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辉 作品数:13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硅烷浸渍深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烷浸渍深度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超声波探头、信号比较器和计时器、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处理器;信号比较器用于接收超声波回波电信号,并将超声波回波电信号的波幅值与第一预设阈值对比;计时器用于记录超声波回... 刘敦文 张兆令 颜辉文献传递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前胶原羧基端肽的变化及柔脑膜纤维化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监测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浓度的意义。方法采用SD大鼠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模型,分别在第3、6、10、14、21天取脑脊液检测PICP、PⅢNP;第21天的脑组织予以冰冻切片后,行Masson染色观察柔脑膜的胶原纤维。结果实验组脑脊液中的PICP、PⅢN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第21天,柔脑膜胶原纤维较对照组增多(P<0.01)。结论检测脑脊液中PICP、PⅢNP的浓度可反映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 刘飞 刘运生 廖达光 颜辉 李林勇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视频教学在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视频教学在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11月和2022年3—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参加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的选手3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视频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的多媒体仅为文字、图片,而视频组的多媒体课件中则含有预先设定的教学视频。模型操作示范和60 min操作练习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和模拟比赛。结果视频组和对照组的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跟对照组相比,视频组完成操作所用时间更少,模拟比赛成绩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频组对培训方式满意度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教学应用到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杨慧 颜辉关键词:视频 教学 气管插管 动脉采血 临床实践能力 Hunt—Hess Ⅳ级颅内动脉瘤41例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Hunt-Hess Ⅳ级患者早期手术效果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术前Hunt—HessⅣ级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并去骨瓣减压手术效果。【结果】12例前交通动脉瘤及16例后交通动脉瘤总体治疗效果差;前者5例死亡,后者6例死亡。13例大脑中动脉瘤总体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个体化分析病情,血肿占位效应和出血后脑损伤、脑缺血和脑梗死共同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Hunt—Hess分级的高低,并决定手术与否及手术效果。 黄灵团 颜辉 李国成 农大件 覃震宇 周伟 廖达光 张天一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外科学 癌性爆发痛小鼠模型的优化与评价 2021年 目的制备优化的癌性爆发痛小鼠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根据吗啡和内皮素-1(ET-1)注射的不同次数和天数制备4组模型小鼠,通过比较行为表现和痛阈变化,选出优化的癌性爆发痛模型;通过观察该组小鼠行为变化和不同时间点痛阈变化对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造模后第16~18天,四次组(QID组)、三次组(TID组)和两次组(BID组)先后出现吗啡过量表现和痛阈升高,一次组(QD组)镇痛良好,且第3天痛阈下降;QD组在ET-1注射后10 min痛阈迅速下降,30 min痛阈回升。结论连续3 d每天注射吗啡和ET-1各1次建立的癌性爆发痛优化模型与人类癌性爆发痛表现高度相似。 杨慧 李欣 刘静 黄东 颜辉关键词:骨转移 内皮素-1 吗啡 小鼠 动物模型 一次性便携式内镜在经顶上小叶清除丘脑血肿中的优势 2024年 目的:丘脑血肿患者病情多变,治疗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目前一次性便携式内镜手术在各医院的开展较为迅速,但手术效果差异较大;对于丘脑血肿的清除,多参照基底节出血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并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在经顶上小叶清除丘脑血肿中的优势,为手术医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案处理丘脑血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一次性便携式内镜手术或显微镜手术的丘脑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24 h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改善率和肺部感染率。结果:与显微镜组比较,一次性便携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率低(均P<0.05);但2组术后24 h GCS评分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便携式内镜在经顶上小叶清除丘脑血肿手术的应用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大、血肿清除率高、手术效率高、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率低等优势,可以作为丘脑血肿患者优先选择的手术治疗方案之一。 颜辉 吴浩 杨金福 姜交德 杨帆 杨慧关键词:丘脑出血 基底节出血 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的纤维化及其观测指标。方法采用SD大鼠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模型,分别在3d、6d、10d、14d、21d取脑脊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21d的脑组织予以冰冻切片后,行MASSON染色观察柔脑膜的胶原纤维。结果(1)实验组脑脊液中的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呈双时相(P<0.01)。21d柔脑膜胶原纤维较对照组增多(P<0.01);(2)实验组脑脊液中的PIC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21d PICP与柔脑膜的胶原纤维衡量指标显著正相关(r=0.605,P<0.05)。结论SAH发生后,可引起TGF-β1的升高,柔脑膜纤维化;脑脊液中PICP可作为检测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张天一 刘飞 廖达光 颜辉 李林勇 刘运生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纤维化 颞下经小脑幕切开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2012年 【目的】探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适应证。【方法】在显微镜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2例。【结果】术后无死亡,肿瘤全切有9例(其中肿瘤直径小于3cm均全切,且无功能障碍),次全切3例。术后随访8~36个月,颞叶脑内小血肿2例,3例出现部分神经功能障碍,均恢复良好。【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是切除中上斜坡平面以上、直径小于3cm的岩斜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暴露,易于掌握,创伤小的优点。 黄灵团 颜辉 廖达光 张天一关键词:脑膜瘤 外科学 颞骨 外科学 一种硅烷浸渍深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烷浸渍深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超声波检测装置和超声波探头支架;超声波探头支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水平排列;第二支撑杆水平设置,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垂直,第二支撑杆与各个第一... 刘敦文 张兆令 颜辉文献传递 实验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SF中PICP、PⅢNP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CSF)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浓度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反映蛛网膜下腔纤维化的意义。方法:采取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在第三天、第六天、第十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取脑脊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ICP、PⅢNP浓度。结果:(1)实验组脑脊液的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呈双时相;(2)实验组脑脊液的PICP、PⅢN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SAH发生后,脑脊液中的PICP、PⅢNP浓度升高提示蛛网膜下腔出现纤维化,早期检测可预测蛛网膜下腔的纤维化的发生。 李林勇 刘飞 颜辉 廖达光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转化生长因子-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