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164 H指数:7 供职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耳穴贴压缓解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对缓解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随机将患者分为耳穴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护理,耳穴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6 h行耳穴贴压干预。结果耳穴组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5.32±2.80)h,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0.76±10.13)h,腹胀缓解总有效率94%;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22.38±3.15)h,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42.23±11.56)h,腹胀缓解总有效率66%;耳穴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促进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缩短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有效缓解术后腹胀症状。 黄惠榕 黄锦华 刘燕关键词:耳穴贴压 子宫肌瘤 腹腔镜 腹胀 术前耳穴贴压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耳穴贴压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有关术前耳穴贴压对腹腔镜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2名研究者遵循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运用RevMan 5.4软件展开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8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腹胀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MD=-11.13,95%CI(-15.77,-6.50),P<0.00001;MD=-15.09,95%CI(-16.79,-13.39),P<0.00001;MD=-8.39,95%CI(-14.43,-2.35),P=0.006;OR=0.21,95%CI(0.13,0.32),P<0.00001;OR=0.27,95%CI(0.17,0.45),P<0.00001]。结论术前耳穴贴压可有效促进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向姝静 黄锦华 张文烨 金鑫悦 尤晓凤关键词:腹腔镜 术前 耳穴贴压 胃肠功能恢复 META分析 导尿管引流裤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导尿管引流裤在泌尿外科带导尿管及引流管的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10月-2017年7月使用导尿管引流裤的816例患者,与2015年12月-2016年9月使用普通病人裤的785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10月-2017年7月穿着导尿管引流裤的患者的非计划脱管率为1.2%,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CAUTI)率为7.4%,与2015年12月-2016年9月穿着普通病人裤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3.1%及CAUTI率10.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10月-2017年7月,医护人员对导尿管引流裤使用评价,平均同意率为99.3%;家属对导尿管引流裤使用评价,平均同意率为98.1%.结论:导尿管引流裤的使用,可以减少患者导尿管的非计划脱管率及CAUTI,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对其评价好,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黄锦华关键词:泌尿外科 导尿管 引流管 择时消胀穴位贴敷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 评价择时消胀穴位贴敷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中病例脱落有实验组5例、对照组4例,最终纳入并进行数据分析的共111例。对照组56例进行呕吐常规看护和假穴择时消胀穴位贴敷干预,实验组55例进行呕吐常规看护和择时消胀贴穴位贴敷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0、6、12和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缓解情况。结果 干预前(术后0 h)、干预时(术后6 h)实验组患者的PONV症状(0~Ⅳ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术后12和24 h)实验组患者的PONV症状(0~Ⅳ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辰时实施消胀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后(0~Ⅳ级)PONV的症状,且副作用小。 黄锦华 王玲 许金琴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穴位贴敷 恶心呕吐 基于“互联网+护理”延续性护理平台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构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盆底医学中心压力性尿失禁延续性护理平台提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就诊的526例产后尿失禁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标准,将符合压力性尿失禁诊断的产后病人列为尿失禁组(n=172),无压力性尿失禁症状的病人列为非尿失禁组(n=354),使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对有压力性尿失禁症状的病人进行严重程度评分。结合病人一般情况、孕产史、会阴损伤、便秘、产前尿失禁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便秘、产前尿失禁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通过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P<0.001),提示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压力性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早期筛查并定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高风险病人,及时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黄锦华 张文烨 谢剑云 向姝静 陈捷关键词:产后 延续性护理 压力性尿失禁 LOGISTIC回归 护理 耳穴压豆改善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及胃肠激素水平的疗效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胃肠动力及相关激素的影响,探讨耳穴压豆的疗效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试验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耳穴压豆(脾、胃、交感)治疗,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假耳穴压豆(脾、胃、交感,不含王不留行籽)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临床疗效和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0.31(17.52,22.38) h vs.21.51(18.53,28.15) h]、排便时间[35.32(31.47,39.17) h vs.38.12(33.44,42.78) h]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的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L和GAS在术后呈上升趋势,SS和SP呈下降趋势。试验组术后24 h的MTL[(451.52±54.33) pg/mL vs.(476.24±56.35) pg/mL]、GAS[150.50(133.93,164.52) pg/mL vs.173.44(154.45,184.63) 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的SS[38.34(33.24,40.23) pg/mL vs.33.36(29.13,38.76) 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SP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算方程结果显示,MTL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和SS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腹胀的疗效明显,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胃动力相关激素水平,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黄锦华 张文烨 尤晓凤 肖静 郑柳榕 刘继来 王玫 向姝静关键词:腹胀 胃肠激素 耳穴压豆 基于整合医学理论的整合盆底医学模式实践 被引量:6 2021年 随着医学时代的发展,人类以生存为核心的模式已经逐渐转变为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模式,功能性疾病日趋得到人们的关注;医学模式也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整合医学(HIM)理论为医学界所认同和推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功能退化或障碍所致,包括尿失禁、排便障碍、盆腔脏器脱垂、肛门直肠黏膜脱垂、性功能障碍和慢性盆腔痛等为常见表现的疾病证候群。受传统观念和对疾病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患者存在“讳疾忌医”、“延迟诊治”和“羞于表达”的情况。这类疾病,病因复杂、病程漫长,症状上存在学科交叉重叠,涉及前、中、后盆及心理、康复、营养、中医、健康管理等多学科问题,盆底疾病多学科诊疗已成为发展趋势和医学共识。我院基于HIM理论探索和实践整合盆底医学模式,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突破。 陈捷 黄锦华 石荣 王小红 陈伟东关键词:盆底疾病 基于中西医结合探讨盆底康复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 2021年 目的研究个性化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即生物反馈、情志护理、中医治疗联合治疗方案在功能性便秘(FC)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盆底医学中心收治且符合FC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患者77例。对每例入组患者治疗前进行临床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进行1~2个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治疗疗程(即医、护、治疗师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盆底康复方案),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SAS、SDS评分改变。结果77例FC患者经生物反馈、心理护理和中医治疗联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SAS和SDS评分改善(P<0.05),88.3%肌力减弱情况得到提升。结论个性化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FC患者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表明个性化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F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黄锦华 吴许雄 曾桂红关键词:便秘 生物反馈 心理护理 中西医结合疗法 灸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对灸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分析其效果。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BM、CNKI、WanFang、VIP,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月25日。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确定纳入文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包括824例患者。试验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MD=2.44,95%CI(2.02,2.87),P<0.00001]、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MD=1.08,95%CI(0.56,1.60),P<0.0001]、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MD=6.48,95%CI(5.80,7.15),P<0.00001]、治疗有效率[RR=1.30,95%CI(1.13,1.50),P=0.0002]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MD=-1.88,95%CI(-3.25,-0.51),P=0.007]低于对照组。结论灸法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水平及生活自理能力,但由于文章质量及样本量等限制,上述结论仍有待更多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去验证。 金鑫悦 黄锦华 尤晓凤关键词:脑卒中 灸法 META分析 高位肛瘘术后控便功能失调康复性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模拟骶神经刺激结合生物反馈疗这一双联疗法治疗高位肛瘘术后控便功能失调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优势.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治疗,2个疗程后及3个月后分别观察2组克利夫兰肛门失禁评分、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直肠初始感觉容量、最大耐受容量)等情况,并对其进行观察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的克利夫兰肛门失禁积分、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最大耐受容量等各项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初始感觉容量、肛门收缩反射、直肠抑制反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电针疗法模拟骶神经刺激,并联合生物反馈可有效的改善高位肛瘘术后控便功能,且操作简便,成本低,风险小,为肛瘘的康复性治疗提供规范及新的视角. 吴许雄 黄娟 黄锦华 石荣关键词:电针疗法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