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克学
- 作品数:112 被引量:54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外伤性脾破裂后部分性脾栓塞术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的CT表现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分析CT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的价值及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后不同时期脾脏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30例CT诊断为外伤性脾破裂且接受PSE术的患者资料,并于术后第7天(28例)、第14天(25例)、第30天(30例)、第60天(26例)、第90天(22例)行CT复查。结果术前CT显示:完全性脾破裂15例次,包膜下血肿12例次,脾内血肿10例次,脾单一撕裂伤2例,脾挫伤1例。术后CT随访显示:术后第7天脾脏体积增大,栓塞区密度减低,与被栓塞动脉的供血范围一致;术后14天栓塞区密度进一步减低,与周围正常脾实质分界清晰;术后30天脾脏体积缩小,外形欠规则,可呈波浪状;术后60~90天脾脏进一步缩小,轮廓呈分叶状,脾实质密度趋于均一。结论CT能明确诊断脾外伤(包括分型及分级),可同时发现扫描范围的合并伤,可以作为脾破裂PSE术后的疗效监测手段。
- 倪明吕维富邓克学
- 关键词:栓塞
- 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误诊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男,71岁。反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10年余,发现左肾占位1年。患者10年来反复出现无痛性肉眼皿尿,无腰背部放射痛,无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无畏寒、发热,经治疗后血尿缓解。
- 余杨红丁山邓克学
- 关键词: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无痛性肉眼血尿误诊肾脏肾占位
- 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初探
- 叶茗珊邓克学江德胜韦炜李丹
- 癫癎fMRI的研究与进展
- 2012年
-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利用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的成像方法。作为癫癎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fMRI已较广泛地应用于癫癎病人的语言优势半球定侧、记忆功能评估及癫癎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评估等认知神经科学方面,与脑电图(EEG)结合也广泛应用癫癎灶定位,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静息态fMRI技术成为癫癎fMRI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癫癎的fMRI研究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 卞岍雨邓克学牛朝诗
-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质沉积程度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脂质沉积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收集T2DM患者64例和对照组60例,均接受上腹部CT平扫,计算脾胰CT差值,评估胰腺脂质沉积程度;设定脾脏CT值-胰腺CT值差值>5 HU为脂肪胰组,≤5 HU为非脂肪胰组。将T2DM患者再分为单纯T2DM组(20例),合并脂肪胰组(44例)。测定各组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评估脂代谢状况。结果脾胰CT差值T2DM组为(11.7±8.9)Hu较对照组的(8.9±6.9)Hu有所增加;两组TG、H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脾胰CT差值与TG正相关(r=0.525),与HDL负相关(r=-0.575)。结论胰腺脂质沉积程度与脂代谢密切相关,可能参与T2DM患者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
- 刘燕刘燕邓克学康冬梅邓克学方朝晖朱翔顾朋颖
- 关键词:脂代谢障碍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转移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来研究肝转移瘤(HMs)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对25例HMs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组织与周围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包括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分数(HAF),并计算肝动脉灌流量(HAP)和门静脉灌流量(PVP),同时分析富血供和乏血供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曲线和灌注参数特征。结果富血供HMs的TDC曲线呈速升缓降型,肿瘤组织在肝动脉血流图呈明显高灌注,HBF、PS、HAF和HAP大于周围肝实质,HBV、MTT和PVP小于周围肝实质,均有统计学意义。乏血供HMs的TDC曲线呈缓升缓降型,肿瘤组织在肝动脉血流图表现为低灌注,HBF、HBV、MTT、HAP和PVP小于周围肝实质,PS、HAF大于周围肝实质,其中HBF、HBV、MTT、HAF及PVP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肝转移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在疾病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倪明吕维富邓克学周春泽丁作鹏
- 关键词:肝脏转移瘤体层摄影术CT灌注成像
- 机械性肠梗阻中肠系膜血管的多层螺旋CT改变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肠系膜血管多层螺旋CT改变在诊断机械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肠系膜血管多层螺旋CT改变进行分析,观察梗阻段肠壁增厚、水肿强化情况,肠腔扩张及肠周渗出和腹腔积液的情况;并对肠系膜血管造影进行分析。结果:3例粪石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无任何改变。其余40例均出现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2例出现同心圆样改变;6例出现漩涡状改变;7例出现血管集束征象;单纯小肠扩张9例,直径达2.48~3.60 cm,单纯大肠扩张22例,直径4.45~5.46 cm,大小肠均扩张12例。结论:肠系膜血管多层螺旋CT变化可以判断有无梗阻存在及梗阻肠管血液供应情况,利于临床治疗及判断患者预后。
- 袁家长韦炜吕维富邓克学
- 关键词:肠梗阻肠系膜血管螺旋CT
- 64排螺旋CT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及各种图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AD患者行64排螺旋CTA扫描,将原始图像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和管腔拉直图(CPR和LS)、最大密度...
- 倪明吕维富邓克学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血管造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文献传递
- 综合影像学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价介入治疗效果
- 吕维富鲁东肖景坤周春泽侯昌龙何玉圣张正峰张行明邓克学刘影
- 本项目属医学影像学科,是现代影像医学在临床的综合应用和创新。针对目前临床上对肝癌的诊断以及介入治疗术后随访影像学检查方法较多且杂乱的情况,充分利用影像设备及诊断技术优势,优化组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评价原发性肝癌,以期进行...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主动脉夹层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及优越性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主动脉夹层(AD)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指导意义以及在术后随访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行血管置换术或腔内隔绝术(EVGE)患者的CT影像资料,手术前、后均行CTA检查,观察轴位图像并结合重建图像分析64排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术前的指导价值、术后的随访优势及手术对CT的诊断要求。结果术前经CTA检查:Stanford A型患者4例,破口位于0~2区;Stanford B型患者23例,破口位于3~4区者20例,多破口者3例。术中所见与CTA结果完全吻合。术后:A型患者行全弓置换术加象鼻支架置入术后人工血管通畅,远端主动脉假腔管径缩小,CT值降低;B型患者行EVGE后10例假腔完全消失,11例伴附壁血栓形成,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64排螺旋CTA可准确反映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并对破口进行分区,为术前规划提供更加重要、详细的信息,并可对术后病情进行客观评估。
- 林婷婷邓克学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体层摄影术