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 作品数:32 被引量:28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政策执行模式对于扶贫绩效的影响——以1980年代以来中国扶贫模式的变化为例被引量:19
- 2013年
- 政策执行是连接政策与政策目标之间的中间桥梁,政策执行的模式选择直接影响着政策绩效。通过对中国80年代以来扶贫进程的分析得出,政策执行模式经历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整合型三个阶段,与此对应,扶贫模式也经历了开发式、参与式以及合作式三个阶段,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政策绩效。新形势下,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要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执行模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组合策略。
- 向德平高飞
- 关键词:扶贫绩效扶贫模式
- 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基层治理中复合型社会关联的变化及其重塑被引量:2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不仅象征着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的战略性转变,也反映了脱贫攻坚后国家对乡村振兴的新期待。这一转变不仅关乎公共利益的有效分配,而且涉及社会团结的再次塑造。现有研究虽然突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在改善农村面貌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对其在促进社会团结方面可能带来的复杂影响考虑不足。本研究采用社会关联的视角深入分析了Y镇危房改造期间村民、村干部和驻村干部间的互动,探讨了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社会关系为何没有同步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如何影响基层治理。研究表明,过于依赖上级资源输入和制度供给的乡村建设,相对忽视了基层治理能力的培育。这种不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驻村干部的模糊定位、村民的自利行为加剧以及贫困群体与界面群体政策不匹配。在迈向和美乡村的征程中,急需构建融合传统和现代元素的复合型社会关联,以增强社区自治和内生发展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这一发现不仅扩展了乡村振兴的研究视野,而且为构建结合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新型乡村治理格局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 高飞
- 关键词:社会关联
- 精准扶贫与民间组织转型:基于政治-过程的二维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从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来看,人类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就是民间组织不断发展的历史。已有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研究成果大多是在西方语境下取得,中国独特的减贫道路是西方理论难以完全解释的。本文将"过程"这一维度带回分析的中心,采用"政治-过程"分析框架,分析贫困治理的不同阶段民间组织发展形态。论文认为反贫困实践的阶段性特征与民间组织的阶段性特征紧密联系,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共享式扶贫,与此相应,民间组织从"野蛮生长"转型为规范治理;从物质层面的关注、救济转型为能力层面的赋权、发展;从政府依赖转型为合作互补,以此适应反贫困新时期精准扶贫的要求。
- 高飞
- 关键词:民间组织
- “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广东省南海区的经验表达
- 作为构成社会的微观基础,社区治理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主要模式。回望历史,受长期二元户籍制度影响,社区治理一直带有鲜明的“城乡分治”烙印。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融合加速。“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不再泾...
- 高飞
- 关键词:消解策略利益诉求
- 传承与超越:孝德文化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
- 上世纪30年代王新民等十位教授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从文化的领域去展望,现代的世界里面固然没有了中国,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已经没有了中国人。”五四以来,旧有的封建建构被摧毁,新型的现代文化没...
- 高飞
- 关键词:家庭结构
- 社区参与的困境与出路——以社区参理事会的制度化尝试为例被引量:28
- 2013年
- "社区参与困境"是指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区参与主体"不参与"的境遇。在社区参与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中,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社区自治不能有效对接互动,始终是横亘在破解社区参与困境中的元问题。社区参理事会为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和民智聚合、扩大社区自主权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可以断定,未来能否走出社区参与困境是决定社区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基于长期参与式观察,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提出社区参与应该采取协商式的参与民主,以促进社区参与效率提升和社区自治进程的发展。
- 向德平高飞
- 关键词:社区参与协商民主
- 郑州市上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共中央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提出的建立良好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措施。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
- 高飞
- 关键词:治安工作社会治理风险防控
- 文献传递
- 少数民族地区连片开发扶贫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帕森斯AGIL功能分析模型为工具被引量:17
- 2013年
- 近5年的"连片开发"试点工作表明,连片开发扶贫模式对于解决贫困问题是行之有效的,试点区域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社区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经济社会文化模式、减贫与发展需求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连片开发的扶贫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以帕森斯AGIL功能分析模型作为工具,在实地调研所获经验资料的基础之上,反思连片开发这一扶贫模式,可以发现,连片开发扶贫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人与自然双向关系的扭曲、资源部门相互划块的限制、原子化小农分散经营的制约、现代性与现代技术的盲从等4个外部系统与社区精英流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文化素质偏低,自主脱贫意识淡薄、自我认同较弱,社区参与理念缺乏、劳动力过荒化,人力资源供给困难等内部环境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连片开发扶贫需要尊重当地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唤起性别的视角。
- 高飞
- 关键词:AGIL模型内部环境
- 外部环境变迁、政社互动差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类型演变
- 2024年
- 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成为我国基层治理新亮点的背景下,现有研究多将外部环境视为给定背景条件,忽视了外部环境变迁如何塑造政社关系和共同体类型。本研究采用组织生态学视角,以H区为典型个案,考察了不同外部环境下的政社互动的差异过程和不同共同体类型的演进。研究发现,当外部环境相对确定时,政府主导联动,社区被动执行任务,形成任务驱动型的被动适应型共同体;当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时,政府忙于应对社会面挑战,社区的自主联动被激发,形成社群自救型的主动回应型共同体。这也意味着,外部环境变迁将引发共同体类型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回应的转变,这需要政府实现柔性化治理,以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挑战。
- 高飞
- 关键词:外部环境政社关系组织生态学
- 流动的社会与固化的管理:属地管理限度及其呈现被引量:5
- 2020年
- 2020年初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凸显举国体制优势的同时也折射出公共卫生重大事件治理的诸多问题。通过对疫情中心湖北武汉早期防控举措和表现的观察发现,属地管理原则在预防大规模传染病上有着难以克服的弊端,主要表现为维稳逻辑对疫情预警先声的遮蔽、条块分割迟滞了应激反应速度、权责失衡使基层社区不堪重负。每次疫情防控向好的积极转向都与打破属地管理的封闭属性直接关联,或是信息的跨界流通,或是纵向高层权力的介入,或是横向同级属地的援助,或是市场、社会等体制外主体的帮扶。有效提升疫情灾害治理能力,需要克服属地管理弊端,颠覆地域社会概念和低流动属性的传统预设,建立与高流动社会相适应的灾害治理体系。
- 高飞
- 关键词:属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