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金阳
- 作品数:49 被引量:2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富水复合砂层大直径盾构掘进同步注浆性能配比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针对广佛环城际铁路大直径盾构隧道掘进地段富水复合地层的地质条件,选择具有充填速度快,保水性好,离析率低等性能的同步注浆材料,设计均匀试验测定不同配比下单液浆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对结果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选取质量比为水泥∶粉煤灰∶黏土∶生石灰∶硫酸钠∶水=1∶2.56∶0.30∶4.90∶2.32的浆液,能同时满足适用于富水地层的流动度和凝结时间,泌水率较低,强度高和经济效益较高等多约束条件。对砂浆配合比优化前后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最优配合比砂浆的性能有较明显的改善。
- 刘玮谢佳伟赖友君傅金阳阳军生
- 关键词:盾构浆液性能
- 隧道施工对邻近结构物影响评价软件的开发被引量:6
- 2011年
- 隧道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扰动周围地层,对邻近结构物和地下管线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使结构发生破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针对隧道施工对邻近结构物的影响,开发了一套施工对邻近结构物影响评价的软件系统。通过该评价系统,用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预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物和管线损害情况进行系统评价。实例表明该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阳军生李建生傅金阳
- 关键词:隧道施工地层沉降反分析
- 基于ResUNet网络的隧道围岩图像炮孔留痕检测方法被引量:2
- 2020年
- 炮孔留痕率是评估钻爆法爆破质量的重要依据,通常基于图像记录、人工目测的方式进行统计。为了克服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法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基于ResUNet深度神经网络处理隧道围岩图像,并智能输出炮孔痕迹位置。首先,人工拍摄并标注围岩图像,构造训练集。随后,基于上述数据集训练ResUNet深度神经网络。最后,利用该网络推理围岩图像,输出炮孔留痕二值化检测结果。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像素精度(99.23%)与均交并比(87.74%)均为最高,说明该检测算法能有效检测围岩炮孔痕迹,满足快速评估炮孔留痕率的需要。
- 郭洪雨陈宝林王宇傅金阳祝志恒李世东
- 关键词:钻爆法施工计算机视觉
- 盾构隧道渣土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研究及展望被引量:45
- 2022年
- 为形成对盾构渣土资源化再利用技术进展、挑战与创新的系统认识,介绍了国内外盾构隧道渣土的分类再利用标准,详细总结了盾构渣土作为盾构施工辅助材料、再生建筑材料、植被复垦材料与工程填筑材料的再利用技术。阐明分析了盾构渣土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在标准、方法、设备、市场效益等方面仍存在细化、优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挑战,构建了"再利用方式初判—盾构渣土分级处理—渣土再利用可行性评价—再生产品性能与市场效益评估"的盾构渣土资源化再利用的标准化技术流程。重点阐述了盾构渣土在壁后注浆材料、植被复垦基质和免烧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再利用新技术,提出了盾构渣土在壁后注浆材料中的分级再利用标准、渣土再生产品性能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技术、盾构渣土作为植被复垦基质的再利用可行性试验方法、盾构渣土制备免烧空心砖的工艺流程与参数优化等新思路。最后,对我国盾构渣土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谢亦朋张聪阳军生傅金阳肖超占永杰
- 关键词:盾构隧道渣土
- 列车荷载作用下铁路路基填料渗透破坏机制
- 2024年
- 动载-渗流作用使铁路路基填料颗粒迁移,导致翻浆冒泥、沉陷或溜塌等工程问题频发。但目前鲜有关于动载作用下路基填料渗透特性及其劣化机制的研究,难以掌握复杂孕灾环境下路基结构服役性能演化特征。因此,通过自主研发设备开展路基填料渗流特征与渗透稳定性试验研究,揭示动载-渗流作用下路基填料劣化机制。研究表明:(1)振动荷载使土体的孔隙水压力、水力梯度呈振荡变化,使其处于不稳定渗流状态,加剧细颗粒迁移的可能。(2)存在使路基填料细颗粒迁移和渗透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J_(cr)和J_(F),级配碎石和砾砂土填料的J_(cr)分别为1.30、1.23,J_(F)分别为6.88、2.71。(3)动载-渗流作用下填料渗透破坏发展过程可分为稳定渗流、优势流发展、渗流破坏3个阶段,流速-水力梯度关系仅在水头较低的稳定渗流阶段符合达西定律。(4)基于试验结果对路基结构性能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列车循环荷载下铁路水害致灾机制及可能发生的水害类型。该研究成果为铁路防灾措施科学设计以及养维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李永威徐林荣傅金阳商拥辉
- 关键词:振动荷载渗流特性
- 富水圆砾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停机地层变形特征实测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为分析盾构停机期间地层变形规律,依托某富水圆砾地层地铁区间盾构工程,对盾构停机前后地层沉降变形和掘进参数变化进行监测和研究,并计算单纯由盾体下卧层压缩引起的地层沉降。结果表明:盾构停机对盾体前方土体沉降变形影响更大,且沉降速率与停机时间密切相关;盾体后方土体沉降主要受盾构掘进地层损失影响,其沉降逐渐稳定,且土层深度越浅沉降越早稳定;对于近距离盾构下穿施工,下穿前停机造成的影响比下穿后停机造成的影响更大;盾构停机复推时由于总推力和上土舱压力大幅增大,地层沉降曲线出现先隆起再下沉的波动,深层沉降波动幅度显著大于地表沉降,表明富水圆砾地层盾构停机会放大对邻近深层土体的扰动影响,在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停机。
- 李志军房有亮肖钢赖文辉瞿勇傅金阳徐赞
- 关键词:土压平衡盾构地层沉降掘进参数
- 隧道体外排水深埋中心水沟设计参数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隧道深埋中心水沟可有效减少富水地段仰拱高水压及其导致的隧底结构隆起问题。通过设计融合3D打印技术的隧道模型试验,探究了深埋水沟重要设计参数对隧道排水效能及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地,给出深埋水沟重要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深埋水沟管径参数是影响隧道排水量、衬砌外水压力、结构位移的主导因素且存在阶段性影响规律,在0~0.8 m管径工况下,随着管径增长深埋水沟排水量增长明显,衬砌水压分布型式由“扇贝型”分布逐步转变为“桃型”分布,底部结构从整体显著隆起逐步转为轻微沉降状态,0.8~1.6 m管径工况下,随管径增长隧道排水总量、衬砌水压分布、底部结构位移维持基本稳定状态,兼顾其他控制因素,推荐类似工程中管径取值0.6~1.0 m;深埋水沟埋深参数并非是影响排水效能的主导因素,该参数选取时应从方便现场施工、保证排水效果、利于隧底稳定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 相懋龙阳军生包德勇李林毅傅金阳
- 关键词:铁路隧道模型试验
- 高速铁路隧道运营期间隧道底部隆起开裂研究
-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在高水压和列车动荷载耦合作用下隧道底部隆起开裂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仰拱处应力随时间和空间坐标的变化,基于扩展有限元(XFEM)方法精细化研究隧道仰拱开裂的机理和裂缝模态。结果 表明:高...
- 谢佳伟傅金阳阳军生李林毅赵宁宁
- 关键词:高水压列车振动荷载
- 基于图像点云空间测距算法的隧道初期支护整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9
- 2020年
- 为快速、准确获取施工隧道初期支护整体及局部变形信息,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获取的隧道初期支护图像稀疏点云和密集点云数据,结合基于Hausdorff距离的整体模型和基于最小二乘拟合平面的局部模型各自的特点,提出将两者相结合的图像点云空间测距算法。该方法可为每个点保留整体模型和局部模型分别计算的距离值中的较小值,解决前者对点云密度要求高以及后者局部拟合平面存在较大偏差问题,实现多期隧道图像点云直接比较分析,简化计算步骤和后处理过程,提高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监测速率和精度。通过对云南香丽高速公路白岩子隧道进口左线ZK61+990^+994段初期支护整体变形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能直观、可视化反映隧道初期支护整体变形情况,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 张宇阳军生祝志恒唐志扬傅金阳
- 关键词:初期支护变形监测技术
- 基于全景展开图像的水工隧洞渗水侵蚀病害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2024年
- 为解决水工隧洞尺寸较小、断面形式多变、洞内环境复杂、无信号覆盖给检测图像快速采集带来的难题,研制出一种无信号覆盖下图像实时传输以及适用于不同断面、尺寸下隧洞全断面采集的水工隧洞检测系统,采集重叠率和精度满足三维重建及对自主研发的衬砌展开影像生成器的要求;针对隧洞表观病害传统算法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引入DenseNet主干网络和ECA注意力机制对YOLOv5检测算法进行改进,优化特征提取能力;针对单张图像识别难以反映病害整体分布、全景展开图尺寸过大网络难以捕获有效特征等问题,以全景展开图底层图像为种子点,利用方向搜索结合目标检测算法提出一种“段-环-点”的隧洞常见表观病害快速识别算法。现场应用表明:1)相比YOLOv7-tiny、YOLOv8、YOLOv9等模型,改进的YOLOv5模型在mAP和F 1上均有明显提高,可有效提升复杂背景下病害识别与边界定位精度,显著减少误检和漏检现象;2)所提技术适用于圆涵、箱涵等不同类型、尺寸的水工隧洞表观图像快速获取与全景识别,能够用于隧洞表观病害的展示和快速定位,可为病害整治措施的及时制定提供依据。
- 傅金阳王浩宇谢纪辰祝志恒祝志恒伍军
- 关键词:水工隧洞图像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