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
- 作品数:56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方言词典也可以这样编——评《福州方言大词典》被引量:1
- 2022年
- 文章主要从词条检索和查询模式、收词立目的范围、方言词的注音和音标、方言词的汉字书写四个方面评介《福州方言大词典》,指出《大词典》体例创新又不失严谨,内容丰富且体现高学术水准,集词典、字典功能于一身,兼具百科词典性质;且充分体现读者视角,真正实现了词典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 陈瑶
- 关键词:体例
- 匣母在徽语中的历史语音层次被引量:1
- 2011年
- 匣母在徽语的共时语音系统中共有11种语音形式,这种共时变异是匣母在徽语中古今演变规律的体现。多种语音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层次关系,其中最古层是匣母读同群母。
- 陈瑶
- 关键词:匣母徽语语音层次
- 潮汐对闽江感潮河段水体DOM含量及其光谱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可溶性有机质(DOM)虽然只占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一小部分,但易被微生物利用,在河流生态系统的养分供应与物质循环中具有关键作用。感潮河段的水体可溶性有机质极易受到潮汐作用引起的径流变化影响,但目前对其仍缺乏必要认识。以闽江感潮河段(117 km)为研究对象,在巨潮日分析涨、落潮过程中水体可溶性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光谱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潮汐作用显著影响距河口20 km范围水体可溶性有机质的含量、结构、组成以及来源,涨潮阶段水体DOC含量的上升程度较落潮增加35.9%,水体CDOM浓度下降程度较落潮增加26.2%,涨潮期近河口可溶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增加,而芳香化程度降低,内源性增强。综合分析表明,潮汐主要通过促进河水与海水混合的物理过程,影响水体环境、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其稳定性,增强pH、电导率、盐度和溶解氧与可溶性有机质的相关性,但减弱水体温度与可溶性有机质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对于深入认识潮汐过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了解感潮河段的物质循环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 林晓皓陈瑶朱贵青吴福忠
- 关键词:潮汐作用感潮河段紫外-可见光谱
- 徽语次浊上声字的演变
- 徽语次浊上声字经历了由清代“多数归阴上,少数归阳上”到今天“全部归阳上”这样的变化,这种音变过程反映的应该是层次问题(同源层次),读阴上是原来的层次。次浊上声字从休宁、屯溪的江湾直到紫阳镇,归阳上调的字数逐渐增多,读阴上...
- 陈瑶
- 关键词:徽语语音分析历史演变
- 文献传递
- 徽语祁门方言中的名词后缀“-n”和“la^0”被引量:1
- 2011年
- 祁门方言的名词词缀'-n'和'la0',在分布上呈互补趋势,功能及组合能力上则各有特色。在对'-n'和'la0'的分布范围、语法功能进行细致描写后,本文对这两个词缀的来源及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
- 陈瑶
- 关键词:儿化子尾小称祁门方言
- 美国全国教师考试发展历程探析
- 美国全国教师考试(National Teacher Examinations,简称NTE)是美国历史上影响较为广泛和深远的教师考试之一,其产生并非朝夕之事,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本论文介绍了NTE的兴起背景,包括NTE...
- 陈瑶
- 关键词:教师教育
- 文献传递
- 徽州方言见组三四等字的腭化问题
- 2008年
- 徽州方言中的见组三四等字同是处于三四等韵地位,但腭化与否各片表现不尽相同。腭化与非腭化除了与介音有关外,可能与韵尾有一定关联。见组字的舌尖化与韵母i的舌尖化无关。
- 陈瑶
- 关键词:徽州方言腭化
- 初二学生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观的比较研究
- 该研究以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初二学生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观量表》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观进行比较研究.该量表分为三个维度:语数英学习内容观、语数英学习能力观、语数英学习态度.经检验,该量表...
- 陈瑶
- 关键词:学习观
- 文献传递
- 智慧——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 2007年
- 古今中外许多大教育家对教育目的提出的深刻见解,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重大启示。虽然教育活动自人类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许多教师呕心沥血、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但绝大多数教育者却不明白究竟“为何育人”与“育为何人”。其实,智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
- 杨佳陈瑶
- 关键词:教育目的
- 基于BOPPPS模型高中化学课堂师生交流的策略研究
-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师生交流的有效性极为重要。为了解决当今高中化学课堂师生交流低效的问题,笔者着力探索了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师生交流的策略。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师生交流的相关理...
- 段娜娜陈瑶胡志刚
-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