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骏 作品数:16 被引量:51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上海市教委高校海洋环境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基金 国家908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一种简便的水样抽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便的水样抽滤装置,用于大量水样的过滤处理。其上部为漏液量杯,中部为抽滤接口,下部为蓄水杯。漏液量杯由外杯和内杯组成,外杯的杯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溢液孔,内杯的杯壁上设有等距螺旋分布的量孔,旋转内杯可使量... 杨红 丁丽丽 焦俊鹏 刘成秀 陈健 丁骏 林婷 许文珊 盛燕燕文献传递 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植物影响的围隔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电厂不同温升区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的损害影响,于2011年7月,在象山港国华电厂附近海域进行海洋围隔实验,分析了在不同温升区围隔内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DO、COD和营养盐等水质指标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区M... 杨红 戴桂香 赵瀛 丁骏 陈健关键词:温排水 浮游植物 围隔实验 文献传递 基于景观空间格局指数法的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以长江口重大工程区、重要生态敏感区及其邻近水域为研究区域,采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空间格局指数方法,分析2001年8月和2006年8月两次取样调查期间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5 a间以重大工程为主的人类活动对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影响显著。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污染严重,其斑块对干扰敏感度高,受干扰的强度最大,斑块多样性指数下降;由于海域重大工程建设增加了水体中悬浮物含量,使得悬浮物斑块优势度升高;在轻度或中度干扰下,盐度、COD、悬浮物、叶绿素a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升高;2006年长江口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值、破碎化程度均处于较高水平。 杨红 丁骏 王春峰 陈健 刘成秀 戴桂香 赵瀛关键词:生态环境 长江口 应用于温排水影响的海洋围隔实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海洋围隔实验技术应用于温排水生态影响研究具有开创性。为此,将2011年7月在象山港电厂附近水域(显增温区、弱增温区和自然温度区)设置的3组现场围隔控制实验和其数据分析方法——混合效应线性模型进行介绍。该技术可对影响浮游生物生长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能识别控制因素及交互作用因素,并建立它们与浮游生物丰度之间的响应关系,探讨温升区设置的合理性问题。该技术可作为温排水环境影响研究的技术指南之一,为环评、温排水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方法制定、温排效应监测方法的优化,温排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估算等提供技术支持。 丁骏 杨红 王春峰 储鸣 焦俊鹏 丁丽丽关键词:温排水 围隔实验 纵向数据 混合线性模型 象山港 温排水对围隔生态系统各粒级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评价电厂温排水对海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2010年10月5日—11日于象山港宁海国华电厂附近海域,根据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梯度设计围隔实验,测定围隔中各粒级海洋浮游生物生物量(B),呼吸率(R)和初级生产率(P)以及浮游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TPP/TR)和周转率。分析结果表明,在25.20~26.40℃,0.25℃的温升对各粒级浮游生物的B,R和P的影响均不明显,0.52℃的温升对小型和微型浮游生物的R和P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B的影响均不明显,对微微型浮游生物的B,R和P的影响不明显;在25.20~26.40℃,0.52℃的温升使该浮游生态系统的TPP/TR和周转率分别提高了1.2倍和1.5倍。本研究为评价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一定依据。 蔡泽富 杨红 焦俊鹏 丁丽丽 丁骏 戴桂香 马军林关键词:温升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长江口外海生态综合评价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以长江口外海域为研究区域,基于2008年秋季该海域2个峰面断面的海洋环境调查走航数据,以海水水质指标、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叶绿素a浓度为评价指标,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评价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合该海区的地形及水动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秋季长江口外海域生态状况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31°N断面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生态状况近海劣于远海,但20号站位逆趋势好转,据监测,夏季其附近海域为赤潮高发区;30°N断面近岸受浙江沿岸上升流影响,生态状况好于31°N,但5号站位逆趋势恶化;5号和20号站位反映了上升流与长江口冲淡水的交汇区域的生态状况。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生态环境评价,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通用性。 杨红 戴桂香 赵瀛 丁骏 陈健关键词:长江口 BP人工神经网络 上升流 冲淡水 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植物影响的围隔验研究 为了研究电厂不同温升区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的损害影响,于2011年7月,在象山港国华电厂附近海域进行海洋围隔实验,分析了在不同温升区围隔内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DO、COD和营养盐等水质指标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区M... 杨红 戴桂香 赵瀛 丁骏 陈健关键词:温排水 浮游植物 围隔实验 文献传递 近海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传播模型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现场采集近海海上风电场工程区运营期风机水下噪声和背景噪声数据,计算了噪声信号的倍频带声压级,功率谱级和峰值声压级,确定了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总声源级为148.3 d B,以此开展近海海上风电工程风机水下噪声频域特性、功率密度谱特性等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Kraken简正波模型和Bellhop射线模型对风电场运营期风机水下噪声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传播进行模拟,模拟了噪声在不同频带内的衰减程度,结果显示模型模拟结果在不同频率下的衰减趋势有着很大差异,产生了明显的多途干涉现象,通过实测数据对建立的噪声传播模型进行验证,发现Kraken简正波模型在500 Hz以下,Bellhop射线模型在500 Hz以上适合模拟实际水下噪声传播情形,同时海区本身背景噪声的存在会对预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这些结论可用于进一步对近海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传播的研究。 章蔚 杨红 丁骏 吉新磊关键词:海上风电场 水下噪声 长江口中华鲟栖息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适宜性评价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地球上现存的古老物种之一,至今大约1.4亿年。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1994年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动物,栖息于... 丁骏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 GIS开发 中华鲟 长江口 文献传递 长江口中华鲟幼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2012年 对影响长江口中华鲟幼鲟的各种生态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出其栖息选择的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温度和盐度4个关键指标,确定了其阈值和最适范围,采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法(HS)I进行定量评价。以2004-2010年长江口崇明东滩插网监测的中华鲟幼鱼数据、水质、生物数据进行了适宜性指数法模型的验证,最后结合2006年夏季上海市近岸水体调查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的技术手段,对适宜性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适宜栖息地(0.75≤HSI<1)面积为142 km2,占评价范围的2.2%;适宜(0.5≤HSI<0.75)面积为1 322 km2,占20.5%;一般适宜(0.25≤HSI<0.5)面积为2 098 km2,占32.5%;不适宜(0≤HSI<0.25)面积为2 884 km2,占44.8%。为中华鲟物种保护空缺(GAP)寻找和保护区建设提供参考。 杨红 丁骏 王春峰 陈锦辉 吴建辉 陈健 刘成秀关键词:中华鲟 长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