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生理

作品数:8 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降水
  • 3篇土地利用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服务
  • 2篇生态服务价值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流域
  • 2篇降水量
  • 2篇河流域
  • 2篇覆被变化
  • 1篇地区降水
  • 1篇动态度
  • 1篇遥感
  • 1篇蒸发
  • 1篇蒸发量
  • 1篇生态效益
  • 1篇生态效益评价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动态...

机构

  • 8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靳生理
  • 7篇张勃
  • 5篇孙力炜
  • 4篇赵一飞
  • 4篇马中华
  • 3篇何旭强
  • 3篇张建香
  • 1篇汪宝龙
  • 1篇尹海霞
  • 1篇张调风
  • 1篇安美玲
  • 1篇刘秀丽
  • 1篇李小亚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疏勒河中游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ArcGIS 9.2和ERDAS 9.1软件平台和生态经济学方法,采用Costanza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探讨了疏勒河中游1990—2010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0年,疏勒河中游土地利用以未利用地、牧草地、耕地为主,三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8.2%,20年间土地利用整体特征并未发生重大变化;疏勒河中游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发生在耕地、建设用地和牧草地,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13.6%、8.0%和7.7%;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从344.85亿元增加到485.11亿元,牧草地和水域对研究区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大。研究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已经处于低度协调水平的边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马中华张勃张建香靳生理孙力炜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ARCGIS
基于CI指数的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气象干旱的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31
2012年
基于甘肃省黄土高原区33个气象站1962-2010年气象资料,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对其近50a的干旱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干旱强度趋势变化和极端干旱事件频次进行了分析,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分型理论的R/S方法对干旱强度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干旱发生频率和多年平均持续天数在兰州-靖远一带和庆阳北部属于高值区,而岷县、渭源一带属于低值区;106°E以西"临洮-通渭-天水"一带和庆阳东南部是干旱变幅最大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强度增大的较快,四季均呈现出干旱强度变大的趋势,其中春、秋季干旱强度加剧的趋势明显,夏季近10a都处于非常严重的干旱状态,但未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20世纪60年代至今,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次快速增多.四季干旱强度Hurst指数H均大于0.5,同时分维数D均小于1.5,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干旱强度仍然保持与过去相一致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抗旱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张调风张勃刘秀丽李小亚赵一飞靳生理
近50年河西地区降水均匀度和强度变化研究
全球变暖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根据长期全球地面气温、海平面以及积雪面积等数据的器测资料指出,全球变暖已导致全球的降水发生重新分配。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西北地区,受地形的影响水汽来源受到...
靳生理
关键词:降水强度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疏勒河中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以疏勒河中游为研究区,利用ArcGIS9.2和ERDAS9.1平台,对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获取流域2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资料,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方法,分析流域2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疏勒河中游地区土地覆被类型主要为未利用地、牧草地、耕地,三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8.22%,20年间土地利用整体特征并未发生重大变化。(2)疏勒河中游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发生在耕地、建设用地和牧草地,其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13.60%、7.97%和7.68%。(3)政策和人口增长可能是促进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马中华张勃张建香靳生理孙力炜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度遥感GIS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上中游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被引量:40
2012年
利用1960—2008年气象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累积距平法、年累积量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分析了黑河上中游径流量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黑河上游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且年径流量和年蒸发量变化显著;中游径流量与蒸发量为下降趋势,降水量为上升趋势,但变化趋势都不是那么明显。上游和中游径流量变化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79年和1984年。以径流突变年份分割时间序列为上游(1960—1979、1980—2008)和中游(1960—1984、1985—2008),得到累积径流量、累积降水量及累积蒸发量与年份线性关系式。上游以气候变化为主,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二者对径流量增大的贡献率分别为59.71%和40.29%;中游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以人类活动为主导,二者对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分别为25.23%和74.77%。研究结果对黑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何旭强张勃孙力炜靳生理赵一飞安美玲
关键词: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贡献率黑河流域
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效益评价——以疏勒河中下游地区为例被引量:15
2013年
依据疏勒河中下游地区1985、2000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等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强度在迅速增加,受其影响,生态服务总价值呈缓慢增长态势,从1985-2010年只增加0.02亿元,部分地区由于土地生态超载,土地过度利用的生态效应已经凸显;草地在研究区内生态系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耕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内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有着较大影响;通过敏感度分析表明,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是缺乏弹性的,因此结果是可信的。
孙力炜张勃张建香靳生理马中华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强度
近50年河西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及时间分布均匀度变化被引量:13
2012年
根据河西地区13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反距离加权法,研究了河西地区50a来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基尼系数对河西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年降水在20世纪60年代较少,进入70年代降水量有所增加,从2000年开始,降水量较80年代、90年代逐渐增多。河西地区的年降水、春季降水、夏季降水、秋季降水、冬季降水倾向率分别为-3.88mm/10a、2.33mm/10a、5.25mm/10a、-3.27mm/10a、-2.32mm/10a,其中东、中部地区的冬季倾向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河西地区降水均匀度年际变幅较大,60年代、70年代、80年代降水不均匀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步入90年代,降水不均匀的区域逐渐转移到了中东部地区,其中东部是降水不均匀度变化较为显著的地区,从长期趋势来看,河西地区降水量均匀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波动依然会很大。
靳生理张勃孙力炜马中华赵一飞何旭强
关键词:降水基尼系数分布均匀度
近54a来甘肃省河东地区气候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43
2012年
用甘肃省河东及其周围地区近54 a来26个观测站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突变情况。结果表明:近54 a来甘肃河东地区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6℃/10 a,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明显升高;空间分布上,年平均气温变化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以陇东高原中北部和陇中高原北部地区升温幅度最为明显;季节上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其中以冬季气温升高最为显著。近54 a来全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减少12.01 mm,其东南部地区减少的幅度高于西北部。此外,甘肃河东地区气温在1997年发生了由冷到暖的突变,而降水量突变不明显。进而讨论了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赵一飞张勃汪宝龙何旭强靳生理尹海霞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气候突变农业生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