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瑞霞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敏化态00Cr12Ti的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DL-EPR)法和动电位电化学阻抗(DEIS)研究了敏化态铁素体不锈钢00Cr12Ti在0.1 mol/L H_2SO_4+0.0001 mol/L KSCN溶液中正反向扫描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并用等效电路图对阻抗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DEIS的变化与DL-EPR曲线上的区域相对应,都呈现出活化区、活化-钝化过渡区、钝化区和再活化区。正向扫描过程中电位0.2 V左右开始出现容抗弧变小,且低频区实部减小出现负阻抗,这主要是由于形成的钝化膜还不完整,有局部新鲜表面存在;而反向扫描过程中在0.2 V左右阻抗急剧降低,而后逐渐升高,在这个过程中低频一直存在着负阻抗,这主要是由于晶界贫铬钝化膜不稳定,发生局部溶解和修复。发生晶间腐蚀后,低频又出现了负阻抗。由于腐蚀的中间产物吸附在电极表面,低频区出现感抗弧,生成的中间产物的扩散过程为控制步骤;而且DEIS中活化区和再活化区由R_(ct)的最小值的倒数的比值得到的敏化度(DOS)和DL-EPR曲线得到的敏化度存在着一致性。
- 闫瑞霞杜翠薇刘智勇李晓刚
- 关键词:00CR12TI敏化
- 汽车排气系统用铁素体不锈钢局部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 闫瑞霞
- 关键词: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
- 电解液浓度对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行为的影响
- 同奥氏体不锈钢一样,铁素体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晶界上发生碳化物的析出,也会发生晶间腐蚀。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由于对电极表面光洁度的要求比较低,已广泛应用于检测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敏感度。目前,对于奥氏体...
- 闫瑞霞杜翠薇李晓刚程学群
- 文献传递
- 不同热处理00Cr12Ti在再活化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Cu--CuSO4--16%H2SO4浸泡实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DL--EPR)法和动电位交流阻抗(DEIS)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00Cr12Ti在0.1 mol.L-1 H2SO4+0.0001 mol.L-1 KSCN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1000℃保温2 h的试样发生敏化,650℃保温2 h的试样不发生敏化.不同热处理状态主要影响合金的再活化过程,对合金的活化过程影响很小.在再活化过程中,对于1000℃保温2h试样,容抗弧显著减小而后逐渐增大,且低频区出现负阻抗,发生钝化膜的破裂和修复;而650℃保温2 h试样钝化膜相对稳定,没有发生钝化膜破裂和修复.发生晶间腐蚀后,1000℃保温2 h试样电荷转移电阻(Rct)明显小于650℃保温2 h试样的钝化膜电阻(Rp),这是由敏化试样发生局部腐蚀造成的.
- 闫瑞霞杜翠薇刘智勇李晓刚
- 关键词: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
- 电解液浓度对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行为的影响
- 闫瑞霞杜翠薇李晓刚程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