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励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艺术
  • 3篇岩彩
  • 3篇颜料
  • 2篇意境
  • 2篇造像
  • 2篇美术
  • 2篇教育
  • 2篇画艺
  • 2篇绘画
  • 2篇服饰
  • 2篇高校
  • 2篇高校美术
  • 2篇壁画
  • 1篇大学生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 1篇形式美
  • 1篇意境表现
  • 1篇意蕴
  • 1篇裕固族

机构

  • 6篇兰州商学院
  • 3篇兰州财经大学

作者

  • 9篇郝励
  • 4篇梁瑾

传媒

  • 2篇中国服装(北...
  • 1篇雕塑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才智
  • 1篇教师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教育界(高等...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校美术创新教育探究被引量:1
2012年
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是一种用视觉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高校美术教学要适应当今社会人才的需求,办学多元化,力求创新美术敷育,力求培养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质,为学生的能力发展保驾护航。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美术创新教育,对学生、国家、社会都意义深远。
郝励
关键词:高校美术创新教育
形式与意蕴——裕固族妇女服饰中的头面艺术被引量:1
2015年
裕固族妇女服饰中的头面作为一种独特的头饰,是裕固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形式美特征.本文从头面的造型款式、制作工艺、图案设计、色彩搭配及其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这一服饰文化的艺术魅力。
梁瑾郝励
关键词:裕固族妇女服饰形式美文化意蕴
诗画相通在绘画中的体现
2012年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诗、画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表情达意、意境渲染上的共性,使这两种艺术形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就具体的绘画创作来讲,诗画相通在很多作品中得到体现。笔者结合具体作品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以揭示二者之间复杂的关系。
郝励
关键词:意境表现
炳灵寺石窟敷彩造像中的岩彩颜料应用
2014年
本文以甘肃省的炳灵寺石窟为例,通过研究岩彩颜料在古代敷彩造像色彩中的艺术表现,一方面使得岩彩颜料技法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古代不同时期的敷彩造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一部分的敷彩造像进行应有的梳理与记录,以期这些伟大的古代艺术创作在今天仍能给予我们以美的享受和艺术创作上的巨大启迪。并且笔者希望它们能够在相关的学术领域起到些许的价值。
郝励梁瑾
浅析国画艺术中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被引量:6
2012年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的一朵奇葩,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绘画的审美意蕴更浓厚,更有意境。其意境表现手法,我们会明显看出一条主线——写意。重在分析国画艺术发展中意境表现手法上的变迁,并对绘画中的意境表现进行探讨!
郝励
关键词:国画意境写意
“禅文化”下中日绘画艺术之对比被引量:1
2007年
中国文化由于人文精神的过早觉醒,又因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禅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文人都追求一种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和一种平淡朴素的艺术情调,并把这种情趣和情调带到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每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望迭,胜衰之变也常会体现在绘画艺术的题材上,而禅道的盛行要求画面之笔墨简而淡、寄托物象、抒写意绪。日本画家在学习中国绘画艺术时,对汉学、汉诗、中国绘画理论都下过一番功夫,不仅能充分理解中国明清、中国绘画艺术之要谛,更能在消化日本古典艺术的基础上充实其精神和技法,因而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本文试对“禅文化”下的中日绘画艺术进行了一番分析。
郝励
关键词:禅文化绘画艺术
试析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
2012年
美术课程具有强烈的艺术熏陶功能,集中体现了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培养大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高校的关术教育课程本体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人文素质;通过加强学生艺术修养,激发其艺术审美情趣;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郝励
关键词:美术教育艺术
岩彩颜料与古代壁画临摹的关系研究——以炳灵寺石窟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岩彩颜料在炳灵寺古代壁画临摹中的艺术表现,即可涉足对于壁画临摹复制的观念研究,又可以从材料角度充实现有研究成果。被喻为艺术宝库的炳灵寺石窟壁画,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反映了十六国时代西北地区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而我们研究岩彩颜料在古代壁画色彩中的艺术表现,通过不断临摹诸如炳灵寺等古代遗存的壁画中的形象,一方面使得岩彩颜料技法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古代不同时期的壁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于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进行应有的梳理与记录。
郝励梁瑾
关键词:技法表现
岩彩颜料在古代壁画造像服饰色彩中的艺术表现——以炳灵寺石窟169窟为例
2014年
研究岩彩颜料在炳灵寺壁画造像服饰色彩中的艺术表现,有助于将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作为当今服饰色彩的启迪与应用。被喻为艺术宝库的炳灵寺石窟壁画,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反映了十六国时代西北地区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而我们研究岩彩颜料在古代壁画造像服饰色彩中的艺术表现,通过不断临摹诸如炳灵寺等古代遗存的壁画中的形象,一方面使得岩彩颜料技法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古代不同时期的服饰特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于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进行应有的梳理与记录。
郝励梁瑾
关键词:服饰色彩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