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媛

作品数:42 被引量:252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0篇肾病
  • 17篇糖尿
  • 17篇糖尿病
  • 14篇糖尿病肾病
  • 9篇祛风
  • 9篇膜性
  • 9篇膜性肾病
  • 7篇中医
  • 6篇特发性膜性肾...
  • 5篇扶正
  • 5篇辨证
  • 4篇病机
  • 3篇证论治
  • 3篇证治
  • 3篇肾炎
  • 3篇肾脏
  • 3篇肾脏病
  • 3篇中医药
  • 3篇滋肾
  • 3篇滋肾丸

机构

  • 4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6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0篇郭晓媛
  • 20篇王暴魁
  • 17篇谢璇
  • 16篇蔡倩
  • 8篇安海燕
  • 7篇盛海忠
  • 6篇刘铜华
  • 5篇吴丽丽
  • 5篇白东海
  • 4篇秦灵灵
  • 3篇张承承
  • 2篇郭翔宇
  • 1篇朱跃兰
  • 1篇侯秀娟
  • 1篇姜辉
  • 1篇王健
  • 1篇赵宗江
  • 1篇郭颖博
  • 1篇曹云松
  • 1篇吕翠岩

传媒

  • 7篇环球中医药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医学报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7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建中汤加减治疗急性过敏性紫癜性腹痛1例被引量:3
2018年
1病案介绍患者,男,28岁,2009年9月16日初诊。患者双下肢紫癜20余天,间断腹痛4天加重1天。患者2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皮疹,外院考虑"过敏性紫癜",予口服泼尼松片至就诊时(具体剂量及服法不详)。4天前出现间断胃脘痛,喜按,且双大腿皮肤紫癜增多,查血尿便、B超等相关检查未见异常,予解痉止痛药可缓解。
谢璇白东海盛海忠郭晓媛王暴魁蔡倩
关键词:大建中汤过敏性紫癜腹痛温阳健脾法医案
基于《黄帝内经》“浊阴”理论探讨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的病机与证治被引量:1
2024年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RISS)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治疗颇为棘手。结合本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笔者基于《黄帝内经》“浊阴”理论,探讨RISS的核心病机为浊阴不调,包括浊阴不降、浊阴不化、浊阴不通,并确立本病的治则为降浊阴、化浊阴及通浊阴,以期对本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张赛张勉之侯秀娟郭晓媛刘小平朱跃兰
关键词:《黄帝内经》
王暴魁教授糖尿病肾病“消渴热”病机理论初探被引量:30
2019年
根据古今文献,结合肾脏病理特点探讨王暴魁教授糖尿病肾病"消渴热"病机理论形成的渊源,初步总结糖尿病肾病"消渴热"病机理论的主要内容:先天与伏邪是主要成因,饮食不节是重要条件;"消渴热"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早期消渴热盛、肾络未伤,中早期热盛生风、食气伤阴,中后期肾阳衰败,湿浊泛溢;基于"消渴热"病机的诊治有利于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对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吴宏辉郭晓媛谢璇蔡倩盛海忠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病机
基于“去宛陈莝”理论探讨分期论治糖尿病肾病被引量:1
2024年
“去宛陈莝”源自《黄帝内经》,其理论核心为“去除陈旧乃可新血自生,‘宛陈’得除方可邪去正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机复杂,迁延难愈。对于糖尿病肾病而言,其“宛陈”主要为“瘀血”“浊毒”兼有“湿热痰饮”,“瘀”“毒”是贯穿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的基本病理因素,但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因此,认为“瘀阻肾络”“浊毒损肾”和“瘀毒互结”是本病进展的核心病机。在“去宛陈莝”理论指导下,本文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三期:早期“宛陈”为瘀血,瘀阻肾络为辨证要点,治以活血化瘀通络,“宛陈”得去,新血自生;中期“宛陈”为浊毒,浊毒损肾为辨证要点,治以扶正解毒化浊,“宛陈”既去,正气则安;晚期瘀毒互结或可兼有湿热痰饮,凝滞不通、正气亏虚为辨证要点,治以补虚破血化毒,“宛陈”已去,正气则复。该理论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最后附上医案1例予以佐证,供学界参考讨论。
魏琳安海燕郭晓媛
关键词:浊毒糖尿病肾病血瘀痰饮通络
辛润通络法论治糖尿病肾病初探被引量:8
2023年
基于叶天士“辛润通络法”探析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治疗。中医认为,DKD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以瘀血为主要病理因素,病位在肾,而以“肾络”为要,“肾虚络瘀”为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末。在治疗上,辛润通络法旨在借助辛味药物的温行、走窜、濡润等特性以发挥辛畅气机、辛温助阳、蒸化津液、活血通络、辛润以补等作用,切合DKD病机特点。
卜祥辉安海燕郭晓媛郭翔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络病中医药疗法
扶正祛风方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转分化的机制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研究扶正祛风方对膜性肾病(MN)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足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经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构建MN模型后分为模型组、氯沙坦钾组(0.05 g·kg^(-1))及扶正祛风方高、中、低剂量(41,20.5,10.25 g·kg^(-1))组,给药4周。给药0,2,4周检测24 h尿蛋白(24 h-Upro)水平;给药4周后检测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肾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后光镜观察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基底膜(GBM),足突改变;免疫组化(IHC)观察足细胞EMT标志物结蛋白(Desmin)的分布及表达强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7,Desm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 h-Upro,BUN,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免疫复合物沉积升高,GBM增厚和足突融合明显,Desmin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TGF-β1,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扶正祛风方各组及氯沙坦钾组24 h-Upro,BUN水平降低(P<0.05),扶正祛风方中剂量组血SCr水平降低(P<0.05),扶正祛风方各组及氯沙坦钾组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减少,GBM增厚和足突融合减轻,扶正祛风方高、中剂量组和氯沙坦钾组Desmin在基底膜的表达强度降低;扶正祛风方中剂量组肾组织TGF-β1和p-Smad2/Smad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扶正祛风方高剂量组p-Smad3/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扶正祛风方高、中剂量组及氯沙坦钾组肾组织Desmin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扶正祛风方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激活介导的
郭晓媛雷明宋子威王健谢璇蔡倩王暴魁
关键词:膜性肾病足细胞
王暴魁关于“寡症”时如何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探微被引量:3
2018年
王暴魁教授认为,"寡症"即是指患者没有或者有很少的不适主诉和体征的情况,现在在中医临床中是非常多见的。此时,从传统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角度去辨证,证候很难辨出来。王教授认为,可以从"以有测无、以多测少"、"疾病的病机、疾病的主导证候"以及"微观辨证"3个方面来进行辨证论治。这3方面是互相补充的,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来进行辨证,得出的证候是一致的。同时在运用到中医临床实践时必须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
盛海忠谢璇蔡倩郭晓媛白东海王暴魁
关键词:辨证论治辨病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鬼箭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鬼箭羽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及TCM@TAIWAN中医数据库筛选鬼箭羽主要成分及作用靶点,在Drugbank、TTD、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取DKD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中药-成分-靶点”“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根据拓扑学参数筛选鬼箭羽治疗DKD的关键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运用AutoDock Tools和Pymol将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鬼箭羽有效成分14个,作用于564个潜在靶点,DKD靶点1106个,拓扑分析得到关键靶点41个,其中度值大于50的靶点有23个,包括IL-6、TNF、AKT1、VEGFA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主要涉及氧化物的反应、活性氧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与4个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鬼箭羽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等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参与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缺氧、抑制细胞凋亡以及改善肾血流动力学等作用,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卜祥辉安海燕安晓娜张承承郭晓媛
关键词:鬼箭羽糖尿病肾病分子对接山柰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
扶正祛风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扶正祛风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肾炎模型,造模组分为模型组、扶正祛风方组,连续给药4周。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nephrin、TGF-β1的分布及表达强度;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nephrin、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ephr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分布减少,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0.05),TGF-β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分布增加,蛋白表达有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扶正祛风方组nephr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分布增加,蛋白表达有所升高(P<0.05),TGF-β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分布减少,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0.05)。结论:扶正祛风方可调控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TGF-β1的表达。
郭晓媛王暴魁谢璇蔡倩孙广宇雷明宋子威王健
关键词:膜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中医体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多项研究表明DKD与中医体质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基于DKD中医病因病机探讨了中医易感体质与DKD发生发展的关系,对DKD中医体质特征、证候学、客观化指标及体质临床应用等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DKD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卜祥辉安海燕郭翔宇郭晓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体质病因病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