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瓣膜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置换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瓣膜
  • 1篇弹性蛋白
  • 1篇弹性蛋白酶
  • 1篇顿抑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顿抑
  • 1篇心室
  • 1篇心脏瓣膜疾病
  • 1篇心脏瓣膜假体...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胸腔镜辅助
  • 1篇血浆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合肥市第二人...
  • 2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7篇俞经生
  • 3篇周正春
  • 3篇葛建军
  • 3篇高从荣
  • 2篇钟鲁
  • 2篇祝会斌
  • 2篇陈李李
  • 1篇徐锋
  • 1篇张士兵
  • 1篇戴晶
  • 1篇张虎
  • 1篇王成
  • 1篇黄文军
  • 1篇夏俊
  • 1篇江春苗
  • 1篇裴韶华
  • 1篇刘卫萍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华法林的应用、监测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7年7月,356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华法林首次负荷量3.75~5 mg。随访6月~6年,平均随访2年9个月,随访INR(1.96±0.48),华法林维持剂量(3.02±0.66)。11例有出血症状出现,1例因脑出血死亡;8例发生血栓栓塞,1例有偏瘫及失语。结论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正确的抗凝治疗,控制INR在1.8~2.5范围,可以减少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获得满意的预防血栓栓塞和出血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俞经生葛建军周正春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
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对比及对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对比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经侧胸入路或经剑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n=57,经侧胸入路)和B组(n=58,经剑突下入路)。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两组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术后1 d,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28%,B组的为6.90%,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手术期间,经剑突下入路虽然较经侧胸入路手术时间更长,但可减轻术中损伤,减轻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俞经生高从荣裴韶华陈李李江春苗孙建刘让
关键词:应激反应
43例巨大左心室双瓣置换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俞经生葛建军张士兵周正春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川芎嗪对体外循环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及sICAM-1的浓度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体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的影响。方法将40例非紫绀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滴注川芎嗪3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转机前,阻断15min,开放30min,开放60min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其中sICAM的浓度和PMNE的浓度。结果与各自T1相比,两组患者血浆sICAM的浓度在T2,T3,T4明显升高(P<0.05),T3达到高峰,T4开始下降。sICAM的浓度对照组在T2,T3,T4时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患者颈静脉球血PMNE浓度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均明显升高(P<0.01);T3达到高峰,T4开始下降。而对照组的PMNE浓度在T2,T3,T4时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川芎嗪可减轻CPB诱发的sICAM和PMNE的增高,对CPB后血管内皮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祝会斌高从荣刘卫萍钟鲁黄文军王成俞经生戴晶夏俊
关键词:川芎嗪体外循环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胃管状成形重建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总结胃管状成形重建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156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管状胃组84例,全胃组72例。通过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分析不同术式防止并发症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重建消化道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俞经生祝会斌钟鲁
关键词:食管癌管状胃胃食管吻合术
Mimics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讨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与支气管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建立肺肿瘤三维图像模型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直径≤2cm的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54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Mimics三维重建分观察组A(24例)和对照组B(30例)。比较两组手术入路转换率、手术方式转换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入路转换率、手术方式转换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mics三维重建技术应用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能够明显提升手术的精确度和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刘让陈李李俞经生高从荣
关键词:三维重建
制备大鼠心肌顿抑实验模型的改进和建模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改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提高制模成功率。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传统造模方法进行了改进,经口直视下气管插管,同步心电图监测,改良的微创切口,自制的乳胶管垫片阻断LAD,结合心电图、肉眼观及HE检查作为判断结扎成功指标。结果建模48只,成功率81.5%。结论本方法造模成功率高,心脏暴露好、阻断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
徐锋葛建军周正春张虎俞经生
关键词:心肌顿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