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波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8
供职机构:宝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虫病
  • 10篇血吸虫
  • 10篇血吸虫病
  • 10篇吸虫
  • 10篇吸虫病
  • 9篇钉螺
  • 8篇东线工程
  • 8篇南水北调
  • 8篇南水北调东线
  • 8篇南水北调东线...
  • 4篇血吸虫病监测
  • 4篇病监测
  • 3篇南水北调东线...
  • 2篇疫情
  • 2篇预警
  • 2篇预警研究
  • 2篇输入性
  • 2篇输入性恶性疟
  • 2篇湖区
  • 2篇恶性疟

机构

  • 11篇江苏省宝应县...
  • 8篇江苏省血吸虫...
  • 8篇高邮市疾病预...
  • 7篇金湖县血吸虫...
  • 4篇宝应县疾病预...
  • 3篇扬州市邗江区...
  • 3篇泰州市疾病预...
  • 2篇扬州市江都区...
  • 1篇国务院
  • 1篇淮安市疾病预...

作者

  • 15篇郑波
  • 6篇杭德荣
  • 6篇黄轶昕
  • 5篇张键锋
  • 5篇李伟
  • 3篇郭加宏
  • 3篇汤洪萍
  • 3篇朱锡广
  • 3篇马玉才
  • 3篇佘广松
  • 3篇李倩
  • 3篇华向阳
  • 2篇周红卫
  • 2篇汤红萍
  • 1篇梁幼生
  • 1篇杨国静
  • 1篇王福彪
  • 1篇刘广新
  • 1篇张兰玉
  • 1篇杨坤

传媒

  • 10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宝应县肠道线虫病防治措施与效果
2007年
宝应县位于江苏中部,地处里下河地区.全县15个乡镇291个村,92万人13,耕地面积86.44万亩,气候温和湿润.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为主,近几年种植蔬菜为部分乡镇的主要经济作物。宝应县1992年肠道寄生虫调查,人群总感染率为38.8%;1994年开展肠道线虫病防治工作,1997年在原下舍乡(现为曹甸镇)开展试点摸底调查人群总感染率为53.5%;之后全县分批分次进行集体驱虫,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改水改厕.经过近10年的防治,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人群总感染率降至2.65%。
鲁加香张兰玉华向阳郑波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线虫病
江苏高邮湖区2009~2013年血吸虫病疫情态势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高邮湖区4县(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现状,探讨今后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每年3~5月份,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钉螺调查;每年6~9月份,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开展钉螺扩散监测。每年对高邮湖区的居民、渔船民、养殖户等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吸虫病筛查,阳性者采用Kato-katz法(1粪3检)进行检查。结果 2009~2013年累计查螺34 448.52hm^2,发现有螺面积544.85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19.51hm^2;解剖钉螺16 400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累计灭螺1 499.78hm^2,有螺面积下降了97.83%。累计打捞漂浮物6 231㎏,投放稻草帘1 800块,结果未发现钉螺。血清学查病79 669人次,阳性661人,阳性率为0.83%,各年度间血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1,P〈0.01)。粪检查病7 030人,查出病人7例,血吸虫感染率为0.10%。慢性血吸虫病人3例,急性血吸虫病人4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治疗病人7例,扩大化疗739例。结论高邮湖区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发现了新的螺情、输入性粪检阳性病人和急性血吸虫病患者,需实施以压缩钉螺面积、防止输入性传染源为主要目的防控措施。
李书梅孙道宽李倩王全锋高金彬郑波王勇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疫情
流动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的研究Ⅲ船员区域联动查治病机制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构建水上流动船员区域联动查治病机制与查病程序,为控制长江水域水上流动血吸虫病传染源提供有效措施。方法根据水上货运船只流动性强,但必须在船闸、码头、港口等地停靠的特点,由卫生、海事和交通部门联合协作,在船闸、码头、港口设立血吸虫病查治工作点。采用快速免疫学筛查和粪检病原学确诊的工作流程,建立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对查出的血清学阳性者利用区域联动查治病网络,追踪进行病原学检查和治疗。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查治病点、不同航行范围船员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在扬州市6个区(市)12个镇设立了16个查治病点,其中固定查治点5个,流动查治点11个。6-8月开展查病40个点次,共调查967艘船只、1225名船员,查出血检阳性19例,阳性率为1.55%;追踪进行粪检14例,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其中固定和流动查治点分别检查船员820人和405人,查出血检阳性4例和15例,阳性率分别为0.49%和3.70%,流动点血检阳性率显著高于固定点;检查来自长江水域和本省内陆河道船员898人和305人,查出血检阳性3例和16例,阳性率分别为0.33%和5.25%,本省内河船员血检阳性率显著高于长江水域船员。结论区域联动是开展水上流动船员血吸虫病查治的有效工作机制,其为长江水域控制水上流动传染源提供了新措施。
高扬孙乐平左引萍徐玉慧张正球马玉才高金彬朱锡广郑波杨国静洪青标杨坤梁幼生
关键词:血吸虫病船闸码头
2005---2007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宝应段血吸虫病监测被引量:1
2008年
郑波华向阳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病监测重流行区
2004~2011年高宝邵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和疫情现状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高宝邵湖区7县(市、区)2004--2011年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和疫情现状,探讨防治新策略。方法每年3~5月份,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钉螺调查;每年6~9月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开展钉螺扩散监测。每年对高宝邵湖区的居民、渔船民、星种人员、养殖户和流动人口等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进行血口发虫病筛查,阳性者采崩Kato—katz法(i粪3检)进行粪检。结果2004--2011年各年度有螺面积125.61~321.80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17.97hm2,2011年有螺面积较2004年下降52.94%;解剖钉螺54275只,木发现感染者;累计打捞漂浮物9835kq,投放稻草帘860块,未发现钉螺,血清学查病163103人次,阳性875入,阳性率0.54%;粪检4164人次,检出病人37例,感染率为0.02%。自2007年起未冉发现当地感染血吸虫病病例,4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3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高宝邵湖区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压缩钉螺面积、防止传染源输入、控制传播因素。
孙道宽李倩高金彬郑波汤洪萍马玉才刘华荣黄宏刚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西线及洪泽湖区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西线及洪泽湖区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方法调查南运西闸至洪泽湖工程布置、洪泽湖沿岸水产养殖、有关水文和调水量等情况,选择金宝航道及洪泽湖监测点开展钉螺和人群血吸虫病监测调查。分析东线工程运西线及洪泽湖区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可能性。结果洪泽湖区缺乏钉螺孳生环境和生态条件;金湖站和洪泽站工程设施不利于钉螺扩散;洪泽湖至金宝航道各级水位呈递降变化,向洪泽湖调水需通过泵站提水。按多年平均计,金宝航道段全年调水量为25.58亿m3,其中枯水期约占75%。2008-2011年金宝航道及洪泽湖区开展钉螺监测调查均未发现钉螺。2008年血清学筛查居民3 088人,血清阳性率为0.29%;2008-2011年血清学筛查水上流动人群4 758人,血清阳性率为2.42%,水上流动人群血清学阳性率明显高于居民(χ2=0.083,P<0.01)。血清阳性者粪检均为阴性。结论洪泽湖区至今仍无钉螺孳生和血吸虫病流行,历史上流行血吸虫病的金宝航道区域目前也无血吸虫病再流行的情况发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西线及洪泽湖区不太可能出现钉螺孳生扩散和血吸虫病流行。
黄轶昕李天淳杭德荣孙道宽郑波张键锋袁守国陈思红李伟杨文洲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血吸虫病钉螺洪泽湖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河道钉螺随水扩散可能性进一步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河道漂浮物漂流规律和水体钉螺扩散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打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河道水体钉螺进行监测,并通过GPS定位漂流试验对输水河道中钉螺随水扩散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结果 2006-2013年汛期,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里运河及金宝航道打捞漂浮物8 338.0 kg,投放稻草帘2 100块,均未发现钉螺。漂浮物定位漂流试验表明,东线工程通水前高水河段表层北向水面流速为0.45 m/s时,搭载GPS定位器的漂浮物(GPS漂浮物)平均漂流速度为0.56-0.60 m/s,平均每次漂流999.70-1 995.50 m;金宝航道段则无明显漂流。试通水期高水河水面流速为0.45 m/s时,GPS漂浮物平均漂流速度为0.35-0.41 m/s,平均每次漂流1 248.06-1 289.44 m;金宝航道段水面流速为0.28 m/s时,平均漂流速度为0.25-0.27 m/s,平均每次漂流477.76-496.38 m。漂流试验显示GPS漂浮物在水流、风向、船行波作用下,逐渐向岸边靠拢,在受到芦苇、水草或其他障碍阻滞时则停止不前,如无外力帮助则不能继续漂流。结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河道水体监测未发现钉螺,GPS定位漂流试验显示漂浮物随水漂流距离受流速和岸边环境限制。
黄轶昕杭德荣汤洪萍孙道宽周灿华高金彬郑波胡桂全李倩黄永军佘广松任志远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病漂流全球定位系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研究 Ⅰ钉螺扩散监测点布局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确定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钉螺监测范围和监测点布局。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分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监测范围内水源河道、输水河道工程布置和钉螺分布情况;以秩和比综合评估法对各监测河段和监测点进行钉螺扩散风险评估;用GPS和Google地图描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钉螺监测布局。结果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钉螺监测范围包括水源河道6个河段、输水河道4个河段及16个监测点,监测面积为640.66hm2。秩和比综合评估法表明,水源河道中芒稻河秩和比最高(2.17)、输水河道中以里运河最高(1.92);水源河道监测点秩和比以江都西闸外最高(2.07)、输水河道监测点以江都水利枢纽消力池最高(2.33)。研究发现,里运河钉螺分布最北点位于北纬33°02′40.32″、东经119°24′12.03″。GPS定位和Google地图显示南水北调东线钉螺监测呈点-线结合的布局。结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芒稻河、夹江、新通扬运河、三阳河等水源河道及里运河高邮段,以及江都西闸口、江都水利枢纽消力池滩地和泰州引江河口等监测点钉螺孳生和扩散风险较大,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点-线结合的钉螺监测布局被初步确定。
黄轶昕左引萍杭德荣孙道宽李伟郭加宏张键锋朱锡广马玉才高金彬郑波汤红萍高扬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里运河宝应段和高邮段钉螺监测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里运河宝应、高邮段钉螺分布和扩散动态。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法了解里运河宝应和高邮段钉螺历史分布情况,用常规调查法及水体打捞、诱螺法监测河岸、水体钉螺分布。结果里运河最早于1955年在高邮段发现钉螺,里运河钉螺分布最北端位于运河西堤东坡宝应地龙渡口。2001-2010年对里运河高邮段动态监测表明,现有钉螺呈低密度、小面积波动,分布范围在119°24′36″~119°25′34″、32°48′30″~32°54′05″。2006-2010年里运河宝应、高邮段打捞漂浮物和诱螺监测均未发现钉螺。结论迄今为止尚无证据表明里运河钉螺发生北移扩散,但长期开展南水北调东线钉螺和血吸虫病监测十分必要。
李伟高金彬郑波黄轶昕杭德荣张键锋鲁加香贺泳万众黄亚民高扬左引萍
关键词:钉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里运河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研究Ⅱ钉螺和血吸虫病监测被引量:34
2010年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区螺情和血吸虫病病情现状,为建立该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宝应及金宝航道以南的输水河道及影响区为监测范围,采用常规法进行钉螺监测和人畜血吸虫病监测调查,同时选择里运河高邮界首渡口、金宝航道和宜陵河口为监测点,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水体钉螺监测。结果 2006-2009年南水北调东线钉螺面积70%以上分布在水源区,并呈下降趋势;17%~28%分布在相邻的湖区;输水河道钉螺面积占0.36%以下,分布于原历史有螺区域。3个监测点网捞法打捞漂浮物2 824kg,未发现钉螺;投放稻草帘880块,在宜陵河口诱获钉螺456只;居民查病血吸虫阳性率由0.19%下降至0,未发现病畜。结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输水河道钉螺未发生北移扩散,主要风险是水源区及相邻的湖区尚有较多钉螺孳生,仍需对工程区加强监测和控制。
左引萍孙道宽黄轶昕高扬郭加宏佘广松高金彬杭德荣马玉才郑波李伟张键锋周红卫汤洪萍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血吸虫病钉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