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丽艳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γ-L-谷氨酰-α-萘胺在乙醇(二氧六环)/水混合介质中的电离常数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合成了γ L 谷氨酰 α 萘胺 ,测定了该物质在乙醇 (或二氧六环 ) 水体积分数为 1 0 %、2 0%、30 %、4 0 %和 5 0 % ,离子强度 μ=0 .1 (KNO3 ) ,温度t=2 5℃条件下的电离常数pK1 和pK2 。在实验条件范围内 ,pK1 随着有机溶剂的增加而增大 ,pK2
- 兰丽艳孙亚光高恩君
- 关键词:混合溶剂电离常数
- 苦丁茶冬青叶多糖的组成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Ⅱ的糖基组成及相对含量.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Ⅱ及各单糖标准品经硫酸水解、硼氢化钠还原、乙酸酐乙酰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由气相色谱分析的保留时间确定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Ⅱ的糖基部分由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5种单糖组成,由各峰面积比求出其各单糖摩尔比为10.2∶1.0∶1.2∶8.0∶5.4.
- 何玲玲陈尚东兰丽艳
- 关键词:多糖
- 杂多兰催化环氧丙烷醇解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以自制杂多酸为原料,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得到相应的杂多兰溶液,经过蒸发、结晶、重结晶得到固体杂多兰催化剂.实验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在杂多兰催化环氧丙烷醇解反应中对杂多兰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物物质的量比n(醇)∶n(环氧丙烷)=5∶1;反应温度40℃;催化剂质量分数0.5%.确定了杂多兰对环氧丙烷的醇解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 陈尚东兰丽艳郭虹
- 关键词:环氧丙烷催化活性醇解
- 光谱法研究盐酸小檗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英文)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荧光、同步荧光及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溶液中盐酸小檗碱(B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C对BSA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为以静态猝灭为主并结合一定动态猝灭的复合过程.利用荧光猝灭反应求得BC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到BC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小于8nm,表明二者之间能够发生能量转移.根据反应热力学参数确定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且静电力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力类型.采用同步荧光考察BC对BSA构象的影响,随着BC浓度的增大,色氨酸残基所处环境的疏水性改变,从而导致BSA的构象发生变化.
- 何玲玲申华刘瑕郭虹兰丽艳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
- 固体酸催化环氧丙烷醇解反应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讨论了工业化生产中使用杂多兰催化剂的方法和产率,以及氢型离子交换树脂,固体超强酸也可作为此反应催化剂的效果,并与直接溶解在反应液中杂多兰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 陈尚东兰丽艳郭虹
- 关键词:催化超强酸离子交换树脂
- 板栗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9
- 2010年
- 从板栗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沸水提取、Sevag法除蛋白、80%乙醇沉淀的方法从板栗中提取得到板栗多糖CPS。CPS经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后,于蒸馏水洗脱液中得到一个纯化多糖组分CPS1。以VC为对照,试验了CPS与CPS1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CPS与CPS1均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能力及还原能力,而且与多糖的浓度成正相关性。其中,CPS对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效果与VC相当。另外,经纯化精制后的CPS1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及还原能力均低于CPS。
- 何玲玲王新刘彬王娟兰丽艳
- 关键词:板栗多糖分离纯化抗氧化
- 水蜡果实天然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从水蜡果实中提取天然红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以体积分数4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从水蜡果实中提取天然红色素,并研究pH值、温度、各种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结构发生了改变;该色素在100℃以下非常稳定;常见食品添加剂蔗糖、氯化钠及金属离子K+、Ca2+、Al3+对色素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说明该色素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天然色素.
- 何玲玲兰丽艳高艳萍杨艳杰孙伶
- 关键词:色素稳定性
- 一种催化合成含手性季碳的2,5-二氢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公开了一种催化合成含手性季碳的2,5‑二氢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以巯基乙醛和α‑芳基‑β‑硝基丙烯酸叔丁酯为原料,含奎宁和3,5‑二甲基苯基结构的四方酰胺为催化剂,5Å分子筛为添加剂,在溶...
- 朱晓宇肖林久李文泽赵亚楠兰丽艳
- 文献传递
- 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gnapa)]^+在乙醇/水混合介质中稳定性的研究
- 2007年
-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以Pd2+为中心离子,以1,10-邻菲洛啉(phen)为第一配体,以γ-L-谷氨酰-α-萘胺(gnapa-)为第二配体的[Pd(phen)(gnap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在37℃下,I(离子强度)=0.1(NaCl),乙醇/水混合介质(乙醇体积分数为10%2、0%3、0%4、0%5、0%)条件下的稳定常数lgK及表征常数ΔlgK、,并与[Pd(phen)(gly)]+体系比较,求出phen和gnapa-发生芳环堆砌作用的份额,发现乙醇体积分数为30%时,非配位侧基发生最佳堆砌,说明溶剂组成对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并从分子内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及溶剂化角度对配合物稳定性进行讨论.
- 兰丽艳刘瑕孙亚光高恩君
- 一种催化合成含手性季碳的2,5-二氢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公开了一种催化合成含手性季碳的2,5‑二氢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以巯基乙醛和α‑芳基‑β‑硝基丙烯酸叔丁酯为原料,含奎宁和3,5‑二甲基苯基结构的四方酰胺为催化剂,5Å分子筛为添加剂,在溶...
- 朱晓宇肖林久李文泽赵亚楠兰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