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彦国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油气
  • 2篇油气藏
  • 2篇盆地
  • 2篇气藏
  • 2篇侏罗系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地震相
  • 1篇旋回
  • 1篇旋回地层
  • 1篇油气藏勘探
  • 1篇震相
  • 1篇砂体
  • 1篇沙河街组
  • 1篇沙河街组四段
  • 1篇生烃
  • 1篇生烃史
  • 1篇松辽盆地
  • 1篇松辽盆地北部

机构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作者

  • 5篇乔彦国
  • 3篇李瑞
  • 1篇陈树民
  • 1篇关晓巍
  • 1篇张尔华
  • 1篇宋永忠
  • 1篇于兴河
  • 1篇秦华
  • 1篇沈加刚
  • 1篇王鹏

传媒

  • 1篇地质科学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沉积模式的地震多属性量化沉积微相解释方法——以松辽盆地北部高台子地区泉头组三-四段为例被引量:9
2009年
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赋存的泉头组三-四段河道砂体地震识别问题开展了地震地质综合研究。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沉积岩石学理论为指导,识别了沉积微相和河道砂体沉积特征,用钻井和地震联合分层对比的方法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和区域沉积微相展布模式,确定了地震剖面上具有可对比追踪性的四级层序界面。通过地震多属性多元回归与聚类分析拟合含砂率,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对含砂率平面图进行沉积微相解释,确定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和有利区,经钻探验证说明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陈树民沈加刚宋永忠张尔华乔彦国于兴河关晓巍
关键词:河道砂体沉积微相泉头组松辽盆地北部
南图尔盖盆地南缘下白垩统复杂古地形条件下的沉积相
2015年
为了在南图尔盖盆地南缘下白垩统寻找有利岩性油气藏勘探目标,在单井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覆盖研究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地震层位拉平法恢复了下白垩统K1nc沉积期古地貌,结合地震振幅属性切片技术、地震相分析等进行物源分析,划分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相带,预测有利砂体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K1nc地层以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湖泊相沉积为主,可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物源早期以东西向及南西—北东向为主,晚期主要来自西南方向。研究区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砂体为优质储层。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岩性圈闭勘探和估计研究区岩性油气藏储量规模提供依据。
乔彦国李瑞王桂芳邹宗义秦华
关键词:地震相沉积相地震属性
测井旋回分析在南图尔盖盆地Aryskum坳陷侏罗系地层划分与对比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中方接手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勘探工作后,为了建立盆地统一的地层划分标准,研究快速而有效的地层对比方法,开展了本次侏罗系旋回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在统一的应力作用下沉积地层具有统一或相关的旋回特征,贯穿盆地发生、发展、消亡过程,这种旋回特征是地层对比的基本依据.本次研究以测井曲线旋回趋势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侏罗系地层岩性组合特征、测井曲线旋回趋势特征分析,孢粉化石资料标定和地震波组特征约束等方法,实现了全区侏罗系旋回地层划分对比,将侏罗系划分为七个三级旋回层序JSQ1~JSQ7,并建立了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为进一步开展勘探工作奠定基础.该方法操作方便,综合应用地震、测井、钻井地质、古生物等资料,对比结果科学可靠,对盆地地层划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乔彦国李瑞漆建华王鹏王桂芳
关键词:旋回地层侏罗系
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储层特征研究
论文以沉积学、地震地层学、储层沉积学等学科为理论依据,以青东坳陷沙河街组四段为主要研究目标,主要应用钻井岩芯、岩石薄片、各种实验分析资料、三维地震、测井等资料,以识别主要有利砂体类型、评价储层质量、综合预测含油气有利区块...
乔彦国
关键词:层序地层储层特征油气藏勘探
盆地模拟技术研究Aryskum凹陷侏罗系油气藏生烃史被引量:2
2014年
盆地模拟技术是以系石油地质机理为建模基础,将复杂的石油地质过程模型化、定量化,实现盆地三维动态分析模拟的方法.随着南图尔盖盆地侏罗系油气藏勘探工作的深入,有必要对侏罗系烃源岩生、排烃史、充注期次、运聚方向以及与各期圈闭的匹配关系进行解析.本次研究在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和油气分析测试资料基础上,借助盆地模拟技术对油气藏热史、生排烃史等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烃源岩生排烃门限以及不同排烃期次对油气成藏的贡献.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是基于石油地质机理定量模拟坳陷地史、热史、生排烃史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沉积演化、古地温、成熟度、油气生成过程模拟等方面,其研究过程包括:(1)建立地质模型,包括沉积特征、埋藏沉积规律等;(2)研究盆地地层经历的温度的演化;(3)模拟烃源岩生油生气过程,即生烃史模拟;(4)对烃源的排烃历史进行研究,包括油气运移和聚集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侏罗系干酪根主要为腐泥-腐殖型、腐殖型,源岩总体处在未熟~成熟阶段.研究区的地温梯度均呈渐增趋势,侏罗纪时约为2.5℃/100 m左右,至现今为3.0℃/1 00m左右.研究区抬升前到达成熟的门限最大古埋深大致为2450 m-2500m,到达大量生排烃的门限深度大致为2800m.生烃总体表现为两期,前期规模远大于后期.
乔彦国李瑞左毅王桂芳
关键词:盆地模拟生烃史热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