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3篇玉米
  • 3篇栽培
  • 3篇栽培技术
  • 2篇高产
  • 2篇高产栽培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生产
  • 1篇吨粮
  • 1篇叶面
  • 1篇叶面肥
  • 1篇穗粒
  • 1篇穗粒数
  • 1篇套种
  • 1篇种植密度
  • 1篇夏玉米
  • 1篇小麦生产
  • 1篇粒数
  • 1篇面肥

机构

  • 5篇安徽省利辛县...
  • 1篇利辛县农业技...

作者

  • 6篇马连
  • 1篇代庭奎
  • 1篇祝林海
  • 1篇李震
  • 1篇郑利伟
  • 1篇孙凯
  • 1篇李坤
  • 1篇李素侠
  • 1篇徐杰
  • 1篇王琳
  • 1篇刘焱临
  • 1篇王慧
  • 1篇苏永侠
  • 1篇王平
  • 1篇闫晓艳
  • 1篇黄孟海
  • 1篇李保山

传媒

  • 5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7
2013年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麦田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收获等方面阐述小麦目标单产8250~9000kg/hm2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为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马连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在利辛县进行夏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产量逐渐增加,在利辛县建议中单909的种植密度以6.00万-6.75万株/hm2为佳,高产水平以7.50万-8.25万株/hm2为宜。
马连
关键词:夏玉米种植密度穗粒数
2011年小麦化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预防小麦年前旺长、后期倒伏,通过喷施药剂进行化控,结果表明:越冬前化控有利于形成壮苗安全越冬,尤其对播种过早的田块叶片长度的控制比较明显、叶绿素浓度增加、次生根也显著提高,提高了作物的抗逆能力。无论年前、年后化控1次都能够明显抑制旺长、增加有效分蘖和次生根的数量、降低小麦第1、2节间长度,提高抗倒伏能力;有利于形成小麦生长发育的理想群体,增加了穗数,产量与对照相比也有所提高,可为大田推广提供合理化建议。
马连
关键词:小麦化控
淮北地区夏红芋与玉米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2015年
阐述了夏红芋、玉米间作套种的增产机理,总结了淮北地区红芋与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套种栽培技术等,以供参考。
马连
关键词:玉米间作套种栽培
利辛吨粮县创建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代庭奎马连李震郑利伟李坤孙凯苏永侠李素侠闫晓艳刘宏焱祝林海徐杰刘焱临王慧黄孟海夏传峰王平王琳李保山唐皖平
该项目采取小麦、玉米两熟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路线,以“万、千、百、十”高产创建为载体,以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围绕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综合配套和农机农艺组合,组装集成小麦、玉米周年丰产高效均衡增产技术规程,具...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玉米栽培技术
新美洲星叶面肥在冬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新美洲星叶面肥在冬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美洲星拌种可以提高出芽率及芽势,同时可以加快小麦的出苗速度,通过试验得出,基本可以提高出苗率10%~12%。使用新美洲星拌种的年前表现为次生根、单株分蘖数和单位面积茎蘖数明显多于没有使用新美洲星拌种(加大10%用种量)的田块;田间表现为苗齐、苗匀、苗壮;增强小麦的抗旱耐渍和抗冻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产量6%左右。
马连
关键词:叶面肥冬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