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强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军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导弹
  • 4篇作战
  • 2篇导弹武器
  • 2篇导弹武器系统
  • 2篇武器
  • 2篇武器系统
  • 2篇仿真
  • 1篇导弹装备
  • 1篇多分辨
  • 1篇多分辨率
  • 1篇多分辨率建模
  • 1篇信息化作战
  • 1篇信息作战
  • 1篇信息作战指挥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云模型
  • 1篇运筹
  • 1篇任务空间概念...
  • 1篇作战仿真
  • 1篇作战模拟

机构

  • 7篇第二炮兵工程...
  • 2篇军事科学院

作者

  • 7篇毕义明
  • 7篇郭强
  • 2篇刘良

传媒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指挥控制与仿...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战术导弹技术
  • 1篇装备指挥技术...

年份

  • 4篇2008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任务空间概念模型的导弹作战想定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作战想定是军事仿真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军事建模与仿真中,作战想定与仿真模型之间通常都是紧耦合的,由此带来了仿真成员、仿真系统可重用性差等诸多缺点。针对此,基于任务空间概念模型(CMMS)的思想,探讨了CMMS与想定的关系,分析了常规导弹作战想定中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对导弹作战想定中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抽取,并对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抽象描述,以实现想定与仿真系统相分离。最后,给出了想定数据库中基本表的结构和关系。
郭强毕义明
关键词:任务空间概念模型想定导弹
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合理评估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分析了导弹武器系统所面临的威胁环境,提出了影响其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导弹武器系统的伪装能力模型、反应能力模型、防护能力模型、维修保障能力模型,以及生存能力的通用模型.最后讨论了各种因素在作战运用中的实际影响.
郭强毕义明
关键词:导弹武器系统
模糊综合评判逆问题在导弹装备损伤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在导弹装备损伤定量评估中,确定评估因素的权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过求解模糊综合评判逆问题可反推出相应的权重,并能与其他方法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映证和校核。提出将模糊综合评判逆问题等价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并利用混合遗传算法来进行求解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郭强毕义明刘良
关键词:遗传算法导弹装备
信息化作战下导弹武器主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被引量:1
2008年
分析了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影响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因素.针对导弹作战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分别用模糊综合评估法计算其影响因子的不同于传统(或改进)ADC方法的评估模型.初步探讨了信息化作战对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
郭强毕义明
关键词:信息化作战导弹武器系统模糊综合评判
作战运筹仿真实验系统设计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实现运筹研究的科学评估和方案优化,考虑将实验方法引入到作战运筹的研究中来。运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进行作战运筹实验,将有效地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参照既成的作战模拟系统的构架,结合导弹作战本身的特点,并考虑到实验结果对运筹研究的反馈作用,对导弹作战运筹实验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主要探讨了三类实验系统:面向体系运筹的攻防对抗类实验系统、面向规划运筹的方案评估类实验系统、面向战场运筹的态势推演类实验系统。根据三类实验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构架设计方案。对这些实验系统设计的探讨,是作战实验室建设的先期探索,为计算机仿真方法在军事运筹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刘良毕义明郭强
关键词:作战模拟作战实验军事运筹计算机仿真
多分辨率建模在联合作战仿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针对目前联合作战建模与仿真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运用多分辨率建模(MRM)方法对其进行了探索研究。对联合作战的作战要素、仿真映射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多分辨率建模的主要方法,提出了联合作战仿真的体系结构,并设计了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联合作战仿真模型框架。
郭强毕义明
关键词:多分辨率建模仿真联合作战
基于云模型的导弹信息作战指挥效能评估被引量:9
2008年
针对导弹信息作战指挥效能评估中既包含定量指标,又包含定性指标,而对这些指标进行科学合理地统一评价尚存在很多困难的问题,运用云模型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导弹信息作战指挥能力的指标体系,介绍了云模型的相关理论,并给出了运用云模型进行效能评估的详细算法,利用云发生器得到了最终的评估结果。最后给出了一个评估实例,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可行,能很好地解决效能评估中定性语言到定量值之间的转化问题。
郭强毕义明
关键词:云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