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慕华 作品数:101 被引量:315 H指数:8 供职机构: 深圳市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深圳市408份不同来源样本弯曲菌的检测及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不同来源样本弯曲菌的流行和抗生素敏感特征,与往年菌株的耐药特征进行比对,获得深圳地区弯曲菌的流行现状及耐药变化。方法采用增强过滤法分离弯曲菌并应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408份不同来源样本中,鸡盲肠的弯曲菌阳性率最高,达72.0%(36/50),鸡肉的分离率次之,为49.3%(34/69)。腹泻病人弯曲菌分离率为10.7%(17/159)。牛肉、猪肉中弯曲菌分离率低,海鲜中分离到1株空肠弯曲菌,生菜未分离到弯曲菌。53株腹泻病人来源和鸡源空肠弯曲菌耐药率最高的是萘啶酸(94.3%)和环丙沙星(94.3%),其次是四环素(92.4%)、氟苯尼考(75.5%)。32株腹泻病人来源和鸡源结肠弯曲菌耐药率最高为萘啶酸、环丙沙星、四环素(100%)。73.6%(39/53)的空肠弯曲菌和100%(32/32)的结肠弯曲菌存在多重耐药性。与往年相比,鸡源空肠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增强,腹泻病人来源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四环素-氟苯尼考多重耐药性增强。结论本地区首次在腹泻患者中分离到简明弯曲菌,其病原特征有待于进一步分析。深圳地区腹泻病人来源及鸡源空肠弯曲菌有耐药增强现象,应引起重视。 马艳萍 鞠长燕 刘敏 段永翔 何娇明 马佳智 俞慕华 张茂俊关键词:弯曲菌 耐药 深圳市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AFLP分型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的多态性,分析优势种群和菌型分布,为建立军团菌分子型别库提供资料。方法 运用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for Legionella Infections(E.W.G.L.I)组织制定的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分型(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方法,对深圳市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按照血清分型方法,将冷却塔水中军团菌分为Lp1、Lp2-14以及非嗜肺型,运用AFLP技术对50株军团菌菌株分型,结果将22株Lpl血清型分为7种AFLP型,分别记为AFLP1—7,以AFLP2型与AFLP5型为主要型别;20株Lp2-14血清型分为7种AFLP型,分别记为AFLPⅠ—AFLPⅦ,以AFLPⅠ、Ⅱ为主要型别;9株非嗜肺军团菌血清型分为5种AFLP图谱。结论 AFLP分型技术能初步分析深圳市军团菌优势种群,为对军团菌监测及致病性军团菌型别的分析提供基本资料。 袁梦 俞慕华 温群文 段永翔关键词:军团菌 PCR 血清分型 嗜肺军团菌不同分子分型方法检测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采用2种分子分型方法对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分别应用扩增军团菌巨噬细胞感染力增强因子基因(Macrophage Infectivity Potentiator,MIP)后测序的分型方法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48株嗜肺军团菌进行分型。结果MIP分型方法将48株嗜肺军团菌分为5类,分别为L.pnuemophile-phil-1、L.pnuemophile-phil-sg3、L.pnuemophile-phil-D-15、L.pnuemophile-phil-sg10、L.pnuemophile-phil-97-2898,其中L.pnuemophile-phil-1为优势菌群,占60.4%。PFGE分型方法将48株嗜肺军团菌分为23类,无优势菌群。结论PFGE分型方法具有更高的分型能力,更有利于流行病学溯源、调查。 袁梦 袁月明 俞慕华 段永翔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 嗜肺军团菌 分子分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来源分离株的耐药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了解其病人分离株(下称病人株)与环境分离株(下称环境株)的耐药特点。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从医院病人标本及环境标本中分离的85株SA菌进行耐药性试验及分析研究。结果 85株SA菌对15种抗生素的总耐药率为38.4%,其中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均耐药,对奎奴普汀/达福普丁、呋喃妥因均敏感;病人株与环境株对15种抗生素总耐药率差异较小,但对庆大霉素等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则是病人株明显高于环境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检出率为14.1%(12/85),全为病人株中检出,环境株中未发现。结论 SA菌特别是MRSA菌存在多重耐药性,病人株中MRSA检出率明显高于环境株。同时环境株存在较高耐药水平,对某些药物耐药性甚至高于病人株,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袁月明 袁梦 陈辉 俞慕华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敏试验 耐药率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深圳市南山区2019年秋季腹泻人群和健康人群气单胞菌PFGE分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 分析深圳市南山区秋季腹泻和健康人群气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分型及耐药特征。方法 采集粪便标本,分离气单胞菌,用荧光PCR、VITEK Ⅱ Compact、16S rRNA对可疑菌进行种属鉴定,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型,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9年9月-11月南山区腹泻和健康人群的气单胞菌分离率分别为6. 2%(8/129)和7. 3%(11/1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40,P> 0. 05)。19株气单胞菌中,有3株温和气单胞菌,2株维氏气单胞菌,14株嗜水气单胞或豚鼠气单胞菌。除3株菌重复2次酶切均无条带外,其余16株菌可以获得15个PFGE带型,呈多态性。气单胞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高(26. 3%,5/19),其次为亚胺培南(21. 1%,4/19)和复方新诺明(10. 5%,2/19)。结论 临床上分离到气单胞菌时应考虑其正常携带的情况,气单胞菌株在腹泻和健康人群中呈多态化分布。临床上使用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进行气单胞菌治疗时应慎重。 马艳萍 鞠长燕 张茂俊 俞慕华 陈辉 段永翔关键词:气单胞菌 分离率 脉冲场凝胶电泳 药物敏感性试验 深圳市南山区2005年流感监测结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2005年流感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深圳市南山区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流感样病人数在全年各月有明显变化,4月、5月、9月份流感病人相对较多,10月份流感病人相对较少;0-岁组、5-岁组流感样病人明显较多,分别占总流感样病人数的43.4%、25.0%;2005年共分离到毒株56株,分离率为12.0%,其中H3N2亚型44株,占78.6%,H1N1亚型6株,占10.7%,B型毒株6株,占10.7%,其中5株B型毒株为9月分离。人群中A型、B型流感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2.9%、70.9%。结论2005年深圳市南山区流感疫情相对较为平静,H3N2型毒株为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有增强的趋势,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病毒优势毒株如不发生大的变异,与目前深圳市使用的疫苗株型别基本相同,则近期不会发生流感较大规模的流行。 陈辉 关春盛 黄锐敏 许艳子 俞慕华关键词:流感监测 流感病毒 抗体检测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弯曲菌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学研究 2023年 目的对深圳地区一起疑似弯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解本地区引起食物中毒的弯曲菌的病原特征。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病例肛拭子样本和可疑食品样本,用双孔增强过滤法进行弯曲菌分离,用微生物质谱系统进行鉴定,对分离到的弯曲菌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用illumina二代测序方法进行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将菌株序列与Resfinder、CARD、MLST和VFDB数据库比对,分别获得耐药基因、ST型和毒力因子。用K-mer tree方法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共分离到17株弯曲菌,其中12株空肠弯曲菌,5株结肠弯曲菌,均来源于病人。17株菌均携带flaA、cadF、cdtA、cdtB、cdtC等毒力基因。药敏结果显示空肠弯曲菌耐药率最高的是四环素(100%),其次是萘啶酸(91.67%)、环丙沙星(83.34%)和庆大霉素(58.33%)。58.33%(7/12)的空肠弯曲菌中具有多重耐药。80%(4/5)的结肠弯曲菌对除了氯霉素类、林克酰胺类外的其它抗生素均耐药,100%的结肠弯曲菌存在多重耐药。100%的弯曲菌携带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和gyrA基因点突变,76.47%(13/17)的弯曲菌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MLST结果显示空肠弯曲菌分为6个ST型,ST-12294(6/12)、ST-12295(1/12)、ST-12296(1/12)是新发现的ST型,其中ST-12294与2021年克罗地亚地区的人源分离株、2018年深圳地区的鸡源分离株高度相关。结肠弯曲菌均为ST-828型,归属ST-828 complex,与2018年深圳蛇口市场鸡源分离株高度相关。结论本次是一起ST-12294型空肠弯曲菌和ST-828型结肠弯曲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弯曲菌多重耐药率高,需要引起重视。 何娇明 马艳萍 刘楚云 陈辉 俞慕华 鞠长燕关键词:弯曲菌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食物中毒 抗日本血吸虫噬菌体抗体库的筛选和阳性克隆的鉴定 2003年 目的 研制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Sj MAg的单链抗体。 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代谢抗原Sj MAg包板 ,对已构建的抗日本血吸虫噬菌体抗体库进行 3轮富集 ,然后用ELISA法从富集的次级抗体库中筛选阳性克隆 ,最后借助ELISA、SDS PAGE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 ,根据阳性克隆表达产物与其它 4种吸虫抗原反应的情况 ,进行特异性鉴定。 结果 从随机挑取的 72个克隆中筛选到阳性克隆 6个 ,经交叉筛选和鉴定最终获得特异性抗日本血吸虫阳性克隆 2个。 结论 用固相富集和ELISA筛选法可以从抗体库中有效地筛选到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阳性克隆 ,获得的抗体克隆可用于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单链抗体的制备。 陈代雄 俞慕华 雷智刚 郑斌 何蔼 张瑞琳 詹希美关键词:阳性克隆 ELISA法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日本血吸虫研究中的应用 陈代雄 詹希美 何蔼 李卓雅 谢敏辉 俞慕华 该研究首次使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来制备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其优点包括:简便、快捷、生产成本低、筛选容量大、可通过发酵生产大量制备等。研究结果显示:课题组首次成功地构建了人源性抗体组合文库和鼠源性单链抗体文库,2个抗日本...关键词:关键词:噬菌体抗体库 日本血吸虫 单克隆抗体 诊断试剂盒 一株抗腮腺炎病毒Fab抗体克隆的筛选 2007年 [目的]获得抗腮腺炎病毒Fab段基因工程抗体。[方法]将腮腺炎病毒抗原(MUV-Ag)包被在固相ELISA板中,采用"吸附-洗脱-扩增"的方法,对已构建的抗腮腺炎病毒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从富集后的抗体库中筛选抗腮腺炎病毒阳性克隆,并交叉筛选鉴定其特异性。[结果]在对176个克隆筛选后,再用麻疹病毒抗原(MEV-Ag)、混合副流感病毒抗原(mPIV-Ag)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RSV-Ag)进行交叉筛选,最终获得特异性抗MUV-Ag阳性克隆2个(B206和D210)。对其中1株B206序列分析表明它的κ轻链V基因属于VκⅠ(O12)亚群,J基因属于Jκ1;γ链V基因属于VH1-69亚群,D基因来自D3-10,J基因则来自JH6。[结论]用腮腺炎病毒抗原成功地从抗体库中筛选到特异性阳性克隆,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是有效的。 俞慕华 曾忠铭 段永翔 袁梦 刘楚云 Fang SY关键词:FAB抗体 噬菌体 可变区基因 腮腺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