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军石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糖耐量
  • 2篇糖耐量试验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葡萄糖
  • 2篇葡萄糖耐量
  • 2篇葡萄糖耐量试...
  • 2篇自发性糖尿病
  • 2篇猕猴
  • 2篇耐量试验
  • 1篇电刀
  • 1篇多用途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糖
  • 1篇牙龈
  • 1篇牙龈成形术
  • 1篇牙龈组织
  • 1篇药水

机构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6篇邵军石
  • 3篇王艳静
  • 2篇曾林
  • 2篇袁菊芳
  • 2篇张广州
  • 2篇叶华虎
  • 2篇杨丽萍
  • 1篇佟岱
  • 1篇马俊勋
  • 1篇李敏
  • 1篇马兰芝
  • 1篇陈刚
  • 1篇丁璐静

传媒

  • 2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2002年灵...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GF,EGF对体外培养大鼠肝脏干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肝脏干细胞增殖的时间和剂量效应,为肝脏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肝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HGF、EGF及HGF和EGF联合对大鼠肝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从成体大鼠肝脏分离的肝干细胞体积小、外形及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EGF组5-160ng/ml各浓度组、HGF组10~160ng/ml各浓度组增殖效应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当HGF浓度为20ng/ml时,增殖效应明显大于与其它各组(P〈0.01);HGF组加10ng/mlEGF组中,除1、5ng/ml外,其余各组增殖效应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20ng/mlHGF的时间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对干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效应,于第5天达到高峰,第7天较第5天略有降低。10ng/mlEGF的时间增殖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于第7天达到高峰,但第7天与第5天相比没有显著差异。20ng/mlHGF和10ng/mlEGF联合对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显示,第1天作用不明显,于第3天达到高峰。结论EGF和HGF具有明显改善SD大鼠肝脏干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条件的作用,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肝脏干细胞增殖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杨丽萍马俊勋袁菊芳张广州邵军石曾林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肝脏干细胞增殖
电刀牙龈成形术对高血糖及凝血功能障碍大鼠牙龈组织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对高血糖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电刀牙龈成形术的可能性。方法:制作高血糖及凝血功能障碍SD大鼠模型并对它们进行电刀及手术刀牙龈成形术;对高血糖及对照组SD大鼠术后1、24、72h及1、2周的牙龈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对凝血功能障碍及对照组的SD大鼠采用纸片法观察术中出血情况。结果:电刀牙龈成形术与手术刀牙龈成形术的牙龈组织学反应过程基本相似,高血糖组施行电刀牙龈成形术的大鼠较施行手术刀牙龈成形术的大鼠术后炎症反应稍轻,组织修复稍快;对凝血功能障碍及对照组SD大鼠,施行电刀牙龈成形术与施行手术刀牙龈成形术相比术中出血较少(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刀牙龈成形术对高血糖及凝血功能障碍SD大鼠较手术刀牙龈成形术具有优势。
佟岱王艳静邵军石
关键词:牙龈成形术大鼠模型血糖凝血功能障碍
猕猴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初步探讨
目的本实验将为下一步克隆糖尿病基因、转基因和基因敲除进行基因治疗,以及应用自发性糖尿病猕猴模型开展糖尿病基因功能表达研究。方法从正常饲养猕猴种群中,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尿糖测试实验方法,筛选自发性糖尿病模型。结果和结论从...
王艳静叶华虎邵军石
关键词:猕猴葡萄糖耐量试验
文献传递
分体式多用梳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化妆用具领域。是一种多用途梳子,既能作一般梳子梳头发,又可涂抹各种化妆液及药水等。;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由空腔梳齿(1)空腔梳齿背(2)及可拆卸的空腔储液手柄(3)组成分体式多用梳。在空腔梳齿上制成一个...
邵军石陈刚曹休华
文献传递
猕猴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 为进一步克隆糖尿病基因、转基因和基因敲除进行基因治疗 ,以及应用自发性糖尿病猕猴模型开展糖尿病基因功能表达研究。方法 从正常饲养猕猴种群中 ,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尿糖测试实验方法 ,筛选自发性糖尿病模型。结果和结论 从 10 0只老龄猕猴群中筛选出了
王艳静叶华虎邵军石
关键词:猕猴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葡萄糖耐量试验尿糖非胰岛素依赖型
狂犬病病毒NP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2009年
目的检测狂犬病毒NP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利用RT-PCR扩增狂犬病毒核蛋白(NP)基因,测序后将其克隆到PVAXl真核表达载体上:将PVAX1-NP转染Vero细胞,进行SDS.PAGE,TLWestern—blot分析;以重组质粒PVAX1-NP对小鼠进行免疫试验。结果经酶切分析、鉴定和测序验证,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VAX1-NP,NP蛋白在Vero细胞中获得了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免疫小鼠抗体水平显著升高。结论狂犬病毒NP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李敏袁菊芳丁璐静杨丽萍张广州邵军石马兰芝曾林
关键词:狂犬病毒NP基因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