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捷 作品数:10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四川音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化科学 更多>>
“世界地球日”50周年异地实时音乐节综述 2021年 202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0周年异地实时音乐节在全球疫情期间举行,通过互联网远程技术、计算机和电子音乐技术实现了63个作品,代表着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新模式,也为未来音乐会提供了一种独特思路,促进了新媒体音乐、电子音乐等作品的多元化趋势。围绕这次活动的缘起与背景、作品主题与形态、“地球计划”中国专场、技术团队与呈现方式进行论述,展望了基于互联网远程信息处理的艺术展演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陆敏捷关键词:世界地球日 电子音乐 互联网 论电子音乐“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 2019年 电子音乐是中国新媒体时代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对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由R(Routine Education常规教学)、E (Exchange Academy Education学术互访教学)、W(Workshop Education工作坊教学)、M (Master Class Education大师班教学)4部分内容构成的"REWM"教学体系是四川音乐学院针对电子音乐学科交叉、跨界互融的专业特征而构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2013~2018年的教学实践与成果数据论证了"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教学改革中的有效性和推广价值。 陆敏捷 胡晓关键词:电子音乐 由美国俄勒冈大学看美国高校电子音乐专业的教育模式 被引量:3 2010年 笔者通过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多媒体音乐科技中心的访问,以该校在电子音乐专业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视角,阐述了美国高校在课程设定、实验中心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在论述中,笔者对比分析了中美在该专业学位设定、培养目标与教育方式的差异,对中国高校电子音乐专业教育模式的发展与革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陆敏捷关键词:电子音乐 教育 多元文化 谈新媒体音乐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以作品《流水与变形》为例 被引量:7 2015年 作者论述了在中国新媒体音乐创作中将新媒体设计模式与本民族文化元素整合的必要性,以及新媒体音乐对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承载和延展的新方式。文章以国际获奖作品《流水与变形》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作品创意、实现、阐释和审美中的新表现。作者强调,带有"技术型艺术"特征的新媒体音乐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拓创新的同时,应避免"技术主义"倾向及其导致的文化价值缺失。 陆敏捷关键词:当代文化语境 传统文化 古琴 技术主义 中国新媒体艺术之互动音乐发展初探 被引量:9 2013年 笔者认为互动音乐的兴起,引领了中国音乐科技新时代的到来。文章介绍了互动音乐在中国的创作研究现状,总结出20世纪末至今互动音乐的三个发展阶段中,中国互动音乐作品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主题,中国传统乐器的互动参与,创作呈现跨领域的合作趋势。经过从技术学习、模仿,到理念创新的过程,中国的互动音乐必然将从声音艺术的单一模式走向多媒体融合的艺术交互方式。 陆敏捷关键词:互动 新媒体艺术 MAX MSP JITTER 中国新媒介音乐的新型样态初探 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结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实例,论述了近年中国新媒介音乐中出现的新型样态,并分析其建基的"混合型"艺术语言。在计算机、互联网、数字技术塑造的新媒介语境下,新媒介音乐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承载方式将变得更加多元。未来发展中,新媒介音乐将在与其他艺术界别的互相观摩、碰撞的过程中滋养本身,必然持续衍生出颠覆传统和多媒融合的新型样态。 陆敏捷 蒋晓丽关键词:传统文化 艺术语言 互动音乐在中国 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概述了新媒体艺术中互动音乐的特点与审美。笔者介绍了近年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有代表性的互动音乐作品,认为互动音乐在中国的发展预示着音乐科技新时代的到来。 陆敏捷关键词:多媒体 电子音乐 新媒体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交互式电子音乐初探 被引量:1 2017年 聚焦新媒介语境下出现的交互式电子音乐新型样态——异地交互式电子音乐,并对其表演型异地互动演奏类型和观众参与型异地互动演奏类型分别论述。分析此类艺术形态的异地交互模式及其具有的"棱镜审美效应",结合麦克卢汉媒介观点,指出"地球村"将持续给异地交互式电子音乐发展与变革带来无限契机。 陆敏捷关键词:新媒介 美国作曲家Jeffrey Stolet的互动音乐创作访谈——新媒体时代音乐语言探索(二) 被引量:4 2015年 杰弗里·斯托莱特(Jeffrey Stolet),美国著名作曲家、新媒体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其作品和创作理念对中国新媒体音乐研究创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根据与斯托莱特的特约访谈,以其具体作品和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作曲家在现代媒体技术发展中互动音乐的创作方法与新理念。 陆敏捷关键词:新媒体 电子音乐 EMI与作曲大师的跨时空对话——新媒体时代音乐语言探索(一) 被引量:3 2014年 文章介绍了美国作曲家大卫·科普(David Cope)开发的"音乐智能实验"(EMI),笔者通过对大卫·科普的"虚拟音乐"(Virtual Music)的理论研究,以EMI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作曲家风格模仿的成功实例为基础,探讨了EMI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探索的价值和前瞻性意义。 陆敏捷关键词:传统音乐 新媒体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