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志芬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率
  • 7篇心率变异
  • 4篇心电
  • 4篇心率变异性
  • 3篇电图
  • 3篇动态心电图
  • 3篇心电图
  • 3篇心肌
  • 3篇血压
  • 3篇预后
  • 3篇高血压
  • 2篇对心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率震荡
  • 2篇高血压病
  • 2篇梗塞
  • 2篇病患
  • 2篇病人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学院
  • 1篇太原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齐志芬
  • 12篇王红宇
  • 3篇崔冬霞
  • 2篇吴文军
  • 1篇李俊伟
  • 1篇李黎
  • 1篇白梅
  • 1篇宋涛
  • 1篇常栋
  • 1篇袁凤仙
  • 1篇冯军霞
  • 1篇武留信
  • 1篇王瑞英
  • 1篇吴文君
  • 1篇郜玉珍
  • 1篇牛建英
  • 1篇王友桂
  • 1篇范梦柏
  • 1篇申晓彧
  • 1篇张琳

传媒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实用心电学杂...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率变异减低对心肌梗塞预后的价值与不同分析方法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1994年
心率变异减低对心肌梗塞预后的价值与不同分析方法的临床评价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王红宇,韩淑蓉,齐志芬中国人民解放军517医院武留信近年来,心率变异(HRV)分析引起了人们重视,国外已有报道心肌梗塞(MI)病人HRV减小,其改变程度与病...
王红宇韩淑蓉齐志芬武留信
关键词:心率变异心肌梗塞预后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者心率震荡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者(EH+T2DM)和单纯高血压者(EH)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HRT新指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的变化。方法30例EH+T2DM(A组)、30例EH(B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C组)作为入选对象,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利用MGYHT分析系统自动回放扫描并计算其反映HRT的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TT。比较3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与C组比较,TO、TS和TT均有显著差异(P<0.01);A组与B组比较,TO和TS有显著差异(P<0.05),TT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TO、TS和TT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者较单纯高血压者的HRT现象明显减弱,提示前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更严重。
冯军霞王红宇李俊伟齐志芬
关键词: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率震荡
扩张性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与心室复极变异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与心室复极变异性的关系。方法47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按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两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计算机自动测量连续的正常窦性心搏的QT间期、RR间期,并分别计算24h标准化QT变异度(QTVnor)、标准化心率变异度(HRVnor)和QT变异度指数(QTVI)。比较两组QTVnor、HRVnor和QTVI,并对QTVnor和HRVno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CM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组比对照组24hQTVnor和QTVI增大(1.3±1.0vs0.8±0.5,P<0.05;0.11±0.52vs-0.48±0.28,P<0.001),QTVnor和HRVnor中度相关(研究组r=0.41,P<0.05;对照组r=0.55,P<0.05)。结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QTV受HRV影响,消除心率变异影响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DCM患者心室自身复极变异性增大。标准化QT变异度和QT变异度指数是测定心室复极变异性、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有用的新指标。
王红宇常栋齐志芬吴文军袁凤仙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
24 h QT变异度动态变化及对心肌梗死的预后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王瑞英王红宇牛建英郜玉珍齐志芬吴文君王友桂
关键词:AMI心率变异性
盐酸普鲁卡因延长Q-T间期的探讨
1993年
盐酸普鲁卡因延长Q-T间期的探讨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刘晓玲,王红宇,齐志芬山西毛纺织厂卫生所李佩香1991年3至5月,我们采用美国产麦克8000/T型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对19例胆囊切除病人在盐酸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短围术期监测,以探讨Q-T间期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变化与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冠心病组6例,全部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非冠心病组13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50~78岁,平均58.7岁。观测时间:选择术前4小时,术中滴注普鲁卡因后15分、30分、1小时和术后4小时。麻醉方法:常规术前准备,快速诱导麻醉后明视下气管插管,呼吸机或人工气囊维持通气。静滴1%盐酸普鲁卡因+司可林+芬太尼维持麻醉,用药量视手术时间而定,一般在150~400ml。统计方法:所有数据为均数±标准差(X±S),单位为妙。检验水准X=0.05。(Q-T间期均经校正即为Q-Tc间期。19例术前4小时与术中静滴普鲁卡因15分、30分、60分Q-Tc间期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术中15分、30分、60分的Q-Tc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刘晓玲王红宇齐志芬李佩香
关键词:静脉麻醉复合麻醉普鲁卡因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心率变异性及其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3 6例高血压病人 ,服用苯那普利 ( 10~ 2 0 mg/ d) 8周 ,用药前后做动态血压和 2 4h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 治疗后动态血压各指标均下降 ( P<0 .0 5或 <0 .0 1) ;HRV(心率变异性 )时域指标 RMSSD(全部相邻 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 )升高 ( P<0 .0 5 ) ,其他指标虽均有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频域指标中 HF(高频功率 )增加 ,L F(低频功率 )、L F/ HF下降 ;5分钟 HRV中治疗后白昼段和夜间段 HF均升高 ,L F/ HF均下降 ,且白昼段 L F较夜间段高 ,HF比夜间段低。结论 苯那普利可以很好控制全天血压 ,同时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提高迷走神经张力 。
申晓彧崔冬霞王红宇齐志芬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苯那普利
山西辽宁两地房性心律失常年节律的比较
2008年
目的研究山西省、辽宁省两个不同地域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季节分布规律,为时间治疗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山西省2313份和辽宁省966份远程心电监测的资料,采用圆形分布统计分析方法对房性心律失常发病日期进行逐月统计分析,比较这两地房性心律失常季节分布的特点。结果山西省的房性心律失常在1年的11个月份(不含2月份)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集中趋势,高峰时点为1月2日(P<0.05);辽宁省的房性心律失常在1年12个月份分布上也存在明显的集中趋势,但高峰时点为11月10日(P<0.05)。结论山西辽宁两地的房性心律失常都存在年节律,从总体来看与四季气候的变化相同步,但是地域不同年节律不完全相同。
曹春歌王红宇齐志芬吴文军
关键词:房性心律失常远程心电监测
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与死亡峰值时间的探讨(摘要)被引量:7
1997年
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与死亡峰值时间的探讨(摘要)白梅王红宇郭春风张琳齐志芬通过对166例高血压病人与110例正常人心率和心率变异(HRV)分析以及与165例高血压死亡病人峰值发生时间的对照,以探讨高血压病人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数(HRVI)减低与室性早...
白梅王红宇郭春风张琳张琳
关键词:高血压心率变异
常规心电图与TTM、DCG各波段振幅的比较
2008年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ECG)、电话传输远程心电图(TTM)及动态心电图(DCG)在不同导联上各波段振幅的差异,判断TTM、DCG与ECG之间的符合程度。方法50例受检者均采用平卧位接受ECG、TTM及DCG监测,记录并测量Ⅱ、V1、V5导联中所有波段振幅,分析三者间的差异。结果DCGⅡ导联R、T波(P<0.01,P<0.05),V5导联P波(P<0.01)振幅大于ECG;TTMⅡ导联P、R、S、ST、T波段(P<0.01,P<0.01,P<0.05,P<0.05,P<0.01)以及V1、V5导联P波(P<0.05,P<0.01)的振幅均大于ECG。结论TTM、DCG肢体导联振幅较大,胸导联测量结果与ECG的符合度较好。
李多崔冬霞齐志芬王红宇
关键词:常规12导联心电图12导联动态心电图振幅
心肌梗塞病人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特点与预后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108例心肌梗塞病人心率变异指数(HRVI),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HRVI在丽壁心梗者明显低于下壁心梗者(P<0.05)。HRVI在心肌梗塞病人中多部位梗塞明显低于单一部位梗塞(P<0.05),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明显低于无心力衰竭患者(P<0.001),合并Lown氏分级Ⅱ级以上室性早搏患者明显低于其它患者(P<0.001)。经二年随访结果HRVI减低病人的死亡宰是HRVI正常病人的12.5倍。说明HRVI减低的心肌梗塞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王红宇齐志芬袁风仙李守奈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率变异动态心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