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艳
- 作品数:99 被引量:30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转染分泌型aFGF基因对内皮祖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观察转染分泌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基因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小型猪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和扩增EPC,将编码人分泌型aFGF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dno-associated virus, AAV)转染EPC (EPC-aFGF),同时设立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EPC-GFP)和未转基因的EPC组(EPC)。转染后3 d,ELISA检测各组上清中aFGF的分泌情况,并以MTS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 Transwell测定迁移能力,以及在基质胶上的血管生成能力和撤除血清与生长因子后的抗凋亡能力。结果ELISA检测表明转染目的基因EPC上清中的aFGF的量明显增加(P<0.05)。MTS测定显示EPC-aFGF的增殖能力具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7),其迁移至Transwell下室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在基质胶上形成血管样结构的能力明显增加,且在撤除血清和生长因子后,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转染分泌型aFGF基因能够增强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和抗凋亡能力,为增强内皮祖细胞功能,提高其成血管效应提供了新的方法。
- 陈书艳王飞颜雪芸李毅刚
- 关键词:转染祖细胞重组腺相关病毒PROGENITOR上清
- 老年糖尿病患者影响血糖控制及肾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FFA)、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等指标对血糖控制及肾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12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
- 魏璐陈书艳
-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肾小球滤过率
- 文献传递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在目前全球糖尿病(DM)流行的大环境下,我国的DM发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25年,我国DM患者将超过5000万,我国将成为世界上DM患者最多的国家。随着DM发病率增高,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居高不下。2001年公布的美国胆固醇教育项目专家组关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筛选、评估、治疗的第三次报告(ATPⅢ)提出,DM是冠心病的等危症(CHDriskequivalents)。
- 李月华徐琛华诸培佳陈书艳刘晓红姜坚陆秋芬费爱华
-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
- 老年男性骨钙素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 目的:研究血清骨钙素(BGP)与老年男性糖、脂代谢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206例老年男性患者(包括69例2型糖尿病)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BGP等骨代谢相关指标,并测定血糖与血脂代谢参数,分析BG...
- 陈小静周璐高艳虹王燕卢维晟潘志红陈书艳
- 关键词:老年男性骨钙素糖代谢脂代谢
- 文献传递
- 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髓过氧化物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血管炎症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96例CHF患者分为Ⅱ~Ⅳ级,完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n=46)和比索洛尔组(比索洛尔+常规治疗组药物,n=50),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和随访6个月后测定外周血中MPO、hs-CRP的水平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结果 常规治疗组及比索洛尔组的CHF患者外周血中MPO、hs-CRP的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38.6±6.4)μg/L比(46.4±7.6)μg/L,(32.5±5.4)μg/L比(47.2±6.6)μg/L;(7.8±1.3)mg/L比(10.2±1.6)mg/L,(6.6±1.5)mg/L比(9.9±1.4)mg/L,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5.3±7.1)%比(38.3±8.7)%;(48.4±6.6)%比(37.5±9.8)%]明显增加(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但比索洛尔组较常规治疗组在心功能改善和MPO、hs-CRP的水平下降方面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抑制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控制CHF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 费爱华杨旭峰潘曙明陈书艳
- 关键词:心力衰竭比索洛尔过氧化物酶C反应蛋白质心脏功能试验
-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表观遗传调控
-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因率居前位的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发生在血管壁、由多种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参...
- 王春丽王飞李真陈书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甲基化
- 老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变异性与炎症因子及微血管病变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新诊断T2DM病人血糖变异性、炎症因子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老年新诊断T2DM病人,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病人分为2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5 mg/L)3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UAER 25~200 mg/L)32例,另选择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静脉血,测定FPG、餐后2 h血糖(2hPBG)、HbA1c、BUN、血肌酐(SCr)、血脂、胱抑素C(Cys C)及炎症因子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L-6、TNF-α、hs-CRP。所有病人均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3 d,计算血糖波动参数。结果早期DN组血糖变异性参数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绝对差值(MODD)均大于正常蛋白尿组,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Cys C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GE、Cys C是老年T2DM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糖波动变异性大增加了老年新诊断T2DM病人炎症因子的表达,对T2DM微血管病变有着重要的影响,Cys C在T2DM微血管病变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东霞陈书艳王燕魏璐刘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变异性炎症因子胱抑素C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血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脉压、昼夜血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纯高血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30例,均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抵抗指数(IRI),高血压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各组的CRP、糖代谢指标、动态血压参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FPG、2hPG、FINS、IRI、HbAlC及CRP各指标与单纯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FINS、IRI及CRP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组患者脉压(PP)增大,非杓型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治疗后PP、非杓型比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与糖尿病同样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CRP水平、PP、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相关,餐后血糖的控制可能有助于夜间杓型血压的恢复,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 李东霞陈书艳陈颖顾问王飞
-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餐后血糖C反应蛋白脉压血压昼夜节律
-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早期高血压心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左心室肥厚指标及心肌舒张功能用彩色多谱心动仪测定。结果:治疗8周后血浆醛固酮及血清Ⅲ型前胶原的含量降低,快速充盈峰速(E)与心房收缩峰速(A)之比升高,而室间隔厚度(IV S)、左室后壁厚度(PW T)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 I)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氯沙坦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具有明显的改善左心舒张功能的作用。
- 费爱华刘晓红陈书艳李月华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功能左室肥厚胶原氯沙坦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20 mg·kg-1·d-1)、中剂量组(10 mg·kg-1·d-1)、低剂量组(2 mg·kg-1·d-1)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伊文蓝和TTC染色法确定缺血和梗死心肌的范围;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内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心肌内一氧化氮(NP)活性;酶动力法测定肌酸磷酸肌酶(CK-MB)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高、中剂量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1);明显降低CK-MB、心肌内的8PO水平(P<0.01);显著增加心肌内的N0水平(P<0.05)。阿托伐他汀高、中、低剂量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NO有关。
- 张琼陈书艳
- 关键词:心肌细胞急性缺血心肌梗死面积髓过氧化物酶梗死心肌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