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肿瘤
  • 4篇影像
  • 3篇脑干
  • 3篇脑干肿瘤
  • 2篇新生儿
  • 2篇影像表现
  • 2篇张量成像
  • 2篇纤维束
  • 2篇纤维束成像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弥散
  • 2篇CT表现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脑病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胆红素

机构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郑州市儿童医...
  • 7篇中山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6篇郭翠萍
  • 11篇张雪林
  • 10篇吕晓飞
  • 7篇熊伟
  • 7篇韩路军
  • 4篇陈琬
  • 4篇陈志平
  • 4篇汪丹凤
  • 2篇郑彬
  • 2篇时胜利
  • 2篇刘恺
  • 2篇邓燕佳
  • 2篇邱迎伟
  • 2篇彭俊萍
  • 2篇聂磊
  • 2篇侯刚强
  • 1篇刘珍银
  • 1篇王献良
  • 1篇熊炜烽
  • 1篇彭旭红

传媒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7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回顾分析韧带样纤维瘤(desmoid-type fibromatoses,DF)的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F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9例进行CT检查(增强7例),9例行MRI检查(增强8例),2例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及MRI表现,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0例中共检出25个病灶,其中腹部外型18个,腹壁型4个,腹内型2个,骶骨1个;17个病灶形态不规则,8个呈椭圆形。CT平扫均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与肌肉信号相比,MR T1WI上呈等信号7个,稍低信号6个;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9个,2个呈混杂信号,1个呈低信号。所有病灶内均可见条索状、片状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改变的区域;增强扫描10例均呈中等以上强化。结论 DF的CT和MRI特征较明显,对多数病变术前进行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彭俊萍张雪林吕晓飞侯刚强邓燕佳郭翠萍
肾脏淋巴瘤的影像诊断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肾脏淋巴瘤的CT、MRI及PET/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7例患者行CT检查,1例仅行平扫,其余16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同时行PET/CT检查;1例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8例中表现为多发结节型6例,单发结节型3例,邻近腹膜后侵犯型5例,肾周型3例,弥漫浸润型1例。结论 CT、MRI及PET/CT均能显示肾脏淋巴瘤病变。肾脏内多发、单发肿块或腹膜后肿块直接侵犯,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或稍低密度,MRI呈等T1、等T2信号,轻度强化是肾脏淋巴瘤的普遍特点,有一定的特征性。PET能更敏感地发现其他器官的隐匿性病灶。
熊伟张雪林李洪生吕晓飞侯刚强郭翠萍
关键词:肾肿瘤淋巴瘤磁共振成像发射型计算机
颅内软骨瘤的CT与MRI表现(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颅内软骨瘤的CT、MRI的特征性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颅内软骨瘤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及CT、MRI特点。结果 3例CT表现均为类圆形占位,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明显点片状钙化,其中2例位于颅底,1例位于大脑镰区,2例相邻骨质侵蚀性破坏。MRI上呈混杂信号,实质部分呈等长T1、长T2信号,钙化部分呈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边缘明显环形强化,内部呈"蜂窝"状不均匀强化。病灶常较大,边界清楚,周围无明显水肿。结论颅内软骨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汪丹凤张雪林郭翠萍吕晓飞刘恺
关键词:颅内软骨瘤磁共振成像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MRI表现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76岁(平均56岁)。6例均行MRI检查,增强扫描4例。结果:6例均为单发,躯干和四肢皮下各3例;4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2例表现为边界欠清的分叶状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T1WI表现为等(n=3)或稍高信号(n=3),T2WI脂肪抑制序列上均表现为略不均匀的高信号,其内可见少许条片状的稍低信号。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4例内部可见不规则弱强化区。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病灶的术前评估及术后复发的检测有重要的价值。
郭翠萍张雪林吕晓飞韩路军熊伟熊炜烽
关键词:皮肤纤维肉瘤磁共振成像
儿童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影像表现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分析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CT及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收集13例经病理证实的DNT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13例均以抽搐或癫痫就诊,病灶均位于大脑半球。CT表现为低密度,边界清晰,无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MRI信号特征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稍低信号,周围有稍高信号环,DWI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8例,轻度或线状强化5例;"环形征"7例,"倒三角征"6例;5例行MRS分析,表现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结论 :DNT的MRI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CT及临床表现对DN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聂磊郑彬陈琬郭翠萍苏晓然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磁共振成像儿童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脑损伤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NBE)脑损伤的MRI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NBE患儿头部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45例中33例颅脑MRI表现为双侧苍白球区对称性T1WI高信号,17例T1WI高信号同时累及底丘脑或丘脑腹外侧;T2WI均呈等信号,T2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12例1~3个月随访复查颅脑MRI,4例T2WI呈对称性稍高信号,临床上有脑损伤后遗症改变;8例颅脑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上也未见明显神经异常症状。结论:新生儿NBE颅脑MRI苍白球区有特征性表现,即急性期为苍白球对称性T1WI高信号,慢性期为对称性T2WI稍高信号,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聂磊郭翠萍郑彬范晓鸽苏晓然
关键词:核黄疸磁共振成像苍白球
颈颌面部Kimura病的CT表现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颈颌面部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颌面部KD的临床及CT表现。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0.8岁,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为颈颌面部无痛性肿块,所有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结果 CT上有三种表现:(1)多发结节型3例,位于涎腺或颈部间隙内,表现为多发结节,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2)弥漫肿块型3例,常位于颌面部皮下脂肪间隙内,表现为皮下弥漫性肿块,边界模糊,邻近皮肤增厚,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3)混合型1例,同时具有结节及肿块特点。多数患者(6/7)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KD有一定的临床和CT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提高对其的诊断准确率。
吕晓飞张雪林熊伟张静彭旭红韩路军郭翠萍
关键词:头颈部KIMURA病
弥散张量及纤维束成像在累及脑干肿瘤评估内侧丘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DTI及DTr技术在累及脑干肿瘤手术中评估内侧丘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累及脑干肿瘤患者,肿瘤位于脑干或脑于周边,所有肿瘤均对脑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男14例,女11例,年龄4~59岁,平均23.7岁;另收集25例健康对照组,年龄6~58岁,平均24.7岁,所有患者及健康对照均行DTI扫描。结果DTI及DTr技术能用于累及脑干肿瘤内侧丘系的损伤分级,所有病变与内侧丘系的位置关系均得到很好显示,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术前8例评级为中度缺失的患者,5例术后评级为轻度缺失,术前6例评级为轻度缺失的患者,4例术后评级为无缺失。结论DTI及DTr技术能直观显示脑干内侧丘系与肿瘤的位置关系,对术中保护内侧丘系及术后评估纤维束的恢复情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郭翠萍张雪林陈志平时胜利陈琬吕晓飞韩路军熊伟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脑干
MSCT VR 技术在Ⅲ型食管闭锁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Ⅲ型食管闭锁是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中最常见的类型,其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1]。以前常用食管造影来明确诊断,而容积再现(volume reconstruction,VR)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Ⅲ型食管闭锁的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69例Ⅲ型食管闭锁患儿64排 CT 的 VR 影像及临床资料,旨在探讨 VR 容积再现技术在Ⅲ型食管闭锁的应用价值,为新生儿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以及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时胜利邵雷朋王献良陈志平侯广军郭翠萍
关键词:先天性食管闭锁MSCTVR容积再现技术新生儿外科
儿童胸部CT检查中不同防护方法对性腺部位散射线的防护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小儿胸部扫描时单纯覆盖式铅片防护及全包裹式铅片防护对扫描野以外散射线的防护效果。方法收集100例因临床需要行胸部扫描的患儿,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使用全包裹式铅片防护,对照组使用单纯覆盖式铅片防护,使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在两种防护模式下性腺部位所受到体表剂量,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性腺部位的入射体表剂量分别为(0.10±0.06)m Sv及(0.07±0.04)m Sv,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了30%。结论包裹式铅片防护较单纯覆盖式铅片防护能更有效的对扫描野以外的散射线进行防护,降低散射线所产生的辐射剂量。
陈琬陈志平郭翠萍郭伟杨凯华
关键词:散射线辐射防护性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