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利民
- 作品数:32 被引量:24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震源机制解的系统聚类分析——以海城地震序列为例被引量:77
- 1992年
- 目前用于多个震源机制解的对比分析方法,对大样本往往难以奏效,我们借助模式识别中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结合震源机制解自身的表达方式,定义以两个解的P轴夹角与T轴夹角之和为距离,采用最短距离和最长距离两种方法编制了系统聚类软件。聚类结果可按不同的要求确定类型的多寡。对同类机制解,利用矢量合成的方法计算各应力轴的平均位置,据此确定该类解的平均震源机制解空间取向。为了检验该软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海城地震序列中M≥4的24个震源机制解为例,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在和已有文献的分析结果相对照时发现,本软件可用定量的方法给出原作者已指明的序列机制特点,并显示一些以往没有指出的重要特征。
- 刁桂苓于利民李钦祖
- 关键词:地震震源机制聚类分析
- 工业设施地震灾害易损性评估图的绘制
- 1997年
- 引言委内瑞拉北部的地震活动主要是由于加勒比板块和南美板块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它们的边界地带具有复杂的断层系统,而在这些断层上存在着中强度的地震活动,并且委内瑞拉已记载了数次破坏性地震。如果我们能用合理的方法确定地震灾害。
- M.FrankeP.QuijadaE.Gajardo于利民
- 关键词:地震灾害易损性地震活动性
- 中国大陆强地震的成组活动和概率预报被引量:25
- 1993年
- 本文在中国大陆东部自777年至1984年(不包括东北深震)强地震之中,划分出24个组;在中国大陆西部自公元前193年至公元1991年的强地震之中,划分出21个组。由这些组的统计,对中国大陆东部和西部分别给出了强地震以成组形式发生的概率以及组内地震数目、组内相继两次地震时间间隔、地震组活动期长度和地震组活动区大小等地震组各参数的概率的估算方法与各种经验概率值。
- 李钦祖于利民王吉易万迪堃陈绍绪
- 关键词:强地震
- 利用合成地震图研究东北地区壳幔介质结构被引量:5
- 1991年
- 本文采用计算合成地震图与分布在东北地区的11个地震台记录的深源远震波形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该区壳幔结构.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地下100km 以上壳幔介质为分层结构,并存在有低速层.莫霍界面较清晰.地壳厚度在31.8—35.8km 之间.
- 姚殿义于利民李钦祖束沛镒李幼铭
- 关键词:地震图地质构造地壳
- 小震震源机制类型的地震预报作用及其力学意义被引量:5
- 1994年
- 人们在分析应力场类型时往往忽略σ_2的作用。只从σ_1与σ_3的分布情况出发讨论可能出现的震源机制类型。 实际上,地壳中存在的是三维应力状态,而不是二维应力状态。在走滑应力状态下,不仅可以在包含σ_2轴的断层面上出现走滑型地震,也可以在包含σ_3和σ_1轴的面上出现正断型和逆断型地震。而能否出现走滑型以外的地震类型取决于应力比φ值及断层面的摩擦系数。其中φ=(σ_2-σ_3)/(σ_1-θ_3)。在滑动判据保持某一定值的情况下,当应力比φ较小时,预存断层中包含σ_1轴、σ_3轴和σ_2轴的断层分别可发生正断型、逆断型和走滑型错动,当φ值较大时,则只可能发生走滑型和正断型,以至只有走滑型地震。 作者结合华北地区、北京地区及其它地区的震源机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逆断型地震数较高的年份,均为区域地震活动增强的年份。代表区域应力场中σ_1增大(或者是σ_2减小)造成φ值变小。由此可见,区域小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有利于对区域应力状态的判断和地震活动状态预测。
- 马瑾李钦祖刁桂苓于利民
- 关键词:震源机制应力状态地震预报
- 唐山和澜沧地震序列震源区应力场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 1995年
- 以唐山地震序列167次Ms≥4地震的震源机制和澜沧地震序列163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为基本资料,系统分析了各自震源区应力场的状况.结果表明,震源区应力场的方向稳定,没因发生强震序列造成显著的改变.余震机制解的优势空间取向与主震机制解相近,受主震及强余震影响,部分余震机制解有所偏离,但偏离程度随时间减小.唐山和澜沧序列中优势取向的机制解占全部解的比例相当,暗示构造应力场对强震序列的控制作用大体相同.经震源机制的聚类分析发现,唐山较澜沧序列类型多、取向分散,分析认为是唐山地区参与活动的构造比澜沧地区参与活动的构造复杂所致.
- 刁桂苓于利民李钦祖王绍晋
- 关键词:震源机制应力场地震序列
- 华北北部壳幔介质结构的研究
- <正>本文利用北京、天津地区5个地震台短周期地震仪器记录的深源远震波形,通过调整壳幔介质模型计算相应的理论地震图,用波形拟合的方法得到相应5台下方介质分层模型.并结合由相同方法得到的河北北部10台及周口店台的介质结构结果...
- 于利民刁桂苓李钦祖束沛镒
- 关键词:理论地震图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1966年以来的震源机制和地壳应力场
- 收集了北京地区(39°20′--41′N,115°--117°30′)1966年以来的小地震地震波资料.计算出577个震源机制解.分析表明这些机制解的空间取向较为离散.它们的优势取向和华北地壳应力场的方向一致.对这些机制...
- 刁桂苓于利民李钦祖
- 关键词:震源机制地壳应力场
- 文献传递
- 中国大陆强地震的成组活动和概率预报
- <正>根据到目前为止能够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中国大陆东部(λ≥108°E)及邻区 M≥6 地震目录、中国大陆西部(λ<108°E)及邻区 M≥7地震目录,这些地震被称作强地震。对它们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中国大陆...
- 李钦祖于利民王吉易万迪堃陈绍绪
- 关键词:强地震
- 文献传递
- 强震前后震源区应力场变化一例被引量:43
- 1994年
- 美国夏威夷Kaoiki地区1983年11月16日发生M=6.6地震.取该地区1977—1985年的74次M≥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时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发现:一般年份的震源机制类型和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别不大;6.6级地震前后出现其它时间没有的直立节面走滑类型地震,主震亦属此种类型,此时还抑制了其它时间占优势类型地震的发生.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可信的前兆现象.取不同时间段震源机制解,用滑动矢量拟合法反演震源区应力场的结果表明,6.6级地震前后出现方向较稳定的应力场,其最大压应力主轴σ1和最小压应力主轴σ3分别呈近东西和近南北的水平方向.中等压应力主轴σ2基本直立,且前震、主震、余震的震源机制与它们吻合.其它时间的应力场都表现为σ2取近水平的状态,相应的地震破裂以低倾角水平滑动为主.强震前后的震源区应力场与其它时段应力状态的显著差异表明,应力场的变化控制了强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文中最后讨论了Kaoiki地区特定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
- 刁桂苓于利民李钦祖
- 关键词:地震前兆应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