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茉莉
- 作品数:19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肾补血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益肾补血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皂矾丸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益肾补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及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象并进行对比,同时统计红细胞与血小板输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为23.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为52.1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象指标组内对比均有所好转(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血象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GB、PLT输注量组内对比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HGB、PLT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肾补血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疗效理想的明显优势。
- 马茉莉蒋伟峰
- 关键词:红细胞输注
-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21例分析被引量:5
- 2002年
- 马茉莉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误诊
-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1:1配比原则选择同期7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并分析不同危险度分层及不同预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凝血指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D3^(+)、CD4^(+)、FIB均低于对照组,CD8^(+)、D-二聚体、TT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CD3^(+)、CD4^(+)、FIB<中危<低危,高危CD8^(+)、D-二聚体、TT>中危>低危(P<0.05);CD3^(+)、CD4^(+)与D-二聚体、TT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P<0.05);CD8^(+)与D-二聚体、TT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治疗前后CD3^(+)、CD4^(+)、FIB均低于预后良好,CD8^(+)、D-二聚体、TT均高于预后良好(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有助于临床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 姬曼曼陈淑霞王根杰马茉莉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急性白血病
-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及进展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慢性期组31例及进展期组19例,慢性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伊码替尼400mg·d^-1,进展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600mg·d^-1。观察4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耐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慢性期组患者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及完全分子学缓解率均显著高于进展期组(P〈0.01)。慢性期组耐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进展期组(P〈0.01),生存率显著高于进展期组(P00.01)。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显著优于进展期患者。耐药率低,安全性好,患者生存率高。
- 马茉莉
-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
- 2002年
- 马茉莉
- 关键词:胸腺肽联合化疗急性白血病
- 帕米磷酸二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4年
- 马茉莉
- 关键词:帕米磷酸二钠参附注射液多发性骨髓瘤骨痛
- 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博宁)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点滴博宁90mg,每2~4周1次。结果 博宁治疗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4.6%,强痛定对照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仅为38.5%。博宁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博宁能有效缓解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和活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协同化疗促进缓解,降低病人的高血钙水平。
- 马茉莉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痛
- 以米托蒽醌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脏器毒性和疗效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以米托蒽醌(MTZ)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产生的脏器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65例)与B组(45例),A组患者给予MTZ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以柔红霉素(DNR)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情况。结果 A组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效果明显较B组好(P<0.05),A组患者5年内白血病复发率明显较B组低(P<0.05),两组患者5年内的无病生存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心脏毒性(心电图、心肌酶、心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较B组低(P<0.05)。结论应用MTZ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产生的脏器毒性较小,临床治疗效果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马茉莉
- 关键词:米托蒽醌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 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采取地西他滨联合化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控制率、不良反应率、治疗后的6个月、1年、2年生存及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治疗中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临床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可提高生存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马茉莉
- 关键词:地西他滨化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
- 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7例疗效观察
- 2002年
- 马茉莉王雪竹
- 关键词:白血病干扰素血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