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小芬

作品数:26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8篇移动抑制因子
  • 8篇细胞移动
  • 8篇巨噬细胞
  • 8篇巨噬细胞移动...
  • 5篇肿瘤
  • 5篇结肠
  • 5篇CD44V6
  • 4篇炎症
  • 4篇乳腺
  • 4篇受体
  • 4篇免疫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
  • 4篇溃疡性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癌组织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3篇蛋白

机构

  • 17篇广西壮族自治...
  • 8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5篇邱小芬
  • 11篇张启芳
  • 5篇李西融
  • 5篇张海莲
  • 4篇陈卓琳
  • 4篇屈元姣
  • 4篇曹轶林
  • 4篇张增锋
  • 4篇张翠萍
  • 3篇王孝养
  • 3篇张翠萍
  • 3篇郑奕
  • 2篇刘陶文
  • 2篇唐国都
  • 2篇陈熙
  • 2篇邓水柱
  • 2篇梁志海
  • 2篇覃锦耀
  • 2篇唐澄海
  • 2篇胡虞乾

传媒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胰腺病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3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其中轻度10例,中度20例,重度8例)、23例其他结肠炎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肠黏膜组织中MIF的表达情况。结果UC患者的血清MIF水平高于其他结肠炎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MIF水平(P<0.05);溃疡性结肠炎重度组的MIF水平高于轻度组[(12.204±2.340)μg/Lvs(9.060±1.444)μg/L,P<0.05]。溃疡性结肠炎重度组的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9.002±1.538)μg/Lvs(3.556±1.283)μg/L,P<0.05]。UC患者肠黏膜的MIF表达率为100%、染色明显增强,与其他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IF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的指标,控制MIF的产生可能有治疗作用。
张启芳邱小芬张翠萍杨建彬陈卓琳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溃疡性结肠炎
CD44V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CD44V 6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78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14例结直肠腺瘤癌变、5 7例结直肠腺瘤、3 0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和 2 4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中CD44V 6的表达情况。结果 腺瘤、腺瘤癌变和腺癌组织中CD 44V 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8.95 %、10 0 .0 0 %和 5 6.41% ,明显高于增生性息肉和正常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 (14 .81% )。CD44V 6阳性表达与腺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 CD44V 6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生物学指标。
邱小芬张增锋张翠萍
关键词:CD44V6结直肠癌结肠癌直肠癌
ERCC1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以接受顺铂为基础化疗的102例局部区域晚期NPC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其中31例局部区域晚期NPC癌旁上皮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组织中ERCC1的表达,并分析ERCC1表达与局部区域晚期NP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ERCC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和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表达与局部区域晚期NPC患者年龄有关(P<0.05),与性别、T分期、N分期无关(P>0.05)。ERCC1表达阳性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35.9%,ERCC1表达阴性患者为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ERCC1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癌组织中低表达,ERCC1表达与化疗疗效呈负相关,检测ERCC1有助于预测局部区域晚期NPC患者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曹轶林邱小芬邓恋屈元姣
关键词:鼻咽肿瘤顺铂敏感性
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单抗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单抗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抗MIF单抗组各10只,以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建模后抗MIF单抗组采用抗MIF单抗腹腔注射给药。给药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大肠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建模后第8天检测血清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C模型组及抗MIF单抗组小鼠DAI评分、大肠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与UC模型组比较,抗MIF单抗组DAI评分、大肠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模型组及抗MIF单抗组MIF、TNF-α和IL-6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UC模型组相比,抗MIF单抗组MIF、TNF-α和IL-6浓度降低(P<0.05)。结论抗MIF单抗能有效地抑制UC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对UC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张启芳王柏涛郑奕邱小芬张海莲李西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小鼠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2005-03/2007-1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及外院住院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38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18例,其他结肠炎患者23例,健康体检者20例.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MIF含量,LAB-SA免疫组化测定肠黏膜组织MIF蛋白表达.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UC、CD及其他结肠炎患者的血清MI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者(10.599±1.895,8.981±1.409,8.498±2.242μg/L vs5.363±1.841μg/L;均P<0.01);hs-CRP阳性的UC患者MIF水平高于hs-CRP阴性的UC患者(11.025±1.863μg/L vs9.408±1.485μg/L,P<0.05),而hs-CRP阳性的CD患者MIF水平未见显著升高,CD患者的血清MIF水平与其他结肠炎患者的血清MIF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C患者的肠黏膜MIF表达与其他结肠炎、C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100.00%vs66.67%,78.26%,65.00%;P<0.01).结论:MIF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的指标,控制MIF的产生可能有治疗作用.
张启芳邱小芬张翠萍杨建彬陈卓琳
关键词:克罗恩病超敏-C反应蛋白溃疡性结肠炎
鼻咽癌组织ERC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在鼻咽癌(NPC)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顺铂(DDP)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82例经鼻咽部肿物活检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接受DDP为基础化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部癌组织ERCC1基因蛋白表达,并设34例NPC癌旁上皮组织为对照组。结果:在NPC癌旁上皮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88.2%,明显高于NPC组织中ER-CC1阳性率(63.4%),P<0.05;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为36.5%,ERCC1阴性患者有效率为6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表达与NPC患者年龄有关(P<0.05),与性别、T分期、N分期及M分期无关,P>0.05。结论:ERCC1异常表达是NPC DDP化疗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检测ERCC1基因有助于预测NPC患者对顺铂化疗敏感性。
曹轶林刘陶文邱小芬徐李容屈元姣陈熙粱百晖
关键词:顺铂
雌、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的乳腺良性疾病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对患乳腺良性疾病的女性患者应用细针穿刺免疫组化法测定乳腺良性肿块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 ,临床上应用内分泌治疗 ,探讨乳腺良性疾病的病因学、发生学、诊断与治疗的规律性。方法 :2 0 0例患乳腺良性疾病的女性患者 (乳腺小叶性增生症 15 0例 ,乳腺纤维腺瘤 5 0例 )均有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依据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肿块穿刺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分组 :绝经前组 (A组 ) ,绝经后组 (B组 ) ;组内再分 :受体阳性内分泌治疗组 (R+组 ) ,受体阴性内分泌治疗组 (R-组 ) ;小叶增生症组 (N1组 ) ,纤维腺瘤组 (N2组 )。治疗方法 :A组应用 Tam oxifen(三苯氧胺 ) ,10 m g,2次 /日 ,口服 ,从月经第 5天至第 2 0天服用为 1周期 ,连服 5个周期 ;B组应用 Tamoxifen,10 mg,2次 /日 ,口服 ,连服 5个月。随访时间 1~ 2年。结果 :(1)总的受体表达阳性率为 5 5 .5 0 % ,A组受体表达阳性率为 5 5 .6 3% ,B组受体表达阳性率为 5 5 .17% ,N1组受体表达阳性率为 5 9.33% ,N2组受体表达阳性率为 4 4 .0 %。N1、N2两组间的受体阳性率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B两组间受体阳性率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2 )总的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 5 9.5 % ,R+组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 90 .
邓水柱邱小芬胡虞乾李西融莫瑞祥苏庆姚春宝
关键词:良性乳腺疾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内分泌治疗
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肠病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检测方法,实验动物与分组;模型制备及药物干扰;标本收集与处理;统计分析。本发明首次通过抗MIF单抗实现对TLR4/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
张启芳邓燕贤张海莲郑奕邱小芬王柏涛
文献传递
Ménétrier病1例
2013年
病例:患者女,34岁,因“腹胀、乏力1月余”于2011年9月19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饱胀,餐后明显,伴纳差、乏力,偶有心悸、胸闷,无反酸、嗳气,无胸痛、气促,无腹泻,无尿少和浮肿。
张启芳张海莲邱小芬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多发性息肉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和C-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CD44V6及C erbB 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132例非小细胞肺癌、6 6例淋巴结转移癌、95例癌旁肺组织和 2 0例正常肺组织CD44V6和C erbB 2表达的情况。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阳性表达率为 48 4 8%,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 16 84%和正常肺组织 2 0 0 0 %的阳性有效率。CD44V6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有显著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组、TNMⅢ期患者、直径>3cm的肿瘤和鳞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Ⅰ、Ⅱ期患者、直径≤ 3cm的肿瘤和腺癌。淋巴结转移癌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原发癌。CD44V6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6 1 36 %,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 18 95 %和正常肺组织 10 0 0 %的阳性表达率。C erbB 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D44V6阳性表达预示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CD44V6可作为一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潜能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C erbB
邱小芬王孝养张增锋张翠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D44V6C-ERBB-2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