸橼酸铋钾处理。实验第4周处死大鼠,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形态,测定胃泌素、胃动素和瘦素含量。结果:病理对照组光镜可见,黏膜下层充血水肿、胃小凹增生、肠上皮化生、炎性细胞浸润等,而中药各组胃黏膜组织形态显著改善。病理对照组电镜观察到胃黏膜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受损,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微绒毛变短或丢失,中药各组胃黏膜的超微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胃黏膜瘦素含量明显高于病理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理气冲剂可以减轻胃黏膜损伤,通过影响胃肠激素分泌而达到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目的。
- 韩俊岭姚树坤冯丽张瑞星
- 关键词:清热理气冲剂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泌素胃动素
- 胺肽酶N在乳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是一种锌离子依赖性的外肽酶,1989年被发现与CD13为同一蛋白。APN/CD13最早被作为髓系造血干细胞的标志物,近年来却相继报道,其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
- 冯丽
- 关键词: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淋巴结转移
- 不同肝病变组织中CD34、CD31、Ki-67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比较正常肝组织、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组织及肝转移腺癌中CD34、CD31、Ki 6 7不同表达 ,寻找有助于鉴别不同性质病变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 正常肝及病变肝组织标本共 10 4例 ;其中 ,正常肝组织 10例 ;慢生C型肝炎组织 73例 ;肝硬化组织 7例 ;肝细胞肝癌 7例 ;结肠癌肝转移 5例 ;乳腺癌肝转移 2例。 73例慢性C型肝炎组织全部为肝穿活检标本 ,其余组织均为手术切除标本。所有病例标本分别行CD34、CD31、Ki 6 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价染色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数据。结果 在非肿瘤组织 ,抗CD34阳性染色主要存在于汇管区 ,亦可见于汇管区周围的肝实质内血窦。阳性染色内皮细胞呈点状、线状、半环状及环状 ,散在或簇状分布。肿瘤组织内抗CD34阳性染色特征与非肿瘤组织相似 ,阳性染色血管在肿瘤组织内散布分布。CD34指数在各病变组中的表达排列顺序依次为 :肝细胞肝癌 >乳腺癌肝转移 >结肠癌肝转移 >肝硬化 >慢性C型肝炎 >正常肝组织 ,从正常肝组织至慢性肝炎至肝细胞肝癌 ,CD34表达明显增强。组织中 ,抗CD31阳性染色分布、定位、形态特征与CD34相似。CD31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结肠癌肝转移及乳腺癌肝转移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8% (5 / 73)、 10 0 % (7/ 7)
- 李胜棉姚树坤冯丽刘俊宝
- 关键词:肝炎KI-67指数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白质高信号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冯丽
- 胆汁反流胃酸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 2004年
- 冯丽姚树坤
- 关键词:胆汁反流胃酸幽门螺杆菌细菌感染胃粘膜损伤血液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