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永峰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油田
  • 3篇剩余油
  • 3篇双河油田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注水
  • 1篇电缆
  • 1篇油田开采
  • 1篇油田注水
  • 1篇剩余油饱和度
  • 1篇水井
  • 1篇硼中子寿命测...
  • 1篇偏磨
  • 1篇驱油
  • 1篇中子寿命
  • 1篇中子寿命测井
  • 1篇注水井
  • 1篇挖潜
  • 1篇聚合物驱
  • 1篇聚合物驱油
  • 1篇聚驱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党永峰
  • 1篇张廷鹏
  • 1篇李麦刚
  • 1篇史永生
  • 1篇张廷飞
  • 1篇徐广杰
  • 1篇朱香美
  • 1篇马培申
  • 1篇王志国
  • 1篇毕生
  • 1篇石丽华
  • 1篇金自瑞
  • 1篇谷晓亚
  • 1篇毛丽华
  • 1篇范海洋

传媒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河南石油
  • 1篇2004井间...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在河南稀油田的应用与评价
高含水后期,地下含油状况及渗透率等主要参数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参数不仅关系到油藏储层与开发水平评价的指标,而且决定了今后开发方式的选择及调整方向的确定.由此,河南油田陆续引进了剩余油饱和度--RMT、PND-S、...
毕生党永峰马培申
关键词:剩余油饱和度硼中子寿命测井
文献传递
双河油田高含水期厚层剩余油分布及挖潜被引量:7
1999年
双河油田厚油层发育,在目前特高食水期开发阶段厚油层内剩余油分布主要受井冈完善程度、地层纵向渗透性、砂你沉积特征、微构造及区域地层压力因素控制。剩余油在井网不完善井区、纵向中低渗透层、注采状况较差的分流河道沉积问及沉积末端、微构造高部位及局部注水压力平衡区相对富集。在完善井冈的基础上根据地层地质特征加强注来结构调整及注水合理调配,是汉河油田油层挖潜的有效途径.
李麦刚张廷鹏党永峰张廷飞
关键词:双河油田厚层剩余油分布高含水期油田注水
电缆可视式实时测调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2012年
针对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分层测试工作的现状,为了提高测试效率,满足注够水、注好水的目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引进了电缆可视式实时测调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工艺原理和技术特点。现场共测试应用24口井,70个层,对接成功率达92.4%,测试合格率达到93.5%。
朱香美史永生毛丽华金自瑞党永峰谷晓亚
关键词:注水井
双河油田抽油机井管杆偏磨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双河油田属于泌阳凹陷西南部的双河镇鼻状构造,含油面积31.5km2,地质储量9009×104t,是河南油田的主力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以来,杆、管偏磨井和杆断脱比例不断增加,检泵周期缩短,作业费用增加。研究分析了双河油田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原因,并给出了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党永峰徐广杰石丽华范海洋王志国
关键词:抽油机井偏磨检泵周期
双河油田北块Ⅱ4-6层系聚驱后潜力分析及动态调整研究
本文对双河油田北块Ⅱ4-6层系聚驱后潜力分析及动态调整进行了研究。文章利用地质、取芯资料、注采井网、生产动态变化、沉积微相、数值模拟成果等油藏工程、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了聚驱开发过程中、转水驱后地下油水分布变化特征,特别是...
党永峰
关键词:油田开采聚合物驱油剩余油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