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惠莲

作品数:47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6篇肿瘤
  • 16篇病理
  • 13篇临床病理
  • 11篇腺癌
  • 9篇前列腺
  • 8篇前列腺癌
  • 8篇免疫
  • 7篇病理学
  • 6篇血管
  • 6篇组织化学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血管密度
  • 5篇原发性
  • 5篇微血管
  • 5篇微血管密度
  • 5篇临床病理特征
  • 5篇病理特征
  • 4篇预后

机构

  • 4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包头市土默特...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47篇侯惠莲
  • 17篇王鸿雁
  • 17篇张冠军
  • 14篇张学斌
  • 11篇宫惠琳
  • 8篇王敏
  • 7篇王瑞涛
  • 6篇牟怡平
  • 5篇李旭
  • 4篇贺大林
  • 4篇隋燕霞
  • 3篇刘昌
  • 3篇南勋义
  • 3篇王春宝
  • 3篇蒋依娜
  • 2篇张月浪
  • 2篇尹益民
  • 2篇杨喆
  • 2篇耿智敏
  • 2篇范晋海

传媒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ras诱导Fascinl高表达对胃癌细胞MKN45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K-ras诱导Fascinl高表达对胃癌细胞MKN45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K-ras质粒(突变型)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运用Western blotting、RT-PCR方法检测Fascinl的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KN45细胞在490nm处的A值转染后48、72h时有明显差异(P<0.05),即实验组细胞生长明显增加。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检测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转染前比较,K-ras突变质粒转染MKN45后Fascinl的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K-ras突变诱导Fascinl高表达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张润岐李晟闫爱丽马文霞侯惠莲褚薇薇王善伟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增殖
FⅧ-RAg、CD3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MVD检测的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Ag)和CD3 4在前列腺癌 (PC)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VD ) ,探讨其与前列腺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3 0例PC、3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组织中FⅧ-RAg和CD 3 4的表达 ,并检测其MVD。 结果 CD 3 4表达高者其MVD值高于FⅧ -RAg表达高者。PC与BPH相比较 ,不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预后的PC组织间相互比较 ,其CD3 4、FⅧ -RAg表达水平及MVD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MVD与前列腺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CD 3 4和FⅧ -RAg的表达 。
侯惠莲张学斌张冠军南勋义王鸿雁王敏
关键词:CD34前列腺癌微血管密度
去红细胞细胞块技术在经血性胸腔积液诊断肺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技术在血性胸腔积液中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经血性胸腔积液诊断并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的60例肺腺癌患者资料。对血性胸腔积液分别行细胞学涂片、去红细胞离心沉淀法制成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并进行细胞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标本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7(CK7)、Napsin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5/6(CK5/6)、calretinin、P63、P40等的表达。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比较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及细胞涂片技术对血性胸腔积液中肺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胞块切片背景清晰,细胞形态清晰易辨,可做成永久性标本。60例肺腺癌患者血性胸腔积液细胞涂片结果显示,21例诊断为异型细胞,39例诊断为腺癌,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腺癌的符合率为65%(39/60);血性胸腔积液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K7、NapsinA、TTF-1、CEA均阳性,P40、P63、CK5/6、calretinin均阴性,依此均诊断为腺癌,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腺癌的符合率为100%(60/60),高于细胞学涂片(χ^(2)=23.088,P<0.01)。结论:去红细胞离心沉淀法制成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技术在血性胸腔积液中对肺腺癌的诊断率高,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高,可提高经血性胸腔积液诊断肺腺癌的准确性,对细胞学分型亦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柳雨侯惠莲张冠军王鸿雁隋燕霞杨喆
关键词:腺癌血性胸腔积液细胞块
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盆腔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临床病理特点、诊治现状及预后。方法复习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为盆腔SFT的病人病例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im、CD34、CD99、Ki-67、bcl-2和S-100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5例SFT病人平均年龄54岁,分别发生于腹膜后、骶前、膀胱等盆腔位置。早期SFT病人无任何典型临床表现,随着肿瘤体积增大,病灶局部逐渐出现肿块压迫症状。大体标本组织学示肿瘤内为伴血管外皮瘤样和黏液样变性的成束梭形细胞,其间隔不同范围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染色结果:Vim阳性率100%(5/5)、CD34100%(5/5)、CD9980%(4/5)、Ki-6760%(3/5)、bcl-260%(3/5)、S-100、SMA、Des、NSE均为20%(1/5)。均获有效随访,平均随访37.4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作为一种特殊且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SFT的常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特异性均较低,临床诊断需结合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根治性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也是影响SFT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牟怡平党富平王瑞涛王曙逢侯惠莲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CD34CD9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HR-SP脑梗死后微血管形成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SHR-SP)脑梗死周围半暗区微血管形成及其构筑变化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关系。方法建立SHR-SP脑梗死模型,从SHR-SP大鼠股静脉注入FITCdextran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脑血管的构筑,测定微血管直径及分支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SHR-SP脑梗死周围半暗区GFAP、FⅧ的表达,测定其GFAP阳性细胞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SHR-SP脑梗死周围半暗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与MVD、微血管直径及分支数的相互关系。结果 SHRSP在饮用高盐(13g/L NaCl)水溶液后第7周开始出现脑梗死;与对照组WKY比较,在SHR-SP脑梗死周围半暗区GFA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MVD、微血管分支数显著升高,微血管直径显著增粗,且明显高于对侧半球相应区及非高盐饮水SHR-SP脑的相应区(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GFA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与MVD及微血管直径及分支数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高盐(13g/L NaCl)饮水可诱发SHR-SP发生脑梗死;在SHR-SP脑梗死周围半暗区,微血管形成及构筑的变化促使了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
侯惠莲田美丽张冠军王鸿雁宫惠琳李晓锋张学斌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微血管密度微血管构筑
宫颈腺样囊性癌2例报告被引量:4
1994年
腺样囊性癌(Adboid Cystic Carcinoma, ACC)多发生在涎腺、上呼吸道等处,发生于宫颈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2例。
侯惠莲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腺癌腺样囊性癌病理
胆囊癌中Chk1的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的表达及其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胆囊癌、癌旁及胆囊炎组织中Chk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hk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在胆囊癌、癌旁、胆囊炎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94%(39/64)、47.36%(9/19)、15.38%(2/13),Chk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及胆囊炎组织(P<0.05)。Chk1的表达在不同胆囊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Nevin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k1表达阳性和阴性的胆囊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8个月和26.6个月,生存分析显示Chk1表达阳性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7%,16%,7%,相对于阴性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k1阳性表达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囊癌组织中Chk1高表达,与胆囊癌的侵袭转移相关,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牟怡平王瑞涛侯惠莲彭蓉刘昌仵正耿智敏高建民
关键词:胆囊癌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预后分析免疫组织化学
颅内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primary 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PIGCT)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方法对16例颅内PIGCT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其中12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生殖细胞瘤7例,肿瘤由大小一致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构成,呈巢团状分布,细胞界限清楚,胞质透亮,细胞核大、居中,核仁明显,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成熟性畸胎瘤4例,肿瘤内可见成熟的外、中、内胚层成分;卵黄囊瘤2例,由未分化间叶成分和原始腺上皮成分组成,分界不清,呈疏松网状结构,可见透明小体;混合性生殖细胞瘤2例,其中1例为生殖细胞瘤混合胚胎性癌,另1例为生殖细胞瘤混合未成熟畸胎瘤;绒毛膜上皮癌1例,由大而异型的细胞滋养叶细胞、中间滋养叶细胞及合体滋养叶细胞构成,伴大量出血。结论颅内PIGCT是一类罕见的肿瘤,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隋燕霞王鸿雁侯惠莲蒋依娜
关键词:生殖细胞肿瘤颅内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前列腺腺样囊性癌术后局部复发及双肺转移病例的综合治疗被引量:1
2019年
1 参加人员讨论嘉宾:泌尿外科 贺大林、陈兴发、李磊、吴开杰医师病理科 侯惠莲医师医学影像科 王蓉医师肿瘤内科 姚煜医师肿瘤放疗科 刘锐医师核医学科 贾茜医师病例汇报人:泌尿外科 樊俊杰医师记录人:癌症中心 王玉林医师2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2013年3月因排尿困难于外院行前列腺穿刺确诊前列腺癌,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前列腺腺样囊性癌,精囊腺及射精管未见癌组织侵及,“左闭孔”淋巴结(1枚)、“右闭孔”淋巴结(1枚)未见癌组织转移,免疫组化:CD117(+)、P504S(-),术后未行其他辅助治疗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检测。
樊俊杰吴开杰贺大林陈兴发李磊侯惠莲王蓉姚煜刘锐贾茜王玉林
关键词:复发肺转移
提升脱落细胞学教学质量的探索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使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在短期内尽快掌握细胞学基本操作技术和提高诊断水平,回顾分析十五年来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即: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在工作中自主学习,掌握细胞学基本操作技术,并结合多媒体教学,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启发其建立正确的诊断思路,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医师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侯惠莲张学斌张冠军王鸿雁
关键词:脱落细胞学教学质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