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开宇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4篇手术
  • 3篇动脉
  • 3篇心脏
  • 3篇早期妊娠
  • 3篇妊娠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流产
  • 2篇动物
  • 2篇心脏移植
  • 2篇炎性
  • 2篇炎性反应
  • 2篇原位
  • 2篇原位心脏
  • 2篇原位心脏移植
  • 2篇脓肿
  • 2篇前列醇
  • 2篇人工流产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
  • 3篇国家人口计生...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华西临床医学...

作者

  • 15篇陶开宇
  • 7篇程海峰
  • 6篇蒋大铭
  • 5篇安琪
  • 5篇董爱强
  • 4篇干昌平
  • 4篇杜磊
  • 3篇孔敏坚
  • 3篇段群军
  • 3篇李幼平
  • 3篇邹燕
  • 3篇钱建芳
  • 3篇赁可
  • 2篇童琳
  • 2篇夏瑞
  • 2篇原杰彦
  • 2篇傅璟
  • 2篇沈中华
  • 2篇江琪琪
  • 1篇梁艳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循证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洛四联症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总结法洛四联症(TOF)合并异常冠状动脉完全矫治手术的经验。方法自1993年3月至2006年4月对22例TOF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患者施行完全矫治手术,其中经右室前壁小切口径路切除右心室流出道(RVOT)内肥厚的隔束、壁束以及纤维狭窄环,并修补室间隔缺损(VSD)5例;经右心房径路疏通RVOT、修补VSD 17例,其中跨肺动脉瓣环补片加宽RVOT 7例,用自体心包外管道重建RVOT 3例,同种带瓣血管重建RVOT 1例,肺动脉前壁血管片反折缝合于RVOT上缘,外用带单瓣的牛心包补片缝合,将RVOT重建为外通道2例;其余患者均经右心房-肺动脉径路解除RVOT狭窄。结果术后早期因冠状动脉损伤死亡1例。1例误将发自右冠状动脉(RCA)的附前降支当作增粗的圆锥支予以切断,导致停体外循环困难,将左乳内动脉与该血管吻合后停机成功,其余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早期右心室-肺动脉压差(ΔP)平均为23.4mmHg,ΔP>20mmHg者9例。随访18例,平均随访13.2个月,失访3例。ΔP>20mmHg者7例,其余患者ΔP均<20mmHg。结论经右心房径路修补VSD并疏通RVOT使手术更加安全,RVOT的重建方式应根据异常冠状动脉的类型等具体解剖情况来决定。
安琪赁可陶开宇田子朴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冠状动脉异常
体外循环中调节血小板功能对大鼠全身炎性反应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中调节血小板功能对大鼠全身炎性反应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参与ECC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ECC中补充血小板组(MH组)、ECC中补充血浆组(MP组)和持续泵入替罗非班(Tirofiban)+ECC中补充血小板组(TMH组),每组8只大鼠。3组大鼠ECC持续2 h,术后观察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大鼠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测量氧合指数、肺组织含水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循环内皮数量,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分析调节血小板功能对ECC大鼠全身炎性反应水平、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肺组织水肿程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结果:ECC后2 h,MH组与MP组大鼠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H组大鼠明显高于MH、MP组大鼠(P<0.05)。ECC后2 h,3组大鼠氧合指数低于ECC开始时(P<0.05),3组大鼠肺组织含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低于TMH组大鼠(P<0.05),TMH组大鼠血浆中NE水平明显低于MP组大鼠(P<0.05)。ECC结束时,3组大鼠循环内皮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MH组大鼠肺间质较其他各组薄,炎性细胞浸润少。结论:在ECC早期血小板急剧减少后立即补充新鲜血小板能明显减轻循环中的炎性反应,该保护效应可能与血小板黏附于ECC相关炎性反应所致的内皮损伤处并减少中性粒细胞与内皮下组织黏附有关。提示在ECC中保持一定数目且具有正常黏附聚集功能的血小板,可能降低ECC术后炎性反应和肺损伤,改善预后。
陶开宇安琪杜磊程海峰蒋大铭胡章龙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小板炎性反应肺氧合功能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穿孔,瓣周脓肿外科手术录像
患者因"反复发热3月余,胸闷7天"入院.入院后医院心超提示主动脉瓣、三尖瓣赘生物,主动脉瓣赘生物大小约3.1*2.0cm,主动脉瓣穿孔,瓣周脓肿形成,胸部CT提示肺水肿.排除禁忌后急诊行Bentall术,手术顺利,术后恢...
程海峰董爱强陶开宇蒋大铭胡章龙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穿孔
20例原位心脏移植近期疗效分析
董爱强段群军程海峰徐世伟孔敏坚钱建芳沈中华蒋大铭陶开宇
犬体外循环后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后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和破坏能力增强,而吞噬杀菌能力减弱的现象。方法健康成年狼犬12只,随机均分为体外循环(CPB)组和假CPB(Sham)组,CPB组转机100min后停机;Sham组静置100min。通过测定CPB后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和肺功能等,评估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功能和对组织的破坏作用;通过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内MPO检测等,评估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CPB后4h,CPB组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和肺组织MPO活性显著高于肝素化前和Sham组[(55±21)IU/100g组织vs(30±19)IU/100g组织,均P〈0.01],而PaO2/FiO2显著低于肝素化前和Sham组(319±79vs405±101,均P〈0.05)。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CPB组中性粒细胞伸出粗大触角。伴随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的升高,CPB组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低于体外循环前和对照组(129±53vs357±92,均P〈0.05)。但两组动物MPO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IL-8刺激后,中性粒细胞MPO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外循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失调,包括黏附能力的提高和吞噬功能的下降,这可能是导致体外循环后器官损伤和感染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周静罗彤芮军蒋能刚余江丁彬安琪赁可陶开宇李刚吴晓东杜磊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浸润体外循环动物实验
右胸入路行再次三尖瓣手术的技术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右胸前外侧切口路径在二尖瓣、三尖瓣等手术路径选择的报道[1-2].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越来越多既往曾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的患者又出现三尖瓣严重障碍,需再次行三尖瓣手术,此类患者经该路径可避免再次锯胸骨、分解胸骨后粘连,明显降低心脏和大血管破裂的风险.在过去的10年内,我们相继采用该路径完成了24例此类患者的手术,并逐步优化操作、改良技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程海峰蒋大铭董爱强段群军陶开宇孔敏坚沈中华钱建芳
关键词:手术路径三尖瓣胸骨正中切口右胸前外侧切口心脏手术
7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总结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大血管外科最凶险的疾病,手术风险大,围术期死亡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仍是心脏大血管外科疑难疾病.目前国内孙氏手术已逐渐成为主流手术方式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同时孙氏手术因为手术...
董爱强程海峰陶开宇
关键词:手术治疗并发症临床预后
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7
2006年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米索前列醇与安慰剂比较用于孕早期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并行Meta分析。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敏感性分析或随机效应模型等处理。结果:纳入文献5篇688例,国外文献质量高于国内。口服米索前列醇较之安慰剂宫颈扩张度好的比例较高,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及疼痛发生率;在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胃肠道副反应和用药后腹痛发生率及手术时间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内原始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结局指标需更加规范。口服米索前列醇对于扩张宫颈有较好临床效果,而在其他有效性指标方面效果不明显,其安全性有待更多证据加以评价。
干昌平邹燕傅璟李幼平陶开宇夏瑞童琳江琪琪原杰彦卓素艳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人工流产手术早期妊娠
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鼠动-静脉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模型是否能模拟临床体外循环造成的特征性炎性反应和器官损伤。方法 SD大鼠麻醉,右颈总动脉、左股静脉插管建立循环通路后随机分为2组:ECC组大鼠采用右颈总动脉-左股静脉转流2h,观察2h;Sham组大鼠插管后仅进行血液稀释而不行旁路循环,观察4h。实验结束后取标本测定血常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动脉血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和肺组织含水量;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另取肺组织做HE染色。结果 ECC后2h,ECC组大鼠仍能保持正常红细胞数量,而白细胞数量、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均高于Sham组(P<0.05)。肺损伤指标显示:ECC组动物肺氧合指数低于300 mmHg(1mmHg=0.1333kPa),并低于Sham组(P<0.05),达到临床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TNF-α、肺水含量均高于Sham组(P<0.05),肺组织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膜明显增厚。结论经右颈总动脉、左股静脉插管能成功建立大鼠ECC模型,该模型影响因素单一,成功率高,仅转流2h即能诱导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炎性相关急性肺损伤,因此适于研究ECC炎性反应对组织器官功能的影响。
谢小均陶开宇唐梦琳杜磊安琪赁可干昌平陈佑雯罗书画
关键词:体外循环动物模型炎性反应
食管异物致主动脉食管瘘三例的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食管异物导致的主动脉食管瘘(aortoesophageal fistula,AEF)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病情进展迅猛、抢救难度大、病死率很高[1]。回顾2008年12月至2016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经治了3例食管异物引起的AEF,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1,女,53岁,1周前有鱼刺吞咽史,吞咽有异物感、伴疼痛,无呕血、黑便等情况。CT提示食管周围渗出伴气体影,考虑食管穿孔并发周围脓肿。
蒋大铭胡章龙张一弓白志轩陶开宇程海峰
关键词:食管异物主动脉食管瘘食管穿孔病情进展周围脓肿诊治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