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辉
- 作品数:97 被引量:1,02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 银行贷款损失减税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选择被引量:8
- 2000年
- 何光辉
- 关键词:银行贷款损失减税税收
- 住有所居:居民如何为住房而融资?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城镇样本数据,使用二元Probit模型和二元Tobit模型,考察了居民住房不同融资渠道和融资金额的影响机制及其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住房需求目的在其中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资产和收入越高,居民选择银行贷款的概率越大,而选择民间借款的概率越小,银行贷款和民间借款具有替代性.第二,户主婚姻状况和住房公积金都增加了银行贷款和民间借款的概率,银行贷款和民间借款又具有互补性.第三,民间借款金额对居民资产和收入的敏感性更大.第四,居民住房融资渠道选择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而融资金额更多地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第五,居民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增加了选择银行贷款的概率,但并没有显著增加银行贷款的金额.政府在制定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时,必须考虑不同融资方式的关系以及不同住房需求目的的差异.
- 何光辉杜威
- 关键词:住房融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民间借款
- 我国保险创新实践及其未来发展潜力被引量:7
- 2002年
- 近年来 ,我国保险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保险创新 ;特别是在保险产品、服务、业务合作、网络保险、企业制度和管理等方面 ,许多保险公司都已积累了丰富的探索经验。但是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竞争形势和国际化发展需要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仍在于进一步挖掘诸方面的创新潜力 ;并处理好创新与市场、运作条件、监管的关系。
- 杨咸月何光辉
- 关键词:发展潜力保险业
- 即将变革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被引量:16
- 2001年
- 何光辉杨咸月
- 关键词:风险定价机制
-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要求探析被引量:7
- 2000年
- 充足的资本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屏障、改变银行经营行为的权益基础 ,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基于对银行业稳定的考虑从法律法规上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资本缺口并有扩大的态势。在国内外竞争加剧及经营日益市场化的背景下 ,这一高风险经营对银行业及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必然产生潜在甚至是现实的威胁。因此 ,应通过相应的产权制度改革、严密的管理、规范的会计准则和合理的呆帐准备金制度 ,以及对资本的监督、审查和补救措施 ,使国有商业银行维持充足的资本具有内在的、市场的和制度化的基础。
- 何光辉
-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资本充足率
- 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结构、信息溢出与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前全球主要货币市场已高度融合,而中国银行间市场各利率品种间信息传递尽管比国际市场间更顺畅,但利率结构矛盾突出。同一品种不同期限之间利率差异显著,但缺乏共同时间价值基础;同一期限不同品种之间利率水平较接近,但功能定位不清晰。且这些矛盾与利率的内在形成机制一致。此外,利率水平偏高、风险居中的特征使得中国银行间市场对国际资本很有诱惑。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中国银行间市场就很难在利率市场化中彰显基础作用,甚至可能在开放过程中被国际游资操纵。
- 何光辉杨成月
- 关键词:利率结构信息溢出
- 现行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的局限及其突破被引量:5
- 2004年
- 均值-方差、线性相关系数、VaR等现行金融风险测度方法应用得十分广泛,但应该注意的是在测度风险时必须考虑是否具备必要的前提条件。如果滥用就会导致荒唐的结果,将此作为控制风险的依据可能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新的金融风险测度的研究从1997年开始获得了巨大发展,与现行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相比至少有两大突破:可测度有极端事件分布的风险与更准确描述多变量分布的相关性。
- 何光辉杨咸月
- 关键词:COPULA
- 我国保险创新实践及其未来发展潜力被引量:5
- 2001年
- 何光辉杨咸月
- 关键词:保险创新保险产品保险服务电子商务
- 国有银行民营化、效率与金融稳定被引量:1
- 2005年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国有银行出现了民营化的国际趋势。国际经验表明:银行改革在强调效率的同时还要顾及金融稳定,而且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相关制度比单纯解决所有权问题更为重要;此外,战略引资要防止金融主权失控风险。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应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 杨咸月何光辉
- 关键词:国有银行民营化金融稳定国有银行改革
- 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基础被引量:24
- 2003年
- 本文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在国际上产生发展的背景分析 ,发现该制度在实践中有内在的必然性 ,在理论上有坚实的基础 ,银行的存在是金融效率所在 ,尽管挤兑可能会发生甚至迅速演化为银行危机 ,但不能否定银行的客观必要性。相反 ,需要防止挤兑和银行危机发生的制度安排 ,其中没有任何一种安排能够取代存款保险制度。中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采纳这一制度以适应市场化金融改革开放的需要 ,当然相应的技术问题仍需要解决。
- 何光辉杨咸月
-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