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胜梅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乙烯
  • 3篇聚苯
  • 3篇聚苯乙烯
  • 3篇改性
  • 3篇苯乙烯
  • 2篇接触角
  • 2篇聚醚
  • 2篇聚醚硅油
  • 2篇硅油
  • 1篇酸酐
  • 1篇马来酸酐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改性研究
  • 1篇改性作用
  • 1篇表面改性
  • 1篇表面能

机构

  • 4篇华侨大学

作者

  • 4篇黄胜梅
  • 3篇钱浩
  • 2篇林志勇
  • 2篇张莹雪
  • 1篇徐华明

传媒

  • 2篇应用化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聚醚硅油对聚苯乙烯表面极性的改性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聚醚硅油中硅油链段的表面活性,引导聚醚链段向聚苯乙烯表面迁移扩散,有效地提高了聚苯乙烯薄膜的表面极性和亲水性,水的接触角下降了70°,表面自由能增幅达180%,极性分量增加了9倍。采用ATR-FTIR测试技术检测了聚醚硅油中硅油链段在共混物薄膜表面的“靶向”作用,分析了不同接触介质对聚醚硅油改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介质通过诱导作用促使聚醚硅油产生表面迁移行为,而空气介质中,硅油链段的良好靶向作用引导聚醚硅油分子在聚合物表面充分富集。
黄胜梅张莹雪林志勇钱浩
关键词:接触角聚醚硅油表面能
聚苯乙烯-g-聚乙二醇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沉淀聚合方法,利用自由基共聚制备了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利用SOCl2的酰氯反应,在SMA大分子链上接枝聚乙二醇侧链,制备了聚苯乙烯-g-聚乙二醇(PEG-g-PS)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利用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在聚苯乙烯基体中具有选择性迁移扩散的特性,实现了对聚苯乙烯薄膜表面极性的改善作用。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表面静态接触角法检测了聚苯乙烯的表面极性。结果发现,PEG-g-PS上的聚醚链段可以有效的富集在聚合物表面,明显改善PS的表面极性和亲水性,表面极性可提高3倍,达到11.6mN/m。同时,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和聚苯乙烯基体间有一定的相容性,有效地克服了小分子表面改性剂容易流失,改性寿命较短的重要缺陷,使表面改性的持久性充分增加,实现对聚合物表面改性效果终生化的目的。而且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在极性溶剂的诱导作用下,可以实现进一步的迁移扩散,充分提高了聚苯乙烯的表面极性。
钱浩徐华明黄胜梅
聚醚硅油表面迁移行为对聚苯乙烯表面极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变角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和接触角,分析了聚醚硅油在聚苯乙烯共混物薄膜表面的选择性富集行为及对其表面结构和表面极性的影响,认为接触介质的表面性质是影响共混物中各组分产生选择性迁移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强极性介质的诱导作用可以在共混物表面层中产生剧烈变化的浓度梯度,而弱极性介质所产生的表面浓度梯度比较缓和.
钱浩黄胜梅林志勇张莹雪
关键词:接触角聚醚硅油聚苯乙烯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对聚苯乙烯表面极性的改性研究
聚苯乙烯(PS)以其优越的性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表面极性较小,导致表面亲水性和表面粘结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拓展。因此,对基体聚苯乙烯进行表面改性,已经成为提高其综合性能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表面改性方法...
黄胜梅
关键词:马来酸酐共聚物表面改性聚苯乙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