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梅 作品数:27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6例盆腔侵袭性血管粘液瘤影像特征 2021年 目的探讨盆腔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A)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盆腔实体肿瘤影像的初步鉴别。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20年5月具有术前影像学检查的AA患者6例(AA组)以及具有相似临床和影像表现的盆腔肿块待诊患者14例(对照组)的资料,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鉴别,Fisher精确检验用于AA组和对照组的统计学分析。结果AA组中,6例(6/6)T_2WI均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5/6)明显强化,1例(1/6)中度强化,内部均有"分层样"或"漩涡样"低信号和弥散受限,其中5例(5/6)跨盆膈生长延伸至会阴,3例(3/6)表现出"手指样"突起,3例(3/6)合并囊变。对照组中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与AA组影像表现最为相似。鉴别时,肿块跨盆膈延伸会阴(P<0.001)、"漩涡样"或"分层样"表现(P<0.001)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A在MRI上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发生于女性的盆腔及会阴区,出现特征性"分层状"或"漩涡样"改变的软组织肿瘤应该考虑AA的可能。 陈国丹 周勤 刘治玲 李福艳 朱庆章 于永梅 曾庆师关键词: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磁共振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盆腔肿物 多层螺旋CT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胰岛细胞瘤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岛细胞瘤CT表现。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6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 s^30 s,60 s^70 s。结果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较小,一般为1 cm-2 cm,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体积一般较大,大者可大于5 cm。7例胰岛细胞瘤均富血供,边界清楚,与周围胰腺组织分界清楚,未出现周围血管及胰胆管直接侵犯,较少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胰岛细胞瘤的检出、分期及判断预后有很大意义,可在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郭美玲 于永梅 刘林祥关键词:胰岛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4 2008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或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胰腺肿瘤,生长缓慢,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往往可达到治愈的目的。本文分析12例SPTP的CT表现,并探讨了图像后处理技术在SPTP外科手术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对这一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现报告如下。 姜保东 刘恩宇 马祥兴 王青 王茜 于永梅 于富华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外科手术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良恶性小肾肿瘤的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良恶性小肾肿瘤(直径≤4 cm)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恶性小肾肿瘤患者151例,良性小肾肿瘤患者49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40例及验证集60例,分别于肾皮髓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逐层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进行降维,建立单独期相模型和联合期相模型共7个模型:1)皮髓质期;2)实质期;3)排泄期;4)皮髓质期-实质期;5)皮髓质期-排泄期;6)实质期-排泄期;7)三期联合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间的效能差异。结果三期联合模型的鉴别效能(训练集AUC为0.931;验证集AUC为0.870)高于两两联合模型和单独期相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髓质期-实质期模型的鉴别效能(训练集AUC为0.913,验证集AUC为0.832)高于皮质期-排泄期模型、实质期-排泄期模型和单独期相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期相模型中皮髓质期模型鉴别效能最佳,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841和0.760。结论三期联合模型及皮髓质期-实质期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良恶性小肾肿瘤的效能。 于永梅 牟鑫 张恒 王敏 陈明井 潘冬梅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人后肾腺瘤的CT与MRI表现 2024年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CT、MRI特征,以提高对MA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13例MA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3例中男性2例,女性11例,发生在肾皮质10例,皮髓质区3例。实性7例(53.8%),囊实性6例(46.2%),其中3例病灶内见分隔,含钙化4例(30.8%)。10例行CT扫描,实性部分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8例行MRI扫描,T_(2)WI有完整假包膜2例,不完整假包膜4例,无假包膜2例,DWI均呈高信号,ADC值减低,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3例内见出血,T_(2)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渐进性延迟强化,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肾实质,分隔持续强化。其中1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MA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呈外生性生长,实性或囊实性,呈轻中度渐进性延迟强化,囊实性的病灶内可有分隔,可伴钙化。CT与MRI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潘冬梅 刘洪梅 李正腾 王作祥 王敏 于永梅 戴辰晨关键词:后肾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促红细胞生成素经鼻给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CD31的影响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鼻腔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及脑组织CD31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给药组(IPEPO组)、鼻腔生理盐水(INNS)组和鼻腔给药组(INEPO)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NSS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EPO在大鼠外周血、脑脊液及各脑区的表达,荧光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内的表达并计数脑内新生血管密度。结果术后15d,INEPO组大鼠的NSS评分[(3.80±1.61)分]较IPEPO组[(11.53±2.11)分]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PEPO组大鼠的血液、脑脊液和各脑区的EPO含量较INNS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NEPO组大鼠脑脊液与与各脑区EPO含量较IPEPO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嗅球浓度变化最明显[INEPO组:(1456.90±128.22)pg/ml,IPEPO组:(426.11±36.68)pg/ml,P〈0.01]。术后72h,与假手术组(5.14±1.28)相比,模型对照组(18.21±3.45)、INNS组(18.54±2.58)、IPEPO组(27.01±2.13)和INEPO组(35.52±2.79)大鼠缺血半暗带CD31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PEPO组和INEPO组的CD31表达均较INNS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EPO组相对于IPEPO组,CD31的表达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给予EPO能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并能上调大鼠脑组织CD31的表达,其效果优于腹腔给药途径。 韩翔宇 宋大庆 朱瑞云 于永梅 张延波 杨明峰 孙保亮关键词:鼻腔给药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血再灌注 血管新生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对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的显示价值和肿瘤可切除性术前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采用SOMATOM Definition双源64层螺旋CT机和SIEMENSSensation 16层... 于永梅关键词:螺旋CT 血管成像 胰腺癌 肿瘤浸润 文献传递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鼻给药对大鼠脑梗死后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鼻腔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取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按照投币法(随机数字表示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鼻腔给生理盐水组(INNS组)、皮下给药组(IHG.CSF组)、鼻腔给药组(ING—CSF)组。再灌注后72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通过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内的表达并计数脑内新生血管密度。结果在脑缺血72h点ING—CSF组的神经功能评分[(3.90+1.65)分]与IHG—CSF组[(10.55+2.19)分]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G-CSF组的脑梗死体积[(20.01±3.30)%]明显减小,与IHG-CSF组[(33.48±4.49)%]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INNS组[(60.20+7.72)%]与模型组[(61.496.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ING-CSF组大鼠脑内VEGF表达(荧光密度)为33.352.79,较模型对照组(21.48_+2.65)、INNS组(21.482.65)、假手术组(5.811.08)、IHG-CSF组(25.012.09)明显增加,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O.06)。结论经鼻给予G-CSF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可显著促进血管新生。 韩翔宇 于永梅 何美清 张颜波 杨明峰 孙保亮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脑梗死 血管新生 鼻腔给药 MSCT联合GM试验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MSC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含量检测(GM试验)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疑诊131例肺曲霉菌病患者,91例被病理学或痰培养确诊为肺曲霉菌病。回顾性分析其MSCT征象、GM试验结果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MSCT、GM试验、MSCT和血清GM试验联合诊断肺曲霉菌病的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91例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结节及肿块型46例,病变边缘可见毛刺、分叶征及“晕征”;肺炎实变型18例,表现为片状密度增高影,内见充气支气管,部分周围见“晕征”;空洞型27例,表现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空洞性病变,部分病变内可见“空气新月征”,部分空洞周围呈磨玻璃样改变,即“晕征”。MSCT诊断肺曲霉菌病的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5.05%、89.01%、77.50%、90.00%、75.61%;血清GM试验分别是90.84%、92.31%、87.50%、94.38%、83.33%;MSCT图像和血清GM试验联合分别是93.89%、94.51%、92.50%、96.63%、88.10%;MSCT、血清GM试验、MSCT和血清GM试验联合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3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和GM试验联合可提高肺曲霉菌病诊断的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指导诊疗早期肺曲霉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于永梅关键词:肺曲霉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与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CT and 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3例腹部AF患者中,15例为腹壁型,8例为腹内型10例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与腹肌、髂肌、周围血管、系膜及脏器分界不清。13例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CT检查19例,平扫病变呈等密度3例,稍低密度6例,10例呈不均质混杂密度。所有病变中没有钙化、脂肪及坏死。增强扫描16例动脉期及静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延迟期中等或明显强化,其中,12例病变内见条片状及斑片状稍低密度无强化灶。MRI检查16例中,T2加权像及弥散加权成像不均匀稍高信号,T1加权成像呈等信号7例,稍低信号9例,脂肪抑制T2加权序列,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呈渐进性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延迟期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腹部AF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A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于永梅 曹长勇 刘晓萌关键词:纤维瘤病 侵袭性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