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茂琪
- 作品数:183 被引量:1,03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先天性上尺桡融合的治疗现状被引量:5
- 2014年
- 先天性上尺桡融合(congenital proximal radioulnar synos-tosis,CPRUS)是一种尺、桡骨近端存在先天性骨性或软骨性连接的罕见上肢畸形。由于尺、桡骨近端存在融合,患者前臂固定于某一位置,造成旋转功能明显受限。前臂过度旋前畸形时,患者生存及生活自理能力严重障碍,无法完成吃饭、端碗、书写、打字及穿衣等日常活动。Sandifort在1793年首次报告该病,并命名为先天性上尺桡融合[1],截至1994年,该病的文献报道已有350例。近年来,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手术技术的成熟,该病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
- 陈辰蒋协远公茂琪查晔军陈山林
- 关键词:先天性尺桡生活自理能力骨性连接上肢畸形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OTA/AO-C型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比较肱骨远端OTA/AO-C型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的70例OTA/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类型将患者分为开放组22例(患者均为肱骨远端OTA/AO-C型GustiloⅠ、Ⅱ型开放性骨折)和闭合组48例(患者均为肱骨远端OTA/AO-C型闭合性骨折)。开放组男18例,女4例,年龄(42.6±13.0)岁;闭合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42.2±17.1)岁。分析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受伤能量及功能预后。功能预后指标包括肘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ASH)、并发症及二次手术发生率。结果开放组和闭合组患者年龄、损伤能量、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放组男性多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平均34.0个月(25~54个月)。开放组和闭合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9.5(6.0,13.0)d、8.5(6.0,11.0)d,屈伸活动度分别为120.0°(100.0°,137.8°)、128.5°(110.0°,140.0°),旋转活动分别为155.0°(151.3°,155.0°)、155.0°(155.0°,155.0°),MEPS评分分别为95.0(80.0,100.0)、95.0(80.0,100.0)分,DASH评分分别为2.6(0.63,9.2)、1.7(0.0,8.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和闭合组二次手术率[36.4%(8/22)vs.33.3%(16/48)]、尺神经症状[54.5%(12/22)vs.60.4%(29/48)]、内固定激惹[9.1%(2/22)vs.6.3%(3/48)]和肘关节僵硬发生率[13.6%(3/22)vs.10.4%(5/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TA/AO-C型肱骨远端开放性骨折(GustiloⅠ、Ⅱ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能获得与闭合性肱骨远端骨折相近的临床效果,其术后活动度、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闭合性骨折相比无显著差异。
- 肖丹陈辰李庭蒋协远公茂琪查晔军孙伟桐花克涵
- 关键词:肘关节肱骨远端骨折
- 20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形态及损伤机制分析被引量:70
- 2016年
- 目的根据20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特点和损伤机制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重新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连续诊治的19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00例骨折)X线及三维CT影像资料,男134例,女65例;年龄15~77岁,平均45.7岁。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9例(4.5%),Ⅱ型105例(52.5%),Ⅳ型19例(9.5%),Ⅴ型37例(18.5%),Ⅵ型30例(15.0%);无Ⅲ型骨折。在Schatzker分型的基础上根据骨折形态及损伤机制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再分类。结果将胫骨平台骨折重新分为5种类型:①外髁骨折、外翻型损伤100例(50%)。其损伤机制为膝关节外翻伸直位的轴向暴力。②骨折脱位型损伤24例(12.0%)。此型包括Schatzker分型中典型的Ⅳ型损伤及部分合并外侧半脱位的Ⅵ型损伤。其损伤机制为包含内外翻、旋转及轴向暴力的复合暴力,其中旋转暴力是导致膝关节发生半脱位的关键因素。③双髁骨折40例(20.0%)。此型骨折为膝关节伸直位的轴向暴力所致,即为SchatzkerⅤ型及部分不合并膝关节半脱位的Ⅵ型损伤。④后髁骨折、屈曲型损伤32例(16.0%)。后髁骨折是仅累及胫骨平台后髁的骨折,由膝关节屈曲位轴向暴力所致。根据骨折形态,后髁骨折可进一步分为3种亚型:单纯后内侧劈裂骨折、单纯后外侧塌陷骨折及后内劈裂合并后外塌陷骨折。⑤前侧胫骨平台压缩骨折、过伸型损伤4例(2.0%)。其损伤机制应为膝关节过伸位受到轴向暴力,骨折特点为胫骨髁前侧明显压缩,后侧完整。结论根据骨折形态和损伤机制,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5类:外髁骨折、骨折脱位型损伤、双髁骨折、后髁骨折及前侧胫骨平台压缩骨折。
- 毛玉江张伯松公茂琪朱仕文吴新宝
-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放射摄影术骨折分型
- 组配型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 查晔军蒋协远公茂琪张力丹刘兴华高志强王满宜
- 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儿童创伤后肘关节僵硬17例回顾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回顾分析17例资料完整的14岁以下儿童创伤后肘僵硬患者施行了肘关节松解术疗效,探索肘关节松解术对于儿童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适应证、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21例14岁以下儿童创伤后肘僵硬患者施行了肘关节松解术,1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术前伸肘受限平均42.6°(0-80)°;屈肘平均74.1°(30-110)°,屈伸活动度平均31.4°(0-85)°。前臂旋转均没有受限。术前Mayo评分平均59.7(55-75)分。松解手术距伤后或首次术后平均18.4(8-44)个月。手术时采用臂丛阻滞麻醉,并留置臂丛阻滞的导管作术后镇痛使用。手术主要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尽量完整切除前后方关节囊,切除影响活动的异位骨化,尽量保留外侧尺骨副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前束,以保持肘关节的稳定性。如术中松解完成后,肘部有不稳定或半脱位趋势,则使用铰链式可活动外固定架。术后第1天即开始被动练习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结果平均随访25.1(7-41)个月。最终随访时,患肢肘关节伸直受限平均为16.5°(0-40)°,肘关节屈曲平均为115.3°(60-130)°;肘关节屈曲活动度平均为98.8°(20-120)°,较术前平均改善67.4°。前臂旋转活动基本同健侧。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分平均为87.5(55-95)分,根据≥9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可及〈60分为差,本组17例,优10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肘关节松解术能够对儿童肘关节创伤后僵硬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李庭蒋协远尤海峰杨征吕学敏刘兴华查晔军公茂琪傅刚朱振华郭源
- 关键词:肘关节肱骨骨折
- 尺骨鹰嘴接骨板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尺骨鹰嘴接骨板,涉及骨科手术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接骨板主体和回弯板;接骨板主体和回弯板两者固定连接,且在接骨板主体与回弯板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克氏针孔,接骨板主体位于固定克氏针孔处开设有用于容纳克...
- 孙志坚李庭公茂琪韩巍米萌孙旭吴新宝蒋协远
- 文献传递
- 开放松解术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创伤后肘关节僵硬被引量:2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开放松解术结合StrykerDJD11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极重度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屈伸活动范围(ROM)〈30°)]患者资料,男28例,女14例;年龄21-67岁,平均39.4岁。所有患者均行肘关节松解术,并联合StrykerDJDⅡ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受伤至松解术时间平均为11.8个月(6—60个月)。手术入路采用内、外侧联合人路或后正中入路;均行尺神经松解并前移至皮下组织。末次随访时评估肘关节ROM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42例患者术后获12~34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42例患者肘关节屈伸ROM由10.2°±11.6°(0—30。)改善至107.6°±22.0°(45°-135°),旋转ROM由105.4°±78.5°(0~180。)改善至138.9°±57.4°(0~180°),MEPS评分由(62.1±5.6)分(40~75分)改善至(89.9±10.0)分(65~1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MEPS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优25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90.5%。术后6例患者发生尺神经功能障碍,3例患者发生血肿,1例患者发生伤口裂开,4例患者发生针道轻度感染。结论开放松解术结合StrykerDJDⅡ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可有效治疗极重度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并发症少,疗效较满意。
- 何大炜蒋协远公茂琪查晔军
- 关键词:肘关节僵硬外固定器松解术
- 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
- 目的:探讨保留原有髓内钉应用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带锁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7年7月~2012年3月,我院治疗带锁髓内钉术后骨不愈合患者11例,其中股骨8例,胫骨3例,距初次手术时间9~12月。所有...
- 高正言公茂琪
- 关键词:锁定钢板植骨髓内钉骨不愈合
- 威利坦消除四肢骨折后早期肿胀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对照研究威利坦(venostan)在消除四肢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将200例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给予威利坦片剂口服结合冷疗、肢体抬高等常规物理疗法,对照组仅给予冷疗、肢体抬高等常规物理疗法,两组均禁用其他消肿药物。于入院时、入院后第3、4、5、7、10、14天测量肿胀肢体周径并作记录,观察消肿程度、消肿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起效更快,第3天即开始起效,对照组第5天才能起效。受伤后7 d内,两组间消肿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10 d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消肿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威利坦片剂能在创伤后早期(7 d内)较快消除肢体肿胀,有助于手术早期进行和肢体康复。
- 公茂琪查晔军蒋协远李庭何大炜
- 关键词:骨折创伤肢体肿胀
- 肘关节外科疾病诊疗创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 蒋协远李庭公茂琪查晔军刘兴华张力丹黄强张玉富陈辰孙伟桐李绍良张健刘刚郭祁李国
- 该项目属骨外科中肘关节外科疾病的诊疗技术领域。肘关节损伤后易发生僵硬和异位骨化、关节置换的失败率高,导致初次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项目组通过十年潜心研究,获得创新成果如下:
一、率先提出了肘关节僵硬的手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