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 中国烤烟TFP增长率的波动与地区差异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被引量:2
- 2010年
- 本文利用1997~2008年中国17个主要烤烟产区的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烤烟生产TFP增长率的波动与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烤烟TFP增长率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动大致以2003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烤烟TFP增长率及其构成因素变化比较平稳,波动幅度较小;第二阶段TFP增长率波动比较剧烈,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2)从地区差异看,西南、东南和长江中游烟区的烤烟TF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而黄淮及北方烟区的烤烟TF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有较大差异。
- 田伟何玲
- 关键词:烤烟全要素生产率随机前沿分析
- 血根碱对中华鳖生长和体组成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将480只中华鳖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对照(对照)或分别添加含50、100、150 mg/kg的血根碱制剂的试验饲料,试验期75 d,研究血根碱对中华鳖生长、体成分和血清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血根碱添加量为50、100 mg/kg的中华鳖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添加量为150 mg/kg和对照的;添加量为50、100 mg/kg的中华鳖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的;添加量为50mg/kg的中华鳖的肌肉中鲜味氨基酸总量比对照的提高1.7mg/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饲料中血根碱的添加量增加,中华鳖体组成中粗蛋白的占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添加量为50 mg/kg的中华鳖体组成中粗蛋白的占比显著高于添加量为150 mg/kg和对照的;随着饲料中血根碱的添加量增加,中华鳖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添加量为50、100 mg/kg的中华鳖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添加量为150 mg/kg和对照的;添加量为50 mg/kg的中华鳖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量为50、100 mg/kg的中华鳖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的。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基础饲料中添加50~100 mg/kg血根碱较为适宜。
- 罗来婷王佩王晓清王晓清陈贞年李潇何玲
- 关键词:中华鳖体组成氨基酸血清生化指标
- 螺旋藻对中华鳖生长和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将初始体质量(37.44±0.18)g的试验用中华鳖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分别用不添加(对照)或分别添加5%、8%、10%的螺旋藻所制成的饲料连续投喂12周,研究螺旋藻对中华鳖生长、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8%螺旋藻的中华鳖的成活率、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P<0.05),其他各处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添加8%螺旋藻的中华鳖的粗脂肪、总氨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饲料中添加了螺旋藻的中华鳖的粗蛋白含量均上升,添加5%螺旋藻的中华鳖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为最高,且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饲料中添加螺旋藻,中华鳖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随添加量的增加,总胆固醇含量逐渐降低。可见,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螺旋藻可提高中华鳖的体质量增长率、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营养水平和风味,螺旋藻添加量为8%时,促生长效果最好,肌肉中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能提高中华鳖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降低粗灰分含量和血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有利于中华鳖体内蛋白沉积,改善中华鳖的品质,有利于降低血脂;螺旋藻添加量为5%时,中华鳖血清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最高,谷丙转氨酶活性最低,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本研究条件下,中华鳖饲料中螺旋藻适宜添加量为5%~8%。
- 何玲王佩罗来婷李潇王晓清
- 关键词:中华鳖螺旋藻添加量体组成氨基酸血清生化指标
- 《水域环境化学》理论慕课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 2020年
- 本文尝试将传统课堂+ 拓展课+"蓝墨云班课"手机APP+相结合的慕课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水域环境化学》理论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这种传统和现代网络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叠加以及教学内容上的交叉汇合,实现学生在学习某个专题上的专注与广泛的融合,在学习形式上实现课堂教学中老师教授和学生接受的传统的固定模式与互联网移动模式的互补,学习通过网络评价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兼顾,破解《水域环境化学》课程面授内容知识点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化知识要求的矛盾。
- 许宝红李德亮何玲
- 关键词:课程改革
-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型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改革的共性与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课程优化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合社会或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目标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都实行统一的课程制度,直至近几年,一些高职院校才开始着手探索新的课程模式,如项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得到了不少高职院校的重视。所谓项目课程即课程项目化,是指那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去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是把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学习的核心,把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作为课程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地完成工作信息的收集、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工作过程,从而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
- 李翀何玲余婷婷杨雄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