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笔凯 作品数:9 被引量:172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2013年芦山地震导致的周边断层应力变化及其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81 2013年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地区发生了Ms7.0级强震,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判断余震可能发生的区域、圈定震区周边未来可能发生地震活动的范围,对灾区人员安置、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加强震灾及次生灾害防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弹性位错理论和分层岩石圈模型,计算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引起的同震及震后粘弹松弛应力场变化,讨论了Mw7.9级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关系、芦山地震对余震分布的影响以及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对周边主要活动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在芦山地震震中导致的库伦应力增量为0.0037~0.0114MPa,最高可能达到0.0114MPa,汶川地震可能有效地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2)芦山地震所导致的同震库伦应力场变化能够较好地解释目前余震的分布.在芦山地震破裂面东北和西南两端的应力增强区域内还没有余震记录,这些区域未来发生余震的危险性较大,需密切关注.(3)鲜水河断裂康定-道孚段、北川-映秀断裂、彭县-灌县断裂以及雅安断裂上的库伦应力增量进一步提升,地震危险性有所增强. 单斌 熊熊 郑勇 金笔凯 刘成利 谢祖军 许厚泽关键词: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危险性 库仑破裂应力 近远震波形反演2013年芦山地震震源参数 被引量:55 2013年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Ms7.0级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基于四川省及周边省市区域台网近震波形数据以及IRIS远震波形数据,利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及其发展方法分别对近震、远震数据进行单独反演以及联合反演,得到各自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结果显示,不同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都比较稳定,其中联合反演得到的最佳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210°,倾角44°,滑动角91°;节面Ⅱ走向29°,倾角46°,滑动角89°;震源深度为16km,震级为Mw6.66.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基于不同模型对近震数据进行反演测试,发现在龙门山地区,复杂的速度结构对反演震源机制解有10°左右的影响,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有2km左右.另外,对远震数据,按震中距进行重采样,所得结果非常一致,说明远震数据对芦山地震震源信息约束比较稳定. 谢祖军 金笔凯 郑勇 葛粲 熊熊 熊诚 许厚泽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震源深度 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强震间相互作用及地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8 2012年 松潘—甘孜块体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其东段与扬子块体相接,拥有多条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主要构造单元.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灾难性地震.本文基于地震触发原理和黏弹松弛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历史强震之间应力传输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模型结果显示,受之前地震导致的库仑应力场变化的影响,1879年武都地震和1976年8月23日松潘M7.2级地震震中库仑应力积累提升,将促进这些地震提前发生;1933年M7.5叠溪地震和1973年M6.5松潘地震震中库仑应力降低,前续地震的影响可能使得这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推迟;在研究历史地震对1960年漳腊M6.7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M7.2级和1976年8月22日M6.7级松潘地震的作用时,有效摩擦系数的取值十分重要,当有效摩擦系数取0.8时,前续地震导致的应力场变化将促进以上三次地震的发生.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的强震活动有效地增强了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鲜水河断裂康定—道孚段和岷江断裂中段上的库仑应力积累,将提升这些断裂今后发生地震的概率;有效降低了龙日坝断裂上库仑应力的积累,降低了该断层上发生地震的概率.松潘—甘孜块体的地震活动降低了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库仑破裂应力,但提升了破裂面东北段的应力积累,有助于汶川地震向东北端破裂. 单斌 熊熊 金笔凯 郑勇关键词:库仑破裂应力 地震危险性 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地震发震构造初探 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密集流动台阵,联合使用主事件法和sPL深度震相,对2011年9月10日瑞昌一阳新M_S4.6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获得更为准确的震源位置。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主震的水平位置为29.70°N,115.47°E,误差约1km;震源深度为15km,误差约2km。结合地震序列定位结果、主震震源机制解和震区NE向断层发育的构造背景,初步探讨主震可能的发震构造。 王向腾 李志伟 包丰 崇加军 谢祖军 储日升 金笔凯关键词:震源位置 发震构造 历史强震对于2010年CHILE MW8.8地震的触发研究 大地震的成核及发生过程是地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基本上有两种模型(自发成核spontaneous nucleation和触发启动triggered rupture initiation)。2010年2月27日当地时间03时... 金笔凯 倪四道 单斌 熊熊关键词:历史强震 文献传递 主震模型和接受断层参数的选取对库仑应力变化的影响:2011年新西兰Christchurch地震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中,主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CFS)被认为是余震触发的主要机制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以新西兰2010年M 7.1 Canterbury主震和2011年MM6.3 Christchurch余震为例,基于库仑破... 金笔凯 倪四道 詹中文 韦生吉 熊熊 单斌文献传递 历史强震对于2010年CHILE MW8.8地震的触发研究 本文中单独选取了地震序列中发生在2004年5月3日的Mw6.6地震进行研究。通过将该地震产生的结果和16个地震共同作用的结果比较可知,该地震在16个地震的共同作用中起到了主要作用。通过空间关系的研究可知,该地震分布于Ma... 金笔凯 倪四道 单斌 熊熊关键词:地震活动 触发机制 历史强震 库仑应力 2010年M_S7.1级玉树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以及对2011年M_S5.2级囊谦地震的影响 被引量:32 2012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MS7.1级地震.和传统的板内地震相比,玉树MS7.1级地震的余震具有数量少、震级大的特点.研究玉树地震主震与余震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余震的发震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弹性位错理论和分层岩石圈模型,计算玉树地震引起的同震及震后黏弹松弛应力场变化,讨论MS7.1级玉树地震对余震分布的影响以及与2011年囊谦MS5.2级地震之间的触发关系.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导致了四处明显的库仑应力增强的扇区,2010年4月13日至6月17日的870次ML>1.0级余震主要分布于主震破裂面附近区域以及破裂面东北端的应力增强扇区.分析玉树地震对余震分布的影响时,有效摩擦系数以及计算深度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是否考虑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较大.考虑区域构造应力场时,占总数86.7%的余震位于库仑应力增强区,地震应力触发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余震的分布.选取囊谦地震震源机制解的两个节面作为库仑应力计算中的接收断层参数,并且考虑不同黏滞系数下的玉树地震同震及震后黏弹松弛效应,模型计算结果均表明囊谦地震位于玉树地震所导致应力影区,仅依靠地震的静态、震后黏弹松弛应力触发理论,无法解释囊谦地震的发生,说明该次地震可能是一次独立的事件. 单斌 李佳航 韩立波 房立华 杨嵩 金笔凯 郑勇 熊熊关键词:玉树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 2013年3月27日台湾南投M_W6.0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基于近远震波形的CAPjoint方法,对2013年3月27日台湾南投M W6.0地震分别进行了单独反演和联合反演,获得了各自的震源机制解及震源深度。其中,联合反演所得的最优双力偶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方位角0°,倾角30°,滑动角78°;节面Ⅱ:方位角193°,倾角60°,滑动角96°;震源深度18km。为了验证联合反演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采用由重抽样理论发展而来的Bootstrap方法,对近远震数据分别进行了重采样,并对其单独反演和联合反演所得的参数进行了统计,验证了联合反演的有效性及稳定性,并发现远震反演震源深度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受台站分布的影响,若要获得精确的震源深度则需要方位角分布较好的远震台站记录。根据前人对集集地震及车笼埔断层的研究成果以及南投地震的发震断层性质接近车笼埔断层的认识,推测此次地震可能发生在车笼埔断层上。 金笔凯 郑勇 熊熊关键词:波形反演 BOOTST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