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锰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 2016年
- 目的本文就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颅脑出血患者66例,其后按照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3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其后对比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确切。
- 钟锰
-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颅脑出血
- 显微手术与介入栓塞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究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方案中显微手术与介入栓塞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93例,其中显微手术组44例,介入栓塞手术组49例。对比分析2种手术方案的术后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介入栓塞手术组治疗效果优于显微手术组(P<0.05),介入栓塞手术组恢复良好率(81.63%)>显微手术组(45.45%);介入栓塞手术组偏瘫率(8.16%)<显微手术组(40.91%)。在介入栓塞手术和显微手术后精神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积水、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和介入栓塞手术在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上均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钟锰刘畅黄裕丰杜成华
- 关键词:显微手术介入栓塞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 16排螺旋CT的血管造影在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诊断价值的探索
- 目的:探讨十六排螺旋CT的血管造影(3D-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诊断价值。
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选择58例怀疑为动脉瘤破裂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CTA检查,其中CTA检查与...
- 钟锰
- 关键词:CTA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
- 文献传递
- STIL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基因组稳定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STIL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基因组稳定的影响,为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诊疗提供可能的生物学指标。方法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及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STIL在神经胶质瘤细胞系SHG-44、U87、SWO-38及U251与神经胶质细胞系NHA样本中的表达情况,根据STIL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选取STIL高表达细胞系(U87细胞)及STIL低表达细胞系(U251细胞),分别采用siRNA干扰技术及过表达技术,瞬时转染siRNA及STIL过表达载体pcDNA3.1,建立STIL低表达/过表达细胞系;CCK8检测干扰和过表达STIL后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TIL过表达/敲低细胞系对胶质瘤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STIL过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发生。结论STIL通过影响细胞G0/G1期改变了神经胶质细胞系的基因组稳定性,促进肿瘤发生,该结果有望成为神经胶质瘤诊疗的新分子靶标。
- 钟锰王晓娇王君刘畅朱彬王鹤李英夫何伟明
-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组稳定性凋亡
- 患者手指限动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即一种患者手指限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的手掌相吻合的软质球块状的手形体(1),手形体(1)的中部设有手掌固定带(2),手形体(1)的下方手腕固定带(3)。其有益效果是:把这种装置安放在患者手中...
- 黄裕丰包金锁李淑芝刘继平银花钟锰马冰心
- 文献传递
- STIL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及对增殖能力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STIL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公用数据库TCGA在线分析STIL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水平,并检测了20例神经胶质瘤临床标本中STIL表达量,利用siRNA干扰技术瞬时敲低胶质瘤细胞系中STIL的表达水平,并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敲低效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STIL的敲低效率和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SITL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STIL高表达与神经胶质瘤患者低生存期相关。与人正常星形胶质细胞NHA中mRNA相比,STIL在细胞系U251、SHG-44、SWO-38细胞中均有表达,在细胞系U87细胞中表达最高,sh-STIL-1组SHG-44细胞和SWO-38细胞STIL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sh-NC组(P<0.05)。第2天后,sh-STIL-1组SHG-44细胞和SWO-38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低于Sh-NC组(P<0.05)。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分析发现敲低STIL的表达水平后,紫外诱导胶质瘤细胞SWO-38内产生基因组DNA双链断裂数目明显增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发生,敲低STIL的表达导致p27蛋白水平上调。结论敲低STIL表达能有效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神经胶质瘤中STIL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并参与细胞周期及DNA修复等过程,有望成为神经胶质瘤诊疗的新分子靶标。
- 钟锰王晓娇王君刘畅朱彬王鹤李英夫何伟明
-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组稳定性
- 神经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附40例报告)被引量:6
- 2007年
- 我科从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各种颅内病变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孙志刚徐凤科包金锁陈伟佟强林海峰杜成华白冬松钟锰张宏志
- 关键词:神经内镜技术颅内病变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 单纯内镜下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单纯内镜(EN)下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内窥镜技术治疗各种颅内病变38例,其中梗阻性脑积水18例,透明隔囊肿10例,单侧室间孔阻塞4例,鞍上囊性颅咽管瘤2例、鞍上巨大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2例。结果:随访3~21个月。本组除4例梗阻性脑积水及1例透明隔囊肿外,治疗均有效(86.8%)。并发症最常见的为术后发热,其次为硬膜下积液,脑室出血。结论: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某些病变,手术副损伤小,疗效确切。要求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和掌握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基本原则。
- 孙志刚徐凤科包金锁陈伟佟强林海峰杜成华白冬松钟锰
-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颅内病变手术治疗
-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科1997年8月~2006年3月经显微切除19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入路3种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63.2%),5例次全切,2例大部分切除,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娴熟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岩斜坡区脑膜瘤的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 徐凤科孙志刚包金锁陈伟王景峰佟强林海峰杜成华白冬松钟锰
- 关键词:岩斜区脑膜瘤显微切除术
- 16排螺旋CT的3D 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CTA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综合评价CT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优势和不足。除术前死亡患者、CTA与DSA诊断为阴性以外的患者全部经手术证实。CTA的诊断结果由两名以上放射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确定。结果:CTA发现阳性病例49例,4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证实有48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8个,后交通动脉瘤20个,大脑中动脉瘤10个。其中CTA、DSA两项检查均做的7例中,CTA发现动脉瘤7个,DSA发现动脉瘤7个。结论:16排螺旋CT进行DSA检查图象清晰,诊断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较以往文献报道有明显提高。DSA诊断动脉瘤作为金标准的传统提法可重新讨论。
- 钟锰
-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